沈陽市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中部。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全市國土面積1.3萬平方公里,下轄10區、2縣、1縣級市,擁有5個國家級開發區。 元元貞二年,沈州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遼陽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兩府合并稱沈陽路,這是“沈陽”這一名稱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中部。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全市國土面積1.3萬平方公里,下轄10區、2縣、1縣級市,擁有5個國家級開發區。

名稱由來

編輯

元元貞二年,沈州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遼陽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兩府合并稱沈陽路,這是“沈陽”這一名稱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沈陽”名稱來歷在歷史上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由于沈州和遼陽兩府合并,取沈州的“沈”和遼陽的“陽”,稱沈陽?!对贰肪砦迨拧兜乩矶酚涊d“元貞二年,并兩司為沈陽等路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仍治遼陽故城?!薄皟伤尽敝干蛑莅矒岣啕愜娒窨偣芨?、遼陽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兩府合并,設沈陽路。路名取“沈州”的沈和“遼陽”的陽兩字合成,治所在遼陽。第二年(1297年)又將沈陽路治所遷至沈州城,沈州改名沈陽;第二種稅法是按山水坐標命名?!吧奖睘殛?,水北為陽”。沈陽老城區位于渾河(舊稱沈水)之北,故元代將沈州改為沈陽。

歷史沿革

編輯

史前時代-春秋戰國時期

沈陽農業大學后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證實,11萬年前,沈陽地區就有人類活動。7200年前,先民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穢貊、肅慎、東胡、華夏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青銅文化。

燕秦-漢晉時期

燕秦時期沈陽為遼東郡北部邊塞軍事小城。

戰國末期(公元前三世紀),燕國開拓遼東,設遼東郡。公元前128年,西漢在今沈陽設侯成。是遼東郡所屬18縣之一,是中都都尉治所。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設玄菟郡。東漢永初元年(107年)時屬玄菟郡,北部先后為烏桓、鮮卑、契丹屬地。三國魏景初二年(238年),候城縣廢,其地仍屬玄菟郡。東晉元興三年(404年)中、南部為高句麗族所據。

唐-后金時期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設蓋州 。公元668年(唐總章元年)后,沈陽屬安東都護府管轄地。

遼代(916年)設沈州、興州、集州、廣州、遼州、棋州。金代興、集、廣、遼4州廢,僅存沈、棋2州。遼神冊六年(921年),設沈州并建城,其后為金統治,金末沈州城毀于兵火。

元中統三年(1262)重設沈州,元貞二年(1296),改沈州為沈陽路,重筑土城,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沈陽”為地名的稱謂。在元代沈陽市是首都大都城(今北京)至遼陽路的交通要沖,是關內外經濟文化聯系和商品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轉運站,是東北邊陲的重鎮之一。

明洪武十九年(1386)設立沈陽中衛(又稱“沈陽衛”)、左衛和右衛,沈陽中衛一直保留到明末。沈陽中衛轄撫順、蒲河兩個千戶所。

1621年,后金汗王努爾哈赤攻占沈陽。后金天命十年(1625),努爾哈赤從遼陽遷都沈陽。沈陽的歷史地位由由明代的遼東軍事重鎮,成為后金的統治中心?!√炻敯四辏?634),皇太極改沈陽為“謀克敦”,漢文寫作“天眷盛京”(簡稱“盛京”)。

清代

1621年,后金汗王努爾哈赤攻占沈陽。1625年,他考慮到沈陽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重要戰略地位,決定把都城由遼陽新城遷至沈陽。從此,沈陽的歷史地位發生重大轉折,由明代的遼東軍事重鎮,一躍而為后金政權的統治中心,繼而成為清王朝的發祥地。

沈陽成為一代都城之后,大興土木,人口驟增,手工業和商業迅速發展。清順治元年(1644)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后,以盛京為陪都,并設“昂邦章京”即“盛京將軍”,統轄駐軍,坐鎮地方。順治十四年(1657),于盛京置奉天府,管理地方事務。清初奉天府轄承德、蓋平、開原、鐵嶺四縣,遼陽州和錦州府及所屬州縣。

1904年,日俄為爭奪在我國東北的權益,在我國領土上展開了大戰。日、俄雙方在沈陽附近展開決戰,即“奉天大會戰”。1905年3月10日,日、俄兩軍共投入當年沈陽城人口3倍的兵力、近90萬人激戰;當天下午,日軍侵占沈陽 ;沙俄軍隊火燒八王寺后潰退。日俄戰爭的“奉天大會戰”,使當時經過200多年建設的沈陽古城滿目瘡痍、元氣大傷。

光緒三十三年(1907),沈陽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改盛京為奉天,建奉天省,省治奉天府。光緒年間,奉天府所轄增至5府(錦州府、昌圖府、新民府、海龍府、洮南府)、4廳、6州、26縣。從康熙三年(1664)設附郭承德縣始,清代在現沈陽地區先后設治有康平縣、興仁縣、新民廳(府)、法庫廳、遼中縣。光緒三十四年(1908)移興仁縣治于撫順,改為撫順縣。宣統三年(1911)廢承德縣,并入奉天府。在沈陽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的過程中,沈陽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發生后,愛國志士在盛京城內外搗毀沙俄鐵路、焚燒英法教堂,痛擊侵略者。

中華民國

1913年,民國政府廢府改縣,奉天府改為沈陽縣;新民府、法庫廳改為新民縣和法庫縣。張作霖主政東北后,沈陽成為奉系軍閥的督府。1923年4月30日,時任東三省巡閱使、奉天督軍兼省長的張作霖批準發布了奉天省長公署令,委任曾有翼為奉天市(1929年4月12日奉天市改稱沈陽市)市長。曾有翼等人上任后開始計劃市政要事,1923年5月1日成立奉天市政公所籌備處,同年8月4日改稱奉天市政公所,使沈陽地區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市”的建制。奉天市與沈陽縣同屬奉天省管轄。

1929年,改奉天省為遼寧省,奉天市改稱沈陽市,歸遼寧省管轄。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沈陽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恢復遼寧省、沈陽市名稱。10月,沈陽市臨時人民政府成立。11月底應蘇軍要求撤出市區,國民政府隨即接收市政。市區先后重新劃為11個區、17個區和22個區。

1945年11月27日,國民黨政府任命的沈陽市長董文琦接收沈陽市政府。1946年3月12日,蘇聯軍隊撤離沈陽后,已經進占新民、鐵西的國民黨第52軍即于次日開入沈陽市區。設在錦州的國民黨遼寧省政府于3月29日遷往沈陽。隨即,國民黨東北行營和東北保安司令部也相繼遷到沈陽。從此,沈陽成為國民黨反動派在東北發動內戰的政治和軍事中心。沈陽市和沈陽、新民、遼中、法庫4縣均屬遼寧省管轄。8月,沈陽市由省轄改為國民黨政府行政院直轄。

1948年,東北境內國民黨軍隊被人民解放軍分割包圍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塊孤立的地區內。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遼沈戰役歷時52天,共殲敵47萬人,解放了東北全境。1948年11月,沈陽解放,沈陽特別市政府成立,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將市內實際劃定的22個區合并為8個區,沈陽縣歸沈陽市轄。1949年5月,沈陽特別市政府改為沈陽市人民政府,隸屬東北人民政府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3年3月,沈陽市改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改為遼寧省轄市。1956年,沈陽市轄北市、沈河、北關、大東、南市、和平、鐵西、皇姑、蘇家屯區和沈陽縣。同年11月,沈陽縣劃歸遼陽專區管轄。

1959年,撤銷北市、南市、北關3個區的建制,設立新城子區;增轄鐵嶺、法庫、康平、開原、昌圖、西豐、沈陽(當年底撤銷劃入沈陽鄰近區)、遼中、新民、臺安10縣。1964年3月,增設2個郊區(1986年,郊區按市區管理);所轄縣劃歸沈陽專區。1969年末和1970年初,遼寧省轄的遼中縣和新民縣分別劃歸沈陽市。

1984年,國務院批準沈陽市為計劃單列市,享受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1993年1月,鐵嶺市管轄的康平縣、法庫縣劃歸沈陽市。同年7月,撤銷新民縣,設立新民市(縣級)。1994年,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沈陽市成為副省級省轄市。2006年10月8日,經民政部批準,新城子區更名為沈北新區。2014年6月17日,經民政部批準,東陵區更名為渾南區。2016年1月7日,經國務院同意,撤銷遼中縣,設立遼中區。

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21年末,沈陽市轄13個縣級政區,即和平、沈河、大東、皇姑、鐵西、蘇家屯、渾南、沈北新區、于洪、遼中等10個市轄區,康平、法庫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新民);下設181個鄉級政區,即112個街道、53個鎮、16個鄉。

沈陽市下轄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域 下級行政區劃數量 下級政區名稱
210102 ???和平區 13個街道辦事處 渾河灣街道、新華街道、集賢街道、太原街街道、馬路灣街道、西塔街道辦事處、八經街道辦事處、北市場街道、南市場街道、長白街道、沈水灣街道、南湖街道、渾河站西街道
210103 ???沈河區 11個街道辦事處 北站街道、朱剪爐街道、皇城街道、風雨壇街道、濱河街道、萬蓮街道、五里河街道、南塔街道、泉園街道、東陵街道、馬官橋街道
210104 ???大東區 10個街道辦事處 津橋街道、萬泉街道、東塔街道、上園街道、大北街道、長安街道、二臺子街道、前進街道、文官街道
210105 ???皇姑區 10個街道辦事處 黃河街道、四臺子街道、陵東街道、鴨綠江街道、三臺子街道、北塔街道、舍利塔街道、明廉街道、新樂街道、華山街道
210106 ???鐵西區 14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 昆明湖街道、大潘街道、霽虹街道、翟家街道、高花街道、篤工街道、凌空街道、重工街道、興順街道、興華街道、工人村街道、啟工街道、張驛街道、大青街道、長灘鎮、四方臺鎮、新民屯鎮
210111 ???蘇家屯區 12個街道辦事處 永樂街道、十里河街道、沈水街道、民主街道、林盛街道、沙河街道、八一紅菱街道、白清姚千街道、中興街道、陳相街道、解放街道、佟溝街道
210112 ???渾南區 10個街道辦事處 渾河站東街道、五三街道、東湖街道、白塔街道、李相街道、桃仙街道、祝家街道、王濱街道、滿堂街道、高坎街道
210113 ???沈北新區 10個街道辦事處 輝山街道、石臺街道、道義街道、興隆臺街道、財落街道、黃家街道、馬剛街道、新城子街道、清水臺街道、正良街道
210114 ???于洪區 10個街道辦事處 迎賓路街道、城東湖街道、陵西街道、北陵街道、南陽湖街道、沙嶺街道、馬三家街道、造化街道、平羅街道、光輝街道
210115 ???遼中區 4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 蒲東街道、蒲西街道、城郊街道、茨榆坨街道、六間房鎮、朱家房鎮、于家房鎮、肖寨門鎮、劉二堡鎮、楊士崗鎮、潘家堡鎮、養士堡鎮、冷子堡鎮、滿都戶鎮、老大房鎮、牛心坨鎮、大黑崗子鎮
210123 ???康平縣 12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 北三家子街道、東關街道、勝利街道、北四家子鄉、東升鄉、小城子鎮、方家屯鎮、二牛鎮、兩家子鄉、沙金鄉、郝官屯鎮、海洲鄉、屯蒙古族滿族鄉、張強鎮、西關鄉
210124 ???法庫縣 2個街道辦事處、17個鄉鎮 龍山街道、吉祥街道、和平鄉、葉茂臺鎮、包家屯鎮、慈恩寺鄉、孟家鎮、柏家溝鎮、十間房鎮、馮貝堡鎮、大孤家子鎮、依牛堡子鎮、三面船鎮、四家子蒙古族鄉、雙臺子鄉、臥牛石鄉、秀水河子鎮、丁家房鎮、登仕堡鎮
210181 ???新民市 4個街道辦事處、24個鄉鎮 新柳街道、遼濱街道、東城街道、西城街道、高臺子鎮、柳河溝鎮、金五臺子鎮、紅旗鄉、大紅旗鎮、盧屯鄉、梁山鎮、姚堡鄉、周坨子鎮、大柳屯鎮、新農村鎮、于家窩堡鄉、公主屯鎮、前當堡鎮、大民屯鎮、東蛇山子鎮、陶家屯鎮、羅家房鎮、三道崗子鎮、興隆鎮、興隆堡鎮、張家屯鎮、胡臺鎮、法哈牛鎮

自然地理

編輯

位置境域

沈陽市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中部,介于41°11′51″N~43°2′13″、122°25′9″~123°48′24″E之間。東西寬115千米,南北長205千米。全市總面積1.286萬平方千米。東臨撫順市,南與本溪市和遼陽市相連,西與鞍山市的臺安縣、錦州市的黑山縣、阜新市的彰武縣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后旗及鐵嶺市的昌圖縣、開原市和鐵嶺縣相鄰。

沈陽市

沈陽市地圖

地質

地質構造

沈陽市位于中朝地臺的北部邊緣,中朝準地臺屬“歐亞板塊”。新生代,由于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作用,形成成日本海和下遼河裂谷。沈陽市位于下遼河谷的北部,在裂谷構造形態變化較大的部位。沈陽以南,裂谷的張裂速度較大,呈“兩塹夾一壘”的構造形態。沈陽以北,裂谷張裂速度較小,呈“單塹”式構造,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構造形態之間,被近東西方向的斷層所隔,沈陽市正好位于這個斷層帶之上。

地層

沈陽市的地層比較發育,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羅系、第三系、第四系9個層次,而以第四系、震旦系出露最廣。其中,前震旦系因受破壞,原來的地層面貌已難確認;震旦系地層在沈陽地區的南部和北部形成不同類型的沉積,中間被前震旦系的變質巖隔離;寒武系和奧陶系地層主要分布在姚千戶以東的白清寨、后溝一帶;石炭系和二迭系地層主要分布在蘇家屯、林盛堡一帶以及蘇家屯至十里河一帶;侏羅系只出露了晚侏羅世地層,主要分布在渾河流域北部;第三系地層分布在沈陽所轄的大部分地區;第四系地層極為發育,分布廣泛,大面積分布在西部,但在渾河流域和沈丹鐵路附近也有小面積出現。

地形地貌

沈陽市位于遼河平原中部,境域內以平原為主。由東部、北部丘陵山地、通過山前沖洪積平原過渡,向西、向南逐漸成為大片沖積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緩傾斜。沖積平原是沈陽地貌的主體,地勢平坦開闊,河流渠道密布,資源豐富,土質肥沃。沈陽地區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屬遼東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全市海拔最高點為447.2米,位于法庫縣廟臺山;海拔最低點為5.3米,位于遼中區于家房鎮。

氣候

沈陽市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暖,寒冷期長;春秋短促多風;南濕北干,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6.8~8.0℃。夏季炎熱,平均氣溫23℃左右;冬季寒冷,平均氣溫-11℃。日照分布由北向東南逐漸減少,多年平均時數為2550-2750小時。全年降水量680~530毫米,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平均無期146-153天。冬季主要受北方冷空氣影響,盛行偏北風;春季南風和北風交替出現??諝?a href="http://www.csydxx.cn/3144/"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濕度分布與降水分布基本相同,南部和東南部較大,北部和西北部較小。

土壤

沈陽地區土壤是與生物氣候帶相適應的淋溶褐色上帶土壤。主要類型為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及遼河、渾河、蒲河、柳河流域的棕壤;分布在蘇家屯、于洪、渾南、沈北及遼中、新民田區的水稻土;分布在遼河、繞陽河、柳河、養息牧河等沿河地帶的風砂土;分布在新民市柳繞地區的堿土以及分布在遼中烏伯牛、肖寨門、新民屯、楊士崗等地區的鹽土等。在新民、遼中、沈北、于洪區的洼地上還分布著部分沼澤土。

水利水文

沈陽市的河流主要屬遼河、渾河兩大水系。境內流經河流19條,遼河是全國七大江河之一,渾河、柳河、繞陽河屬大型河流。蒲河、養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為中型河流。遼河水系由北及西北流向西南,渾河水系由東北流向西南,均從遼中出境。境內河流總長924.4公里。沈陽市的河流,一般從11月到翌年3月靠下水補給,汛期徑流量是年徑流量的70%。沈陽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6條,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型河流占到全市河流總數的60%。

沈陽市主要有臥龍湖、三臺子水庫、棋盤山水庫等53座湖泊和中小型水庫??灯脚P龍湖是遼寧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泊,東北第二大內陸平原淡水湖。石佛寺水庫是東北最大的平原濕地性水庫,是遼河干流上唯一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288088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98996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6.86%;建設用地面積19585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5.20%;未利用地面積10227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94%。農村土地利用結構,概稱為“一山一水六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

礦產資源

沈陽市已發現各類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產29種。優勢礦產有煤、煤層氣、陶瓷土、硅灰石、沸石、珍珠巖及地熱7種,其它礦產有油頁巖、鐵、鉬、銅、鋁土礦等22種?,F有煤、鐵、方解石、油頁巖、銅、地熱等6種礦產探礦權,占已發現礦產種類的21% ;有煤、鐵、鉬、銅等20種礦產采礦權,占已發現礦產種類的69% 。

石油天然氣資源

沈陽位于東部渤海灣油氣產區邊緣。沈陽油田構造上位于遼河斷陷盆地大民屯凹陷,凹陷面積為800km,目前已投入開發了大民屯、靜安堡、邊臺、法哈牛4個油田。油藏類型多而復雜,主要分為塊狀變質巖古潛山油藏、層狀灰巖古潛山油藏、中高滲透砂巖油藏和復雜斷塊砂巖油藏;油品性質為高凝固點、高含蠟、低、低膠質的石蠟基原油,原油凝固點最高為67℃,最低為37℃,常溫下即成固態,是國內外開發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高凝油油田,原油年生產能力為126×104t,現有計量接轉站75座,輕經站1座,聯合站5座,各類油氣水井2300多口。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沈陽采油廠沈陽市西北35Km處,是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的一個重要采油作業區,成立于1984年。截止2018年,有油氣井2660口,年產原油92.5萬噸,外輸天然氣4083萬方,是亞洲最大高凝油生產基地,是沈陽地區天然氣主要供應單位之一。

水資源

沈陽水資源總量為32.6億立方米,人均486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億立方米,地下水21.2億立方米,水域137313公頃。按地表水可利用量計算,中等水平年境內地表水可利用量為33.7億立方米,中等干旱年境內地表水可利用量為23.2億立方米。由于氣候及地貌影響,降水多集中在6-9月,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降水量相差160多毫米。

濕地資源

目前沈陽市濕地總面積約8萬公頃,已建設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處,為康平臥龍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和仙子湖市級自然保護區(遼中區和新民市);國家級濕地公園4處,為康平遼河、法庫獾子洞、沈北七星和遼中蒲河國家濕地公園;省級濕地公園1處,為棋盤山秀湖省級濕地公園;列入遼寧省重要濕地名錄管理的省級重要濕地沈陽有7處,除康平臥龍湖、法庫獾子洞和沈陽仙子湖外,還包括康平三臺子水庫、康平四道號水庫、蒲河東段(于洪區、渾南區和沈北新區)和蒲河西段濕地(于洪區和新民市)。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csydxx.cn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csydxx.cn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sydxx.cn/427768/

(117)
詞條目錄
  1. 名稱由來
  2. 歷史沿革
  3. 史前時代-春秋戰國時期
  4. 燕秦-漢晉時期
  5. 唐-后金時期
  6. 清代
  7. 中華民國
  8. 中華人民共和國
  9. 行政區劃
  10. 自然地理
  11. 位置境域
  12. 地質
  13. 地質構造
  14. 地層
  15. 地形地貌
  16. 氣候
  17. 土壤
  18. 水利水文
  19. 自然資源
  20. 土地資源
  21. 礦產資源
  22. 石油天然氣資源
  23. 水資源
  24. 濕地資源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午夜影院在线看,污污网站在线,尤物视频在线看,蓝光电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