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天津市(Tianjin),別名津沽、津門,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地處太平洋西岸,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北與首都北京毗鄰,東、西、南分別與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滄州地區接壤,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截至2023年2月,天津市下轄16個區,常住人口1363萬人,土地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146平方千米。市政府駐地為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30號。 天津最早的建置是...

天津市(Tianjin),別名津沽、津門,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地處太平洋西岸,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北與首都北京毗鄰,東、西、南分別與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滄州地區接壤,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截至2023年2月,天津市下轄16個區,常住人口1363萬人,土地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146平方千米。市政府駐地為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30號。

名稱由來

編輯

天津最早的建置是金代在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河口一帶設置的直沽寨。天津市名稱的由來,據《天津衛志·序》稱:“明永樂(朱棣)渡此,因賜嘉名?!?a href="http://www.csydxx.cn/427915/"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明朝,燕王朱棣為了和他的侄子朱允炆爭奪皇位,從當時的北平發兵,由天津渡過今天的南運河到達滄州,獲得勝利。之后有人建議說,直沽是一個海運商貿往來之沖,宜設軍衛,應當在這里設立一個軍事據點。當年這里是天子經過的渡口,所以建議把這個地方叫做天津,天津,即取“天子津渡”之意,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意即天子“車駕所渡處”,也稱“津沽”“津門”。

歷史沿革

編輯

先秦

天津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燕、趙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漢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薊州區屬右北平郡;今海河東北之市郊、武清、寧河、寶坻屬漁陽郡;今海河以南之市郊、靜海屬巨鹿郡。

東漢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打敗了袁紹,袁紹的兒子袁尚投奔了烏桓。為了攻打烏桓,保證軍需的給養,曹操命令魏郡太守董昭開挖了相互連接的三條河流:平虜渠、泉州渠、新河。三條運渠將今天津附近的水路聯接起來,其中的平虜渠上起青縣的木門鎮,下至靜??h的獨流鎮,大體上相當于現在流經天津市靜海段的南運河。平虜渠上接滹沱河,下通泉州渠、新河,形成了一條從華北平原到烏桓前沿的水路通道,為曹軍打敗袁軍起了重要的作用。

隋唐至宋元

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為了軍事的需要,隋煬帝令今河北地區100余萬人鑿通永濟渠,南北大運河通航。大運河分為七段,南起杭州,北達涿郡(今北京),其中天津至臨清段稱南運河。南運河通航后至北宋,一直是運送兵員、軍糧、軍需的水上主要干線。自金朝以后,南運河的漕運開始繁忙。大批的糧食商品都要從南方經南運河運往北京。

后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后晉石敬瑭獻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給遼,今天津地區屬遼管轄。

天津市

京杭大運河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滅遼,北宋從金朝贖回燕京六州地方,今天津海河以北歸宋管轄。次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攻宋,今天津地區又屬金。

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設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發展中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名稱。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八月,元世祖命羅壁、朱清、張瑄以平底船60艘,載糧4.6萬石由海道北上。次年(1283年)三月至直沽。此為元海運漕糧之始。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1月27日元改直沽寨為海津鎮。

明清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11月13日燕王朱棣率兵與其侄朱允炆爭奪皇位,從直沽渡河南下,賜名“天津”,意即天子“車駕所渡處”。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12月23日明在直沽設天津衛。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12月18日,改青州右護衛為天津右衛。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6月30日,日本發動侵朝戰爭,明廷命保定總兵倪尚忠移駐天津,總管津、保二鎮兵馬,天津遂為援朝抗倭軍事轉運樞紐。

天津市

朱棣南下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6月27日清軍攻占天津。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6月21日,清廷裁天津左衛、右衛,歸并天津衛。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天津衛為天津州,升直隸河間府所屬天津州為直隸州,管轄武清、青縣、靜海三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天津府轄6縣1州,成為畿輔首邑。

天津市

《天津條約》簽訂現場

道光二十年(1840年)8月9日,英軍艦8只入侵大沽口。8月11日,義律乘汽船闖至大沽炮臺下,要求清廷派員接受“抗議書”。8月14日,琦善派人取回、其中提出賠償煙價、割讓島嶼、允許鴉片貿易合法等無理要求。9月1日,琦善與義律在大沽口進行談判。9月15日,琦善致英方照會,表示讓步。9月17日,英軍撤離大沾口南返。

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4月24日,英、法、美、俄四國使臣分別照會清廷,要求派全權大臣在天津或北京舉行修約談判。4月28日,清廷派譚廷襄為欽差大臣與四國談判,侵略者以譚未有“便宜行事”之全權,拒絕談判。5月20日英、法艦隊闖入海河,炮轟大沽炮臺。守臺將士英勇還擊,游擊沙元春、都司陳毅陣亡,大沽炮臺失守。5月7日,四國軍艦溯海河而上,占據天津城,5月28日清廷派大學士桂良、史部尚書花沙納赴津議和。6月13日、18日、26日、27日,桂良等分別與俄、美、英、法公使在海光寺簽訂《天津條約》。7月10日,四國軍艦撤出海河。

咸豐九年(1859年)6月17日,英國海軍提督賀布率英艦20艘、法艦2艘抵大沽口外。6月20日,英、法公使向清廷提出帶兵進京換約。23日,直隸總督恒福照會各國公使,由北塘進京換約。6月25日,英、法軍艦炮擊大沽炮臺。炮臺守軍英勇還擊,擊沉英、法軍艦3艘,擊傷3艘,敵傷亡400余人,清軍大獲全勝。8月16日,美使在北塘與恒?;Q中美《天津條約》。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7月28日英、法軍艦30余只集結大沽口外。8月1日,英、法侵略軍在北塘登陸。8月12日,進攻新河、軍糧城。8月14日,占領塘沽。8月21日,英、法聯軍攻占大沽北炮臺,南炮臺不戰棄守。直袁總督恒福逃回天津城。8月24日英、法軍艦入侵天津,清廷命桂良、恒福為欽差大臣,與英、法議和。10月24日、25日分別簽訂《中英續增條約》《中法續增條約》。此后,天津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同時也是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資源、輸出資本的重要基地。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860年12月4日,英國公使卜魯斯照會清政府,于12月7日在天津設立英租界,初期面積約460畝。1861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與克士可士吉正式訂立《天津紫竹林法國租地條款》,劃定了法租界,面積約360畝。1862年,天津設立美租界,面積131畝。1896年天津劃定德租界,占地4055畝。1898年天津劃定日租界,占地2800余畝。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天津法國傳教士在繁華的三岔河口地區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動場所崇禧觀和望海樓及附近一帶的民房店鋪,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望海樓教堂建成以后,法國傳教士網羅了一批地痞惡霸、流氓無賴為教徒,為非作歹,欺壓百姓。兩邊發生沖突,當時法國駐天津的領事脾氣暴躁,就去找天津當地官算賬,在大庭廣眾之下將天津知縣的隨從打傷,致使圍觀群眾一擁而上,將該法國領事殺死,然后沖入教堂內見人便殺,期間包括俄國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的傳教士也遭殺害,最后還焚燒了法國教堂。清朝最后將事件查明的18個沖進教堂殺人的群眾就地正法,共賠償45萬兩白銀,派天津通商大臣去法國賠禮道歉。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5月28日,英、法、美、德、日、意、俄、奧八國決定,以“保護使館”為名派兵入京,清朝被迫對八國宣戰。6月2日,第一批440余名八國聯軍士兵由津進京。6月17日大沽口完全失守。7月2日,曹福田率領義和團與清軍馬玉昆部5000人,向占據老龍頭火車站的俄軍發起進攻,俄軍被迫撤回租界。7月6日聶士成部炮擊租界,井移駐城南海光寺、八里臺和跑馬場。7月9日,英、美、俄、日軍2000名向聶士成部發起進攻。聶軍在八里臺一帶受包圍,聶士成殉國,日軍攻占海光寺。7月14日,八國聯軍攻占天津城。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9月7日,《辛丑條約》在北京簽訂。

1900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租界條約》,割讓天津俄租界,占地5474畝。1902年2月6日,天津道臺張蓮芬與比利時駐天津代理領事葛德思簽定了《天津比國租界合同》,面積為740畝。1902年6月,天津海關道唐紹儀與新任意大利駐華公使格里納簽訂了《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劃定意租界,占地771畝。1902年12月,奧匈帝國在天津開辟了租界,總面積1030畝。

中華民國

天津市

天津解放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改為天津縣,屬直隸省。1913年2月,直隸省省會設于天津。1928年6月,國民政府決定改直隸省為河北省,省會仍設在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段設置天津特別市,這是天津設市之始。同年10月,河北省會遷往北平。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屬于國民政府行政院。同年10月,河北省政府又由北平遷津,遂改天津為省轄市;同時天津市、縣分治,縣政府遷到咸水沽。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行政院轄市。1937年7月28日,駐通縣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保安隊宣布起義,向通縣日軍兵營等處發動攻擊。中國第二十九軍決定集中第三十八師駐津部隊和天津保安隊,出擊天津日軍。7月30日,中國軍隊撤離天津,天津淪陷。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接收,天津仍為直轄市。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軍歷經29個小時,全殲天津守軍13萬人,活捉國民黨軍天津守備司令陳長捷等人。人民解放軍天津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告成立,同時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解放,1月31日解放北平,平津戰役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天津定為直轄市。1952年4月,將天津縣劃歸天津市領導,塘大區更名塘沽區,使得天津市區與塘沽區連為一體。1958年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將天津由直轄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1967年1月2日,經中共中央決定天津市恢復為直轄市。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天津成為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979年5月5日,河北省遵化縣出頭嶺、西龍虎峪和官場三個人民公社劃歸天津市薊縣管轄,劃入10100公頃。天津濱海新區的概念于1994年提出,2005年10月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布局,2009年11月正式成立。

自然地理

編輯

位置境域

天津市地處太平洋西岸,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位于北緯38°34′—40°15′,東經116°43′—118°4′之間,北與首都北京毗鄰,東、西、南分別與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滄州地區接壤,北起薊縣黃崖關附近,南至濱海新區大港翟莊子滄浪渠,南北長189千米;東起濱海新區漢沽灑金坨以東陡河西干渠,西至靜??h子牙河王進莊以西灘德干渠,東西寬117千米,土地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146平方千米,疆域周長1291.149千米,其中海岸線長153.669千米,陸界長1137.48千米。擁有島嶼三河島。三河島位于永定新河、潮白河和薊運河三河交匯入海處,整個島嶼現有面積2.93萬平米,島長270米,島最寬處為138米。

天津市

氣候

天津市位于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受季風環流影響,東亞季風盛行,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區,主要為大陸性氣候特征,受渤海影響,沿海地區有時也表現出海洋性氣候特征。天津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干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全年平均氣溫在11.4℃—12.9℃之間,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在-5.4℃—3.0℃之間;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5.9℃—26.7℃之間,呈南高北低分布;年平均降水量538.1毫米,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日照時數2479.2小時,日照時數較長,陽光充足。

地質

天津市位于華北地臺北部,除北部薊縣山區有基巖出露外,其他地方都為新生界覆蓋。地臺基底由中、新太古界密云群和四合堂群片麻巖系夾磁鐵石英巖組成。薊縣的中、新元古界層序連續、完整,頂、底界線清楚,也是燕山裂陷槽的標準剖面。和華北地臺其他部分一樣,天津自中元古代至石炭紀為穩定型淺海相地臺沉積,二疊紀轉為陸相環境,缺失南華紀、震旦紀、晚奧陶世—早石炭世沉積記錄。中生代進入地臺活化期,有花崗巖、霞石正長巖和霏細巖侵位。新生代初轉入伸展構造體制,北北東向的階梯狀鏟狀正斷層系形成一系列的斷陷和斷壘。在天津市及其周邊地區自西向東有冀中斷陷、滄縣斷隆和黃驊斷陷,填充其中的新生界最大厚度可達9500米。大港、渤海等油氣田都產于其中。天津市區以東還殘存有三條大致與現代渤海岸線平行的貝殼堤,其時代分別為3800—3000年前、2000—900年前和500—400年前,記錄了渤海變遷的過程。山區主要出露中新元古代長城紀—青白口紀地層,其厚度近萬米,構造簡單,著名的薊縣層型剖面就分布在這里。平原區巨厚的新生代堆積不整合于前新生代地層之上,最厚處超過了8000m。

地形地貌

天津市在地貌上處于燕山山地向濱海平原的過渡地帶,北部山區屬燕山山地,南部平原屬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東南部瀕臨渤海灣。天津市北高南低,西北高東南低。從薊縣北部山區到塘沽、漢沽、大港的濱海,呈簸箕形向海河干流和渤海方向傾斜。最高點為薊縣與河北省興隆縣交界處的九山頂,海拔1085.5米。最低處是塘沽大沽口,海拔為零。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小,相對高度大。平原既低且平。

天津的地貌類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海岸帶、灘涂等。丘陵分布在燕山南側,介于山地與洪積、沖積傾斜平原之間,面積228.7平方千米。

平原分布在燕山至渤海之間,面積約占天津市土地面積的95.5%,絕大部分在海拔20米以下,其中2/3地區為低于4米的洼地。

沖積平原分布在燕山山前洪積沖積平原以南,濱海平原以西的廣大地區,地勢低平,海拔均在10米以下,地面坡度為1/5000—1/10000,河流泛區分布有沙丘、沙地。

海積沖積平原分布在寧河、潘莊、北倉、楊柳青一線以南,南運河以東,漢沽、塘沽、甜水井一線以西,是全新世以來海洋和河流交互作用地區,地貌低平,多濕地,海拔高度3—5米,地面坡度1/5000左右,有貝殼堤和古瀉湖、洼淀。

海積平原位于海積、沖積平原以東和海嘯所達上界(蔡家堡至驢駒河一線)之間的狹長地帶,海拔1—3米。海岸帶和灘涂位于特大高潮線以下地區。

水文水利

水文

歷史上天津的水量比較豐富。境內河網密布、水系眾多,主要河流128條,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300多條。這些大小河流匯集成中游的永定河、北運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運河五大河流。這五大河流的尾閭即是海河,統稱海河水系,為天津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水源河道。此外,天津還有自成水系的薊運河。天津地處海河流域下游,歷史上素有“九河下梢”之稱,承擔著海河流域75%的洪水宣泄任務,其中一級行洪河道19條,總長度1095.1千米;二級排水河道122條,長1770千米;其他骨干河道及溝渠5652條(段),長10913.2千米。同時,天津東臨渤海,截至2021年,天津市管轄海域面積2146平方千米,擁有臨潮湖、金海湖、環秀湖等眾多湖泊。

渤海

渤海在古代為東海之一部分,曾用名“渤澥、滄海、直隸海灣、渤海海灣”。渤海是伸入中國大陸的近封閉式內海,為遼寧、天津、河北、山東三省一市所環抱。東面經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其分界線北起遼東半島南端的老鐵山角,南至山東半島北側的蓬萊角。天津市管轄海域面積約2146平方千米,海岸線北起津冀海域行政區域界線南線,岸線全長153千米,沿海地勢平坦,天津唯一海島—三河島位于永定新河河口。

薊運河

薊運河長189千米,寬300米,河道面積85050畝,徑流量1188噸/秒。薊運河故道為薊運河的組成部分,是流經生態城的重要水系和部分現狀濕地保留區域。作為海河流域北系主要河流之一的薊運河,與永定河匯流后,由北塘口注入滔滔渤海。其在豐水期淡水成份高時,能夠形成大量蓄水。

天津市

薊運河

海河

海河干流是海河流域泄洪入海的主要河道之一,兼有排瀝、蓄水、供水、景觀、航運、旅游功能,是天津的母親河和城市的象征。海河是扇形水系,海河干流僅僅72千米,而五大支流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都遠遠長過干流,五大支流上游更又有300多條支流,形成一個個水系。海河全長1122千米,發源于山西省長子縣西部的發鳩山,天津市境內河道長度72千米,河道面積24300畝,徑流量1200噸/秒。

天津市

海河

  • 大清河

大清河是中國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流域面積45131平方千米,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ㄊ校?。天津市境內的大清河河道長度15千米,流域面積1642.5畝,徑流量200立方米/秒。

天津市

大清河

水利

天津市境內各水系呈扇型分布,從北、西、南三面匯集,防洪壓力大。天津北部地區的薊運河、潮白河、北運河和永定河,主要匯集到永定新河,通過永定新河防潮閘流入渤海;南部地區的大清河、南運河,主要匯集到獨流減河,通過獨流減河防潮閘流入渤海;海河干流主要分泄南部和北部的部分河道洪水,通過海河防潮閘流入渤海。

截至2022年9月,天津境內有一級行洪河道19條,河道長度1095千米,設計入??偭髁?5413立方米/秒;二級排水河道109條;水庫27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于橋水庫、北大港水庫、團泊洼水庫)、中型水庫10座、小型水庫14座,總庫容26.22億立方米,各類水體水面面積1256平方千米。建有水閘3307座,其中大型水閘13座、中型水閘54座、小型水閘3240座;海堤工程140.64千米,基本實現全線封閉。天津市有蓄滯洪區13處,涉及8個區縣、113萬人,設計蓄滯洪水總量55.71億立方米,淹沒面積2952平方千米。建有引灤入津工程234千米(其中河北省境內70千米),已建成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境內工程、中心城區供水工程,濱海新區供水工程基本建成。天津市建有自來水廠31座、現狀日供水能力385.8萬噸,城市供水管網2.02萬千米;建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11處。建有再生水廠12座、設計供水能力40.9萬噸/日,海水淡化廠3座,淡化能力30.6萬噸/日。

  • 于橋水庫

天津市

于橋水庫

于橋水庫位于海河流域薊運河水系支流州河出山口處,控制流域面積2060平方千米,涉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玉田,承德市興隆縣,天津市薊州區四個市(縣、區),占整個州河流域面積(2143平方千米)的96%。于橋水庫上游主要河流有沙河、黎河及淋河,沙河、黎河匯流后入于橋水庫,淋河單獨入于橋水庫。

  • 北大港水庫

北大港水庫位于天津市東南部,地處獨流減河下游右岸,是一座大Ⅱ型平原水庫。占地面積164平方千米,蓄水面積152.5平方千米。北大港水庫始建于1974年,1978年初步建成,主要引蓄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來水,擔負著分洪、滯洪、以蓄代排以及為工農業生產及城市生活供水等多重任務,曾多次作為引黃濟津的調節水庫,是規劃中的南水北調東線調蓄水庫,為天津市重要水源地之一。

天津市

北大港水庫

  • 團泊洼水庫

團泊洼水庫建于1978年,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庫,總長33.56千米,內設植葦防風平臺。團泊洼水庫地處天津大港、靜海和西青交界處,是天津市10大旅游景區之一。團泊洼水庫總面積為60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為51平方千米,年降水量為540毫米,水源來自子牙河、大青河,經獨流減河或由黑龍港河經港團河入水庫。該區域雖臨渤海,但屬內陸海灣,海洋氣候影響不大,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995年6月,天津市政府正式批準建立“天津市團泊洼鳥類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范圍即團泊洼水庫庫區。

天津市

團泊洼水庫

土壤

天津市境內山區面積較小,在花崗巖和洪積沖積物上發育有棕壤、褐土。平原沉積很大,是在第四紀沖積物上發育的潮土、水土等和濱海地區受海侵影響發育的濱海鹽土。天津市共有6個土類、20個亞類、354個土種。棕壤分布在薊縣海拔750米以上的小港、下營兩鄉北部的山區,是天津唯一未被開墾的土壤。褐土分布在薊縣海拔10米以上至750米以下的廣大山地、丘陵和洪積沖積平原區。潮土分布在海拔10米以下至3米的廣大地區,在近代河流沖積母質上,經過耕作熟化發育而成。濱海鹽土分布在渤海沿岸濱海新區海拔3米以下濱海平原地區。水稻土屬于北方水稻土亞類,在天津近郊及漢沽、寧河縣蘆臺等地有較大面積分布。沼澤土分布在地勢低洼的沼澤地區。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津市耕地面積328486.62公頃,園地面積36899.65公頃,林地面積149470.37公頃,草地面積15171.61公頃,濕地面積32635.06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332550.9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36149.99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236400.49公頃。

礦產資源

截至2023年1月,天津市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燃料礦。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薊縣北部山區,燃料礦主要埋藏在天津平原地下的渤海大陸架。金屬礦主要有錳硼石、錳、金、鎢、鉬、銅、鋁、鋅、鐵等,其中錳、硼不僅為中國首次發現,也為世界所罕見;非金屬礦主要有水泥石灰巖、重晶石、迭層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麥飯石等。燃料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和煤成氣等。其中優勢礦種為石油、天然氣、地熱、水泥灰巖、紫砂陶土。此外,截至2021年,天津市煤炭主要分布在薊州區、寶坻區,探明資源量13583.90萬噸;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濱海新區,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46851.20萬噸,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173.69億立方米;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區,4000米深度范圍內分布6個熱儲層,地熱資源可開采量為4.96億立方米/年,其中主力開采熱儲(館陶組和霧迷山組)在回灌條件下地熱資源可開采量為1.64億立方米/年。渤海油田始建于1965年,是中國現代海洋石油工業的發源地。渤海油田投產50余年來已建成50余個在生產油氣田、180余座生產設施,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44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近5000億方,成為中國海域產量最高、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主力油田。

水資源

截至2022年9月,天津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0.65億立方米,下水資源量5.9億立方米,扣除重復計算,天津市水資源總量為15.69億立方米,礦泉水主要分布在薊州區、寶坻區,探明可采資源量6.50萬立方米/日。此外,按2019年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占有量100立方米,約是中國人均占有量的1/20,遠低于世界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屬資源型缺水地區。

海洋資源

天津海岸線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澗河口,長達153千米。天津海洋資源可分為海洋自然資源和海洋空間資源兩大類。海洋自然資源包括灘涂、海洋生物、海水、海洋油氣及海洋能等;海洋空間資源包括海洋水運資源、海港、海岸帶及濱海旅游資源等。截至2021年,天津市管轄海域面積2146平方千米。

  • 灘涂資源

天津市

長蘆鹽場

天津灘涂十分發育,寬度在3000—7300米之間,海拔高度0—3.5米,坡降0.4%—1.4%。灘涂面積約370平方千米,大部分尚未充分開發利用。

  • 海水資源

天津海域海水成鹽質量高,氯化鈉含量95%—96%。天津的長蘆鹽場是中國最大的鹽場。

  • 海洋油氣資源

渤海油氣區是中國海上石油勘探與開發最早的海域。

天津市

渤海油氣區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csydxx.cn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csydxx.cn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sydxx.cn/427774/

(198)
詞條目錄
  1. 名稱由來
  2. 歷史沿革
  3. 先秦
  4. 秦漢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
  7. 中華民國
  8. 中華人民共和國
  9. 自然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氣候
  12. 地質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水利
  15. 水文
  16. 渤海
  17. 薊運河
  18. 海河
  19. 水利
  20. 土壤
  21. 自然資源
  22. 土地資源
  23. 礦產資源
  24. 水資源
  25. 海洋資源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午夜影院在线看,污污网站在线,尤物视频在线看,蓝光电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