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倫德拉·莫迪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納倫德拉·莫迪,全名納倫德拉·達莫達爾達斯·莫迪(印地語名:?????????????????,英文名:ShriNarendraModi,1950年9月17日—),畢業于古吉拉特大學,印度政治家,印度第15任總理,印度人民黨領導人。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英語:Gujarat)沃德訥格爾的一個低種姓家庭,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家庭十分普通,其父親以賣茶水為生。8歲時,加入印度右...

納倫德拉·莫迪,全名納倫德拉·達莫達爾達斯·莫迪(印地語名:???? ??????? ???? ??,英文名:Shri Narendra Modi,1950年9月17日—),畢業于古吉拉特大學,印度政治家,印度第15任總理,印度人民黨領導人。

個人經歷

編輯

少年生活

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英語:Gujarat)沃德訥格爾的一個低種姓家庭,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家庭十分普通,其父親以賣茶水為生。8歲時,加入印度右翼民族主義組織國民志愿服務團少年團。該組織成立于1925年,成立最初的目的是以印度教紀律訓練成員,并團結印度教社會,提倡維護印度教文化、思想。此后,該組織逐漸發展為具有印度民族主義的右翼組織,并催生了諸多附屬機構、組織來傳播其信仰。在該組織中,莫迪結識了拉克什曼拉奧·伊納姆達爾(Lakshmanrao Inamdar),他成為了莫迪最初的政治導師。

1963年,莫迪進入當地中學就讀。1967年,莫迪17歲時完成高中學業,他的老師認為他只是一名普通學生,不過十分熱衷于辯論與表演。高中畢業后,莫迪離開家鄉先后游歷孟買(英語:Mumbai)、加爾各答(英語:Kolkata)、北方邦(英語:Uttar pradesh)等地。在游歷的過程中,莫迪訪問了加爾各答附近的百魯爾寺(Belur Math)、北方邦的阿德瓦伊塔修道院(AdvaitaAshrama)等印度教修道場所,然而他因為沒有大學教育資歷而不能成為修道團的正式成員。

人生轉機

1970年,結束游歷后,20歲的莫迪前往古拉紀特邦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英語:Ahmedabad)投奔開餐館的叔叔,同時與伊納姆達爾再次聯系。此后,他先后從事出納、開茶攤等工作。1971年,莫迪開始擔任國民志愿服務者聯盟在艾哈邁達巴德分部的干事。

1974年,莫迪開始負責國民志愿服務者聯盟與古吉拉特邦學生組織(ABVP)之間的事務。期間他多次參與學生組織的會議與集會活動。1975年,因國民志愿服務者聯盟抵制英迪拉·甘地(印地語:??????? ???????????? ?????;英語: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政策遭到打壓,莫迪開始轉為負責信息收集和反英迪拉·甘地的宣傳工作。1978年,28歲的莫迪被任命為“宣傳干事”,負責處理來自蘇拉特和巴羅達兩個行政區域內的民族衛隊簡報。

政治生涯

加入印度人民黨

1980年,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成立,該政黨前身為人民同盟,人民同盟是印度教教派政黨,成立于1951年,其內部人員大部分是RSS的成員。1977年人民同盟與社會黨、印度民眾黨組成反英迪拉·甘地政府聯盟,組成人民黨。1980年,人民黨領導機構決定該黨黨員不能同時具有RSS成員身份。原人民同盟主席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因而退出人民黨,重新成立印度人民黨。1985年,國民志愿團指派莫迪加入印度人民黨。1987年,被任命為印度人民黨在古吉拉特邦分支的秘書長。在莫迪推動下,印度人民黨贏得艾哈邁達巴德市政府選舉的勝利,并且幫助人民黨在1995年古吉拉特邦議會選舉中獲得121位議席。莫迪還組織了多次被稱為“朝圣之旅”(National Integration Rally)的宣傳工作,該宣傳活動的內容是,由人民黨領袖在印度各邦開展一系列集會、演講活動?!俺ブ谩背晒μ嵘擞《热嗣顸h在國內的聲望,幫助其鎖定了1995年在古吉拉特邦議會選舉的勝局。

黨內要職

1995年,莫迪被任命為人民黨全國秘書長(National Secretary of BJP),移居新德里。其主要工作是協調喜馬偕爾邦(英語:Himachal Pradesh)與印度人民黨中央的關系。1998年5月,時任印度總理的阿塔爾·比哈里·瓦杰帕伊(印度語:??? ?????? ???????,英語:Atal Bihari Vajpayee;1924年12月25日—2018年8月16日)提拔莫迪為人民黨全國總書記,此后莫迪負責操盤在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昌迪加爾市和喜馬偕爾邦的黨派活動。1999年,莫迪贏得瓦杰帕伊的完全信任,兼任人民黨的新聞發言人。

執掌古吉拉特邦

2001年,印度人民黨在艾哈邁達巴德兩次選舉中落敗,同年克蘇布哈·帕特爾(Keshubhai Patel)政府也沒能正確處理古吉拉特邦地震事件,因此克蘇布哈遭到了莫迪的反對。2001年10月7日,莫迪被任命為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此后,莫迪連任三屆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莫迪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12年來,該邦的經濟增長率躍居印度首位。

2002年莫迪上任伊始,古吉拉特邦發生穆斯林與印度教教徒的對抗事件。此次對抗事件的起因是,一列滿載印度教教徒的火車遭到襲擊,導致多名印度教徒喪生。印度教徒將該事件歸咎于穆斯林并展開大規模報復行動。據統計,有超過1000人在教派騷亂中喪生。

任期內,莫迪提出“振興古吉拉特”口號,大力推行市場機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莫迪還給予塔塔集團、福特汽車、法國標致汽車等汽車企業優惠政策帶動了古吉拉特汽車工業的發展。莫迪任內還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吸引外國企業投資,期間莫迪還多次訪問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爭取外國投資和學習經驗。此外,在農業領域,莫迪還采取措施減少了部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中間環節,同時下放行政機關權利,共享農業知識,推動古吉拉特邦農業發展。

莫迪任內使使古吉拉特邦GDP增加了兩倍,該邦的經濟增長為各邦之最,也被稱為“印度經濟的動力機房”。古吉拉特邦邦也是當時印度國內唯一能夠保證長年持續供電的邦。相比之下,印度曾在2001年與2012年發生過兩次大范圍停電事件,在夏季停電事故也經常發生。2012年印度全國斷電量高達36000兆瓦。

出任總理

2013年9月,莫迪成為印度人民黨2014年總理競選候選人。2014年,莫迪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同年5月26日,莫迪正式成為印度第15任總理。自莫迪上臺以來,印度在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國內營商環境有所改善,改革效果受到民眾認可。

2016年,莫迪政府為宣布廢除500、1000面值的盧比紙幣。由于廢鈔窗口期太短,印度社會又習慣使用紙幣進行交易,此次廢鈔令導致大量民眾在銀行排隊換錢產生混亂,市場上又因缺乏大面額紙幣導致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印度黃金市場亦短期大幅度波動。

2017年6月18日,中國工作人員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印度部隊攜帶武器、推土機等越界進入中國境內干擾施工,引發局勢緊張。直至8月29日,印度越界人員全部撤回印方一側。洞朗對峙之后,2018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莫迪在武漢舉行了非正式會晤,雙方同意“中印要妥善處理和管控分歧,在尊重彼此關切和愿望的基礎上,以成熟和智慧的方式、通過和平協商處理分歧問題”。

2019年5月24日,印度人民黨贏得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303個席位獲得大選勝利。印度總統科溫德25日正式任命莫迪為新總理,莫迪開啟自己第二個5年任期。?同年8月5日,莫迪宣布印控克什米爾“自治權”相關憲法條款失效,取消其“自治權”。莫迪政府認為“自治權”限制了印控克什米爾與印度其他邦的融合,取消后將有利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2020年,中國與印度發生邊境爭端,加勒萬河谷位于中印邊界中方一側,而4月份開始,印度開始于該河谷修建道路、橋梁,5月6日印度邊防部隊于夜晚越線進入中國領土阻攔中國邊防部隊巡邏,兩方發生了沖突。莫迪對于該事件態度模糊,他在電視講話中說:“沒有人入侵我們的邊境,也沒有人正在入侵我們,也沒有任何一個邊境駐所被占領?!贝税l言與印度外交部對中國“越過實際控制線并在加勒萬地區設立建筑物”的指控完全相悖。

2023年5月19日,莫迪政府第二次發布廢鈔令,回收流通市場上2000面額盧比紙幣,同時不再繼續發行該面額紙幣。印度中央銀行表示此次廢鈔令旨在提供優質紙幣,而且該面額的紙幣并不常用于日常交易。

為政舉措

編輯

政治舉措

改革行政體系,反腐提效

印度腐敗問題由來已久,莫迪上臺后,將官僚機構改革作為政府首要任務。2014年5月,他對新政府內閣成員列出了10項整改方向,包括重建對官僚機構的信心;鼓勵官僚機構觀點創新并自由地開展工作;提高政府透明度等。具體的改革措施主要分為三部分,即改變官僚機構的作風,提高中央政府的效率;削減帶有指令性計劃特征的政府機構,改變權力運作方式;改善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合作關系。

官僚機構作風改進方面,莫迪政府旨在使民眾更加便捷地與政府進行溝通,同時提高中央政府的效率與治理水平。具體措施包括簡化流程;優化決策過程,使決策更為靈活;改善工作文化,促進提高服務質量;各部至少廢除10項過時的、導致效率降低的規則或流程等。

改變權力運作方式方面,莫迪廢除了過時的政府條例,并將此前歷屆政府遺留下來的一些帶有指令性或臨時性的政府機構撤銷或合并,比如國大黨政府時期的四個政府機構整改——內閣自然災害委員會事務改為內閣秘書下屬的相關委員會負責,內閣價格委員會、世貿組織事務委員會和印度身份識別委員會全部并入內閣經濟事務委員會。此外還撤銷了所有的9個授權部長小組和21個一般部長小組。

改善聯邦與邦之間的合作關系方面,莫迪上臺后授予邦政府更多的權力,使其可以根據本地需求來調整中央政府的某些政策,推行合作聯邦主義。取消計劃委員會,邀請各邦首席部長參加全國印度改革協會,授予邦政府決定如何使用中央政府在福利項目上的撥款的權力。

經濟舉措

莫迪上臺后在延續古吉拉特執政策略的基礎上,發展出“莫迪經濟學”,即通過優化勞動力、資本、資源、技術和制度等增長要素,推進改革,實現經濟快速發展。2014年至2018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7.3%,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發展最快的國家,并于2017年躍居世界第六經濟大國。2022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7%,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推進改革,釋放市場活力

莫迪上臺后解散了歷時65年的計劃委員會,成立了印度全國改革協會取代傳統的決策模式。同時,五年計劃被“三年行動計劃”“七年戰略規劃”“十五年遠景文件”所取代。此外,莫迪推出“印度制造”“數字印度”“季風計劃”“廢鈔令”“環印工業走廊”“國企私有化”等措施。

一方面發起“印度制造”計劃。2014年至2018年,印度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6%、10.2%、8.9%、9.1%和6.9%,以軟件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多年產值占到GDP的50%以上。

另一方面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作用,減少國家干預。莫迪政府首先開啟部分行業的私有化改革。2014年以來,政府開始對礦山、基建、銀行以及航空等行業領域內國有企業的私有化進程。2019年,印度政府推出過去十年來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民營化計劃,以籌資削減財政赤字并提振經濟。2021年,莫迪政府計劃推動印度航空等多家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來籌資1.75萬億盧比。同年,印度財長西塔拉曼表示將啟動銀行業全面改革,第一步就是啟動對兩家小型國有銀行的私有化。截至2023年1月,印度政府2023財年私有化收入僅完成3250億盧比,是目標的一半。莫迪政府還取消對柴油、煤 油、天然氣、化肥等產品的價格管制,減少政府補貼。

實際執行中,部分政策也導致一些問題。比如“三合一”農業改革法案是莫迪政府自2014年上臺以來實施的經濟改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此法案,農民可以自由地確定農產品的價格,并將其出售給政府授權的分銷商以外的買方,還可以免征交易稅和手續費。但是印度不少農民已經適應了“統購統銷”的農產品采購監管制度,該制度主要是政府發布指導價格為議價基準,以此價格為基礎收購農民運到農貿市場的蔬菜與副食品。適應了采購監管制度的農民強烈抗議莫迪政府推動市場化的農業改革法案,故而“三合一”農業改革法案遭到取消?!皬U鈔令”也引起一定社會動蕩。

擴大開放,優化投資和出口

莫迪政府全面放開對外資的限制,不斷推進對外開放,將國防工業外資比例上限從26%提高到49%,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則由完全限制外資進入開放至不對外國資本設限。同時完全開放煤炭部門,外資的控股比例可以超過50%。此外還允許外資在印度開展電子商務,允許外國律師事務所在印度設立辦公室,開展有關法律服務。同時不再對外資追溯征稅( retroSPective taxation)以吸引更多外國資本投資印度經濟,擴大就業。2016年6月,印度政府進而宣布全面放開對外國投資的限制,開放包括國防、民用航空、制藥、零售等領域的全額外商投資,此舉使印度成為了世界上對外資最為開放的國家之一。2015年和2016年,印度連續成為獲得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2016年,印度獲得623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超過了中國和美國。

貿易出口方面,從2014年至2022年,印度商品和服務貿易額從3165億美元增加至6500億美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7500億美元。

完善制度,改善營商環境

簡化行政審批的措施也在同步推進,公司申請破產更加容易和快速,莫迪政府還出臺了新的《印度工業糾紛法案》,放松對公司裁員的控制。此外,莫迪政府修訂《工會法》,試圖給予私營業主更多用工自主權。

為了改善營商環境,莫迪政府還在持續完善金融監管,并延長工業許可證的期限(從2年延長到7年)。政府還為了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營商環境,出臺了《全國土地征用法》以改革土地征用規定,以便于各邦使用土地征用權購買土地,同時也使企業更容易獲得經營用地。

2016年8月,印度通過《商品與服務稅法案》,統一全國稅收制度、調整商品和服務稅率,避免重復征稅,促進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加快貨物流通。

2019年,在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調查中,印度名次上升了53位,達到全球第77位。孟買股指由莫迪就職之初的24374點攀升至當前38024點,上漲56%。

軍事舉措

莫迪任內通過推動軍事改革和軍備自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整體軍事實力,截至2023年,印度現役軍人144.4萬,其中陸軍123.7萬,海軍6.7萬,空軍14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準軍事部隊。

軍事改革

印度軍事改革可以追溯到1999年卡吉爾沖突時期。此戰暴露印軍致命缺陷,因此自2004年開始,印軍就提出“冷啟動戰略”推進改革,但是到莫迪上臺時,印軍改革處于停滯狀態。莫迪上臺后先后進行兩輪軍事改革。

第一輪軍事改革注重于軍事工業和軍事采購體制改革,一方面刺激本土制造業提升水平,另一方面推進武器進口和技術轉讓。印度軍隊的裝備生產,長期由國防部下屬軍工聯合體壟斷,這些軍工聯合體生產水平落后,研發能力較低。為此,莫迪政府降低軍事工業準入標準,于2016年出臺新國防采購流程,引入外國資本。同時,在對外軍事采購中,莫迪政府提出轉讓裝備技術與知識產權、以市場換技術、在印度本土建設生產線與組裝線等要求。此次改革達到了降低了印度武器進口率的目的。

此后莫迪政府先后進行陸軍總部機構優化,新建、取消部分崗位,裁撤、合并部分職能重復的機構,同時重組后勤單位,實現每年節省軍費開支2500億盧比。成立“合成戰斗群”,建設規模小,反應快的作戰部隊。國防機構改革方面,2018年,莫迪成立國防規劃委員會(Defence Planning Committee),然而,基于軍改自身的難度以及在各方阻力的影響下,此輪改革未能達到莫迪政府的預期目標。

2019年5月,莫迪從國防規劃、國防預算和國防采購三個方面進行推進第二輪軍事改革。

國防規劃方面,國防規劃委員會負責制定《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草案》以及全面制定裝備研發計劃,預期通過軍事本土化發展逐步實現國防采購的自給自足。國防預算方面,2019—2022財年,印度軍費開支從4.31萬億盧比增加至4.78萬億盧比(約合678億美元)。國防采購方面相關事宜主要由國防采購委員會、采購局及采購部等管理部門負責,通過制定采購管理程序,細化采購環節,預期最大化地提高本土材料的利用率,最終以“印度制造”推動國家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

此外,莫迪打破過去70年傳統,重新設立國防參謀長一職統帥三軍,增加印度陸、海、空軍隊的協調性。2020年,莫迪政府推行戰區化改革,后因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去世擱置。2023年4月,莫迪在印度軍隊指揮官聯合會議上重提推動戰區化改革,旨在整合海陸空三軍作戰能力。

軍備自研

莫迪軍事改革中重要一項為提升印度軍事裝備自研實力,莫迪提出減少國防進口,從而建立印度自己的國防工業,滿足自身軍事需求的目標。

為此,莫迪采取“合同換技術”的方式來帶動印度自身軍工發展。2016年,莫迪以87億美元購買36架法國“陣風”戰斗機。合同中印度要求法國達索公司(Group Dassault)要向印度提供合同金額30%以上投資。2017年4月,印度以6.46億美元購買100輛K-9自行榴彈炮,其中前10輛K-9自行榴彈炮由韓國負責生產,后90輛則在印度進行本土組裝。2018年8月,印度政府26日批準了海軍購買135架軍用直升機的交易。按照標書要求,這些直升機在印度進行制造,并選擇印度國內私營或國有企業進行合作。

除采購方面,莫迪政府還將外資引入國防領域以加大印度軍備自研水平。2016年5月,莫迪政府推出“戰略伙伴”的國防工業私營化改革計劃。莫迪政府將降低門檻和準入制度,取得資質的印度私營企業可以與國際武器制造商合作,為印度軍方提供戰斗機、潛艇等武器。

2022年12月,印度國產最先進坦克“阿瓊Mk-1A”交付印度陸軍,莫迪出席交付儀式。

據統計,印度從外國采購武器的支出從2018年的46%下降到2022年的36%。但截至2022年年底,印度仍是世界上最大武器進口國。此外,印度自研實力距離目標仍有差距。2019年,印度時任陸軍副參謀長薩拉特·錢德(Sarath Chand)曾表示:“印度陸軍裝備中老式裝備占68%,現代化裝備占24%,而先進裝備只占8%?!边^于強調“印度制造”也對印度空軍發展有一定制約,印度軍工龍頭企業——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英語: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簡稱HAL)在戰機研發和維護上曾多次被質疑。

社會保障方面

保障弱勢群體

2016年,莫迪政府成立國家弱勢群體保障中心(National SC/ ST hub),投資490億印度盧比支持落后地區發展。2019年,莫迪政府在第124條憲法修正案中提出為貧困和低收入人群多保留10%的席位。此外還設置了社會公正與權益部(Ministry of Social Justice and Empowerment)、部落事務部(Ministry of Tribal Affairs)以及“落后階層”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for backward Classes)等機構來提供社會福利、保證社會公正、保護弱勢群體。通過這些措施,莫迪政府為弱勢群體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并期待能夠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其社會地位。

“印度站起來”

2016年,莫迪政府推出“印度站起來”計劃,通過銀行為部落原住民和婦女提供100萬到1000萬盧比不等的貸款鼓勵他們創業。該計劃要求每家商業銀行的分行都至少有兩筆符合計劃的貸款,并且在貸款人申請時,政府將為其提供培訓、財務代理人與營銷等各項服務。目前已有210381次申請,并已經提供總共4938億盧比(約合21億元人民幣)的貸款。

環境治理

2014年,莫迪啟動了為期五年的“清潔印度”運動公共環境衛生工程,其內容包括改善印度城市衛生條件,優化部分農村的公共廁所,消除露天排便等不良行為。期間印度建造了超過1.1億間廁所,世界銀行也向印度發放了15億美元貸款。據統計,印度廁所擁有率在2014到2018年間35%上升到70%左右。但是該項目也被質疑沒有在觀念上做好教育。印度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民眾缺乏衛生意識,印度教徒則將廁所視為不潔之地而不使用家用廁所。

2021年10月,莫迪宣布“清潔印度運動”進入第二階段,重點整治困擾大城市多年的“垃圾山”問題。莫迪政府表示將興建一系列垃圾及水處理廠,以逐步代替露天填埋處理方式,并且擴大污水和化糞池管理,確保沒有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至河流中。但有報告認為印度目前仍未制定有效的削減垃圾山計劃,而鏟平垃圾山的目標很難實現。

莫迪政府還啟動100個智慧城市計劃,在大多數邦建立了智慧城市,并為500個城市提供清潔水和污水處理設施,以加快印度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反映社會發展可持續性的有利投資環境。

民族與宗教政策?

莫迪上臺時曾給民眾許諾經濟繁榮、成為大國的夢想。但是受經濟增速降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印度國內消費水平下降,失業率升高。為挽回印人黨的支持率,莫迪加緊了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進程。印度教民族主義起源于19世紀后期的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強調印度教主體民族的集體身份認同,主張大力復興印度教文化,并試圖建立由印度教統治的國家。穆斯林作為占印度總人口14.2%的,人口規模最大的少數民族,被印度教主體民族視為外來威脅之一。

莫迪政府從敘事話語、制度規范和生活實踐三個領域內試圖使印度教民族主義日?;?。在歷史敘事和宣傳話語層面上,莫迪政府試圖塑造印度教主體民族的正統性與合法性。2014年8月,全印歷史編纂計劃組織宣布完成四項研究計劃,該組織長期致力于以印度教民族主義歷史觀改寫歷史,其完成的研究計劃包括探尋印度教圣河——薩拉什瓦蒂河的地理位置,證實雅利安人是南亞次大陸原住民,確定史詩《摩訶婆羅多》的完成日期和關于1857年民族大起義的研究。莫迪政府還對公立學校教材進行大量修改,新增贊頌印度教統治者的內容,將穆斯林統治者妖魔化與污名化,將基督教傳教士的傳教活動視作陰謀等內容。另外,作為國家領導人,莫迪個人的敘事話語也體現出印度教民族主義特點,他多次在公共場合強調“婆羅多母親必勝”,并宣稱印度的大國夢就是回復吠陀時代的歷史地位。

在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等制度規范層面上,莫迪政府在全國范圍推行印度教特性的政策法令。莫迪執政后推行的相關法律政策將印度教特性的行為規范上升為全國統一標準并強加給其他宗教少數群體,例如在全國范圍推行屠牛禁令、《反改宗法》《公民身份修正法案》等。其中,牛在印度教有神圣地位故而禁止屠牛是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所堅持的重要議題。2019年,莫迪政府通過《公民身份法》修正案。修正案允許從孟加拉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非法進入印度并在印度居住6年以上的少數民族成為印度合法公民。該修正案引發阿薩姆邦人以及印度世俗主義知識精英和穆斯林群體的憤怒導致全國性騷亂。莫迪政府還通過立法否定穆斯林和基督教徒部分行為方式的合法性。例如2017年,印度人民黨政權廢除了“三聲離婚”的穆斯林習慣法,并將“羅摩廟”判給了印度教徒。2019年8月,印人民黨政府廢除了印控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方便印度教徒前往定居,來稀釋和淡化該地占多數的穆斯林群體,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

在生活實踐層面上,莫迪政府在推進日常生活領域的“黃色化”。2014 年莫迪政府成立瑜伽部并指出,瑜伽是源自公元前 2700 年印度河流域的不 朽文化遺產,應以弘揚民族文化遺產的名義在全國大力推廣。莫迪執政后積極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語言政策,莫迪本人在國內外公開場合通常只講印地語,并要求政府官員在日常交流和社交網站上也都使用印地語。同時,莫迪政府將部分公共標識由英語改為印地語,并計劃在東北部和南部等非印地語地區繼續推廣印地語。此外,莫迪政府還根據印度教歷史文化傳統修改城市街道等地標式名字,磨砂穆斯林歷史文化印記。例如北方邦城市阿拉哈巴德(Allahhabad)被改為普拉亞格拉杰(Prayagraj),阿拉哈巴德意為“安拉的城市”,而普拉亞格則為印度教典籍中的圣地。

總體而言,莫迪政府推行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在印度內政外交領域均影響深刻。在內政層面,世俗主義意識形態已經讓位于印度教民族主義,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日?;M一步加深不同族群和階層的分裂,特別是激化了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對立情緒,導致族群暴力沖突和犯罪事件頻發,印度穆斯林等宗教少數群體的政治社會地位日漸下降。在外交層面,印度教民族主義加上莫迪的政治強人決策風格,使印度外交政策立場日趨強硬與激進。更進一步導致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矛盾日益緊張,邊境沖突屢屢發生。

外交關系

印度外交一向秉承“不結盟”和“戰略自主”原則。莫迪上臺后,印度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關系越來越密切,印度其堅稱的平衡各方的外交姿態受到越來越多質疑。在俄烏沖突發生后,印度不盲從西方國家,而對烏克蘭局勢制定相對中立的路線,在聯合國投票期間棄權,未支持譴責俄羅斯,莫迪同時敦促俄烏通過直接談判來解決問題。

對華關系

莫迪對華政策也經歷了從一段波折變化。早在莫迪擔任古加拉特邦首席部長時期,他對中印關系就高度重視,曾4次訪問中國。擔任印度總理伊始,莫迪更加關注于促進印度與美、日的關系。而在巴基斯坦與俄羅斯進行聯合軍演,美國多次讓盟友負擔安保費用后,莫迪轉而改善了與中國的外交關系。2014年,廣東省與古吉拉特邦、廣州市與艾哈邁達巴德市分別締結友好省邦、友好城市關系,廣東與古邦成為中印兩國首對友好省邦。2015年,莫迪政府給予18家中企安全許可,緩解中企在印度的投資限制。2016年,古邦榮獲中國對外友協頒發的“對華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

2017年中印邊界洞朗對峙事件發生后,雙邊關系惡化。2018年,邊界爭議逐漸降溫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莫迪在武漢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晤。2019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以及新冠疫情期間印度對華投資采取保護主義措施,使中印關系又降至低谷。此后,莫迪在新冠疫情爆發后調整對外政策,顯著體現在對華政策上。經濟上推出“對華產業替代”政策,借助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政策以及“印太戰略”框架等方式謀求對中國產業“脫鉤”,同時對中國部分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和征稅。2022年2月,俄烏沖突開始,莫迪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印施加的壓力下發現了兩國友好關系的必要性,這成為中印外長在印度新德里會面的基礎,兩國外長在此次會晤總就雙邊問題等進行了交流。

2024年3月9日,莫迪赴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出席色拉隧道等項目的揭幕儀式。3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藏南地區是中國領土,中國政府從不承認并堅決反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印邊界問題尚未解決,印度無權擅自對中國藏南地區進行開發。印方有關舉動只會導致邊界問題復雜化,并對兩國邊境地區局勢造成負面干擾。中方對印度領導人到中印邊界東段地區活動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

對美關系

莫迪執政后,在對美關系上基本延續了前任總理辛格的策略,即積極發展美印關系,同時根據亞太時局進行調整。奧巴馬時期,莫迪積極配合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同時也主動參與美國的反恐行動以及軍事演習,印美關系得以提升。2014年9月26日,莫迪訪美,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共同聲明。該聲明中,印美兩國同意從2015年起延長印美防務合作框架協議,并在印度發展和制造先進的美國武器系統,且雙方決定兩國軍方開展更頻繁對話,擴大演習規模。美國重申了在2005年提出《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后幫助印度加入全球四大核技術和軍事技術機構和制度的承諾。從2014年5月上任總理至2016年,莫迪4次赴美,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7次,使印美關系在這一時期得到快速發展。2016年8月,兩國正式簽署了具有軍事意義的《后勤保障協議》。

特朗普上任后,莫迪于2017年6月訪美開啟新的會談。特朗普政府為推進美印關系的發展,相繼派出國務卿蒂勒森、"第一千金"伊萬卡·特朗普出訪印度。軍事方面,印美兩國多次在軍事演習和聯合反恐等方面開展合作。2017年7月7日至17日,印、美、日三國在"印一太戰略弧"內的欽奈和孟加拉灣海域,舉行了代號為"馬拉巴爾"的軍事演習。

但是在莫迪第二任期內,印度政府對美國有加強戰略合作的期待,也有因摩擦和分歧擴大的擔憂。2017年8月,兩國決定建立“2+2”部長級對話,2018年舉行首次“2+2”對話,美國國務卿彭佩奧聲稱,世界最大的兩個民主國家有責任推動實現自由和開放的印太。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取消印度享有的普惠制待遇。軍購問題上。美國期待能取代俄羅斯在印度軍購中的首要地位,但是2018年,印度同俄羅斯簽署了購買S-400導彈防御系統的訂單。隨后美國迫使印度放棄合同未果。貿易上,美印雙方在關稅上也產生多次互相“制裁”。2019年年12月美印舉行第二次“2+2”對話,重申致力于合作塑造自由、開放、包容、和平和繁榮的印太地區。2020年2月特朗普訪印,雙方再次強調美印伙伴關系對自由、開放、包容、和平和繁榮的印太地區至關重要。同年10月舉行的第三次美印“2+2”對話再度重申這些原則。美國和印度為推動各自的“印太戰略”已進行非常廣泛和深入的合作。

拜登于2021年上臺后,印度在俄烏沖突上始終不愿譴責俄羅斯的態度對美印關系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但拜登政府依然加強與印度的聯系來制衡中國。2021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與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通話重申對美印“主要防務伙伴關系”的承諾。同年10月,美印舉行第16次防務政策小組對話,承諾深化兩軍的合作和互操作性。2022年5月,美國與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13個國家正式宣布發起“印太經濟框架”。該框架有4個支柱:公平和有彈性的貿易,供應鏈彈性,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和低碳化,稅收和反腐敗。2023年5月10日,美國白宮宣布莫迪將于6月22日訪美,雙方將就印太地區以及國防、清潔能源和太空等問題進行溝通。

對俄關系

莫迪上任總理后,印俄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鞏固發展。2015年12月,莫迪首訪莫斯科。2017年6月,印俄建交70年之際,莫迪與普京共同出席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莫迪強調印俄“特殊而尊榮的戰略伙伴關系”。并且俄羅斯還給予支持印度成為改革后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關于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和瓦森納協定的堅定承諾。該協定全稱為《關于常規武器和兩用物品及技術出口控制的瓦森納協定》(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其內容是,參加方應每半年通報出口許可情況,如涉及的出口產品較為敏感,則通報時限為3個月。協定管控清單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兩用物品和技術”以及“軍品”?!皟捎梦锲泛图夹g”清單又被稱作“基礎清單”,包括9個類別,分別為:特殊材料和相關裝備、材料加工、電子、計算機、電信和信息安全、傳感器激光器、導航與航空電子、船舶、航空與推進設備?!败娖贰鼻鍐魏w各類武器彈藥、軍事作戰設備等共22類。

軍備防務方面,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武器采購國,曾一度依賴俄羅斯的軍事裝備。2015~2020年印進口俄式武器交易總額為85.11億美元。俄約占印度武器進口市場份額高達52%。此外雙方自2017年以來,雙方舉行多次“因陀羅”(INDRA)的年度雙邊演習。

能源問題上印度和俄羅斯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油氣行業投資方面,雙方建立多種合作方式。俄烏沖突發生后,俄羅斯成為印度第二大原油供應國,而此前印度并未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同時還從俄羅斯進口少量煤炭。

但是在阿富汗和伊朗問題上,印度與俄羅斯分歧顯現。印度的對阿政策旨在保護其在阿富汗的合法利益,但是俄羅斯一直與塔利班存在聯系。伊朗問題上,俄羅斯重視視伊朗的伙伴關系,在2023年正在協商讓伊朗加入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該經濟聯盟由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組成。印度在美國的壓力之下逐步減少了與伊朗的經貿聯系。

在印太和巴基斯坦問題上。俄羅斯對印太戰略總體上對莫迪政府支持的,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持有批判性態度,俄羅斯曾批評過美國“印太”戰略,還通過積極推進“大歐亞伙伴關系”、加強中俄戰略協調等行動與印太戰略對沖。在巴基斯坦問題上,俄羅斯與巴基斯坦有政治軍事接觸,而莫迪政府對其表達強烈不滿。

對日關系

日本是推動美國“印太”戰略最積極的國家,與印度的溝通從而變得尤為密切,莫迪政府對發展印日伙伴關系態度十分積極。2014年,莫迪訪問日本期間兩國發表《日印特別全球戰略伙伴關系東京宣言》,進一步提升雙邊海上軍事聯合演習的常規化程度。2015年1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印度議會演講時說,太平洋和印度洋正開始連接成自由和繁榮之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不但對日本和印度變得很重要,對整個世界也很重要,將大大推動21世紀世界的和平與繁榮。2016年9月東亞峰會期間,安倍向莫迪解釋了“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并表示印度是連接亞洲和非洲的最重要的國家,希望兩國能密切合作,使構想成為現實。莫迪表示贊成。2016年11月,日印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2015年12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印度,兩國第一次簽署關于防務裝備、技術轉讓與情報合作《關于防務裝備和技術轉讓的協定》和《關于保護機密軍事情報安全措施的協定》。2017年1月莫迪表示,印度將繼續與日本合作,推動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實現2019年至2022年,印度與日本重啟“2+2”會談,2023年印度與日本首次空中聯演。

對南亞關系

印度的南亞戰略主要為“以印度為中心,鞏固自身在南亞的話語優勢,突出自身戰略地位”。此外,莫迪還提出“鄰國優先”戰略,積極調整印度對鄰國的關系。任期出訪首選不丹和馬爾代夫,邀請巴基斯坦總理參加其就職典禮。這將是印巴兩國自1947年各自獨立以來,一方政府首腦首次出席對方總理就職儀式,在印巴雙邊關系中頗為罕見。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印度教與穆斯林的宗教、民族問題而保持了75年的沖突、對抗。此次對巴總理的邀請可能成為改善印巴關系的信號,時任巴基斯坦總理納瓦茲·謝里夫(Mian Muhammad Nawaz Sharif)接受了該邀請。2015年,莫迪對孟加拉國進行歷史性訪問,兩國關系得到較大改善。此外,莫迪任內恢復了和斯里蘭卡之間的關系,同時成為17年來首位訪問尼泊爾的印度總理。但印度實施“鄰國優先”的戰略具有外交霸權色彩,其深層含義是要對南亞事務實行全面的干預,其他南亞國家要聽從印度安排,或實際上施行“印度優先”政策。2017年12月,馬爾代夫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后,印度外交部馬上提醒馬爾代夫要遵守“印度優先”承諾。2024年3月21日至22日,莫迪對不丹進行國事訪問,與不丹國王和首相會晤。

對中東關系

莫迪將辛格政府時期的“西望”政策發展為“西聯”并確定性為戰略并付諸實踐,主要覆蓋中東、非洲和西印度洋地區等國家。莫迪推行“西聯”政策一方面為改善莫迪本人及印度人民黨在國內外形象,拉近與西亞北非地區伊斯蘭國家的關系,同時爭取海外僑民和僑匯,助推印度政府經濟改革,此外莫迪政府還有對石油能源的考量。

在中東地區,莫迪政府欲將其打造為“西聯”戰略的核心地帶。在此思路指導下,莫迪政府以政治交往、經貿投資、安全合作與人文互動為要點進行與中東地區的外交關系。2015年8月,莫迪對阿聯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在經濟、國防、安全、文化等方面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2018年2月,印度與伊朗簽訂協議,租借恰巴哈爾港作為為印度通往阿富汗及中亞的貿易通道。同年12月印、伊、阿達成三國間貿易及過境走廊協議,印度接管恰巴哈爾港"。2018年5月,莫迪與普京確認了共同推進連接印度、伊朗、中亞及高加索、俄羅斯和歐洲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構想。此外印度還推進了和以色列等國家的關系。在當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印度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對非洲關系

莫迪政府試圖通過促進印非貿易聯系來擴大印度在非洲的影響力。在2015年第三屆印非峰會上,莫迪政府宣布將在2015-2020年向非洲提供100億美元優惠貸款以及6億美元無償援助。此外,印度還承建烏干達、贊比亞、馬拉維、岡比亞等21個非洲國家的會議中心項目。這些會議中心成為印度在非州長期存在的象征。2018年,印度政府宣布將承建烏干達、贊比亞、馬拉維、岡比亞、布基納法索、多哥、加蓬和利比里亞等21個非洲國家的會議中心項目。首個會議中心擬建在尼日爾首都尼亞美,以幫助尼日爾承辦2019年非盟峰會。這些會議中心均將被冠以“圣雄甘地”名字。與其他主要大國相比,印度在非洲活動規模仍相對較小,但目前正迎頭趕上,并不斷挖掘自身在對非外交及商業活動中的獨特優勢。

對東南亞關系

莫迪上臺后,加強了東方政策,將“東向行動”的范圍擴大到整個亞太地區?!皷|向行動”是對印度于冷戰結束后推行的“東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的延續和發展。旨在與東南亞國家重建密切交往的通道,該政策使印度戰略重心進一步向東亞地區轉移,以期在東亞地區發揮更大作用。

2014年8月,印度新外長斯瓦拉杰訪問越南,聯手越南涉足南中國海,越南再次強調支持印度"東向"政策。加劇了南海地區的緊張氣氛。同年9月,印度與越南發表了《聯合聲明》,印度加強與越南在軍火和訓練方面的合作,并同意向越南提供1億美元的軍貿交易出口信貸額度。2016年1月,印度在越南胡志明市建立衛星追蹤和成像中心。印度在越南設立的監測站是印度在南海地區的"戰略支點"。同年8月,緬甸總統吳廷覺訪問印度,與莫迪舉行了會談。在其他東盟成員方面,印度與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有加強了雙邊關系。2018年5月,莫迪訪問了印度尼西亞,與佐科總統共同簽署了15項協議。至此,印度實現了在馬六甲海峽西端控制安達曼群島、東端掌控沙璜港的戰略目標。印度"東向"政策也給印度東部地區發展創造了機會。

但是印度的東向行動也給印度帶來挑戰。印度同時參與美日印澳“四國機制”、同時維系美日印三邊關系、承諾堅持“東盟中心原則”等,需要面臨大國間的復雜關系以及種種地緣政治議題的挑戰。

政治立場

編輯

印度教民族主義

印度教民族主義是基于印度教教義,以謀求印度教教徒利益為核心的思潮和政治運動。莫迪8歲開始參與國民志愿服務團活動,21歲成為其全職工作人員,35歲時被國民志愿服務團委派為印度人民黨黨員,并被幫助成為印人黨總書記和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國民志愿服務團影響下,莫迪的政治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特色。莫迪曾表示,“民族國家和印度教教徒是一體。只有印度教教徒發展了,民 族國家才能發展。印度教教徒的團結將加強民族國家?!?/p>

在國家層面上,莫迪對活躍度不斷上升的右翼團隊采取了相對寬松的態度,但總體上莫迪并未著重在國家層面強推印度教教派主張,而是在邦級層面作為發展印度教特性的主要領域。

莫迪在國際政治上始終想要將印度打造成為“世界之上師”(Vishwa Guru),即印度時任外交部長蘇杰生所說:“在當代國際關系中印度成為一支領導力量——一個對國際事務應該如何組織有清晰認識的大國,而不僅僅是一個接受現有體系的大國?!?/p>

在文化領域,莫迪著重強調印度文明價值觀,利用宗教外交和軟實力提升印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他推出一系列根植于印度文化、具有印度教特色的全球和地區性倡議,例如聯合國在他的倡議下確立了每年6月21日為國際瑜伽日;他在外交場合堅持使用印地語等。

印度教民族主義指導下,莫迪政府更加注重國家防務建設,連年提升國防預算以強化軍事力量。外交上加大與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防務合作,以尋求對亞太秩序的參與和介入。同時莫迪政府領導下的印度在努力躋身世界核大國行列,目前印度已經加入了《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組織、《瓦森納協定》、澳大利亞集團等組織。

爭議事件

編輯

古吉拉特邦暴亂事件

2002年,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爆發了大規模暴力沖突,起因是一列滿載印度教教徒的火車在戈特拉火車站遭到襲擊,造成57名印度教徒喪生。印度教徒將該事件歸咎于穆斯林,遂對穆斯林展開大規模報復行動。據統計,有超過1000人在教派騷亂中喪生,其中70%是穆斯林。此后莫迪被美國政府指責并以此為由拒向他發放簽證。2012年,印度最高法院裁定莫迪無罪。2014年2月,美國結束對他長達近10年的個人抵制。同年,莫迪訪美期間,名為“美國司法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Justice)的民間團體,代表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亂的兩名幸存者向紐約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莫迪對危害人類罪和法外處決給予賠償和懲罰性賠償。此后莫迪被美國法院傳喚但莫迪團隊沒有回應。

2023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該事件的紀錄片,將古吉拉特邦暴亂事件“歸咎于”印度現任總理莫迪,引發印度政府不滿。

農業法改革引發抗議活動

2023年6月,莫迪政府提出了《農民(賦權和保護)價格保障和農業服務法案》、《農民生產貿易與商業(促進和便利)法案》以及《基本商品(修正)》三項法案改革法案,并強行推進,引發大量印度農民的不滿,11月26日以來,印度全國各地持續爆發聲勢浩大的農民抗議示威活動,數百輛“抗議”主題卡車阻斷城市交通干道,印度主要黨派和各界人士紛紛加入了這場“印度農民抗議運動”。12月8日,印度全國有20000多個地點同時舉行農民抗議活動和電話會議,至少25個政黨及工會、零售和運輸協會等行業組織聲援農民抗議活動;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區,特別是旁遮普、奧迪沙以及南部的特蘭加那、安得拉等邦正常生活受到影響,一些邦的抗議人數超過50萬。

2024年2月13日,印度主要產糧地區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等地的上萬名農民,宣布駕駛拖拉機游行到新德里,然后舉行大規模示威??棺h農民要求將2021年政府承諾的農產品最低價格保障制度法制化,為農場勞動者引入養老金,免除農戶負債等。警方已拘捕了多名試圖破壞路障的抗議者,并用無人機向抗議人群投擲催淚彈。2月18日,抗議活動進入第六天,農民代表與聯邦政府談判也進入第四輪。盡管印度政府在2月初公布的臨時預算中將農民列為重點關注群體,但仍對抗議活動做出強硬回應??棺h活動給謀求第三個任期的莫迪帶來了很大壓力。2月19日,印度農民工會拒絕了政府方案。2月21日,駐扎在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邊境地區的2000多輛拖拉機準備在上午11時左右向新德里移動,印度政府已使用水泥塊、金屬容器、鐵絲網和鐵釘在通往首都的高速公路上設置了路障,同時屏蔽了177個與抗議有關的社交媒體賬戶。

人物評價

編輯

2012年,他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并被稱贊為:“一位堅定的實干家領袖,他的發展道路將令印度繁榮”。上任總理后,2019年《時代》周刊國際版封面再次使用莫迪畫像時,配文是“印度的首席分裂者(India's Divider in Chief)”

《環球時報》記者對印度民眾的采訪中,對莫迪的評價呈現兩極化。有人說,“莫迪是印度立國以來不世出的總理,他大刀闊斧、銳意改革”,也有人說,“莫迪是印度歷史上最糟糕的總理,他專橫跋扈、獨斷專行?!?/p>

英國《金融時報》刊登署名維克托·馬萊的文章,分析與評論了莫迪,稱他與其他印度領導人相比是與眾不同的。他心胸廣闊、生性好勝,來自相對低賤的靠生產植物油為生的吠舍種姓,這使他也有別于印度人民黨歷史上唯一一位曾經入住新德里馬場道7號總理官邸的領導人阿塔爾·貝哈里·瓦杰帕伊(Atal Behari Vajpayee)——后者是位風度翩翩的婆羅門(Brahmin)子弟。

個人生活

編輯

家庭關系

1968年,在家中安排的包辦婚姻之下,18歲的莫迪與17歲的賈蘇達本結婚。

賈蘇達本是一個偏僻小山村的老師,當二人在婚禮后第一次見面時,莫迪告訴他的妻子,他是印度倡導禁欲的民間社會成員。結婚三年后,莫迪離家出走,開啟政治生涯。他和妻子在之后的40多年間再未相見,莫迪也從未公開提及這段婚姻。在競選前的一次采訪中,他聲稱他們之間的安排婚姻是虛構的,二人是友好的分手。

人物事件

編輯

關閉新浪微博

莫迪于2015年加入微博,賬號認證是“印度共和國總理”,該賬號在比關閉前擁有24.4萬粉絲。2020年,新浪微博社區宣布收到印度駐中國大使館的申請關閉莫迪微博賬號。

推特官方賬號被盜

2020年9月,莫迪個人網站的官方推特賬戶被黑客組織入侵,發布了大量文章呼吁人們使用加密貨幣向救助基金會“捐款”。隨后,莫迪的賬戶確認被盜,并表示已采取措施保護被盜賬戶。

恐嚇郵件

2022年4月,國家調查局(NIA)孟買分部收到恐嚇郵件,郵件中威脅要殺害印度總理莫迪和數百萬人。此后經過調查,恐嚇信中提到的名字“希維爾”是一名普通民眾,他聲稱這封恐嚇信是一名與他有著私人恩怨的“約翰尼”所郵出。經過筆跡鑒定,恐嚇信是希維爾所寫,目的是陷害約翰尼。

潛水祈福

相傳古印度城市德瓦卡當年沉入海底,一座印度教寺廟也一起沉了下去。2024年2月25日,印度總理莫迪搭船出海,到達寺廟沉海所在地,身穿潛水裝備潛到海底為印度祈福,并獻上一根孔雀羽毛。事后,莫迪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沉浸于水中的德瓦卡祈禱,是一次非常神圣的體驗,感覺自己與一個古老的時代產生了聯系。

相關作品

編輯

影視作品

2019年,關于莫迪的傳記電影《納倫德拉·莫迪總理》定檔4月5日上映,這部傳記電影回顧了莫迪的生活軌跡,從在鐵路附近賣茶童到喜馬拉雅山“閉關”,從加入國家志愿組織成為“地下工作者”,到帶領印度人民黨在2014年大選中獲勝。電影原定于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首映。但在當年4月10日,該影片被印度選舉委員會叫停。

2019年,莫迪參加英國大型冒險類真人秀節目《荒野求生》,與其主持人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一同冒險,該期節目于8月12日播出。

人物傳記

作品名(非完整收錄)

出版時間

作者

參考資料

莫迪傳:解碼“印度雄獅”莫迪的雙面人生NARENDRA MODI A POLITICAL BIOGRAPHY

2018年

安迪·馬里諾

莫迪傳:從街頭小販到大國總理之路

The Namo story : a political life[

2015年

金舒克·納格

所獲榮譽

編輯

獎項(非完整收錄)

年份

頒獎國家或組織

“地球衛士”政策領袖類別獎

2018

聯合國

第14屆首爾和平獎

2018

首爾和平獎文化財團

圣安德烈勛章

2019

俄羅斯

功績勛章

2020

美國

參考文獻:

人物事件

編輯

2023年11月,“印度總理莫迪跳傳統舞蹈”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莫迪”和其他舞者圍成一個小圈歡快地旋轉著,莫迪在印度人民黨總部出席排節特別活動時親自辟謠,稱網上流傳的跳舞視頻是AI合成的,并就此發出警告。

參考資料

編輯

展開[1]403 Forbidden.新華網. [2023-07-14].

[2]印度政要︱莫迪:不平凡的“印度教之子”.澎湃新聞. [2023-07-14].

[3]???????????? ?? ?????.National Portal of India. [2023-07-14].

[4]PMINDIA.National Portal of India. [2023-07-14].

[5] ???????? ???? ????? ??? ???.Narendra Modi. [2023-07-14].

[6]莫迪與印度人民黨贏得2019大選基本無懸念.第一財經. [2023-07-14].

[7]莫迪出任印度第15任總理 誓建“包容性”印度.新華網. [2023-07-14].

[8] Andy Marino. Narendra Modi: A Political Biograph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dia. 2014. p59. [2023-07-14].

[9]新聞人物:印度新總理莫迪.新華網. [2023-07-14].

[10]莫迪(Narendra Modi)贏得古吉拉特邦選舉勝利,第三次擔任邦首席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3-07-14].

[11]印度總理莫迪:自信的獨身者 自負的統治者.今日頭條. [2023-07-14].

[12]印度總統任命莫迪為新總理.新華網. [2023-07-14].

[13]莫迪執政以來印度的政治經濟改革. 國際觀察, 2016: 113-126.

[14]印度GDP超英國、人口超中國,離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還差4年?.今日頭條. [2023-07-14].

[15]印媒:莫迪政府對華示好 給予18家中企安全許可.今日頭條. [2023-07-14].

[16]“向西或向東”?俄烏危機催化下印度外交平衡更顯困頓.今日頭條. [2023-07-14].

[17]印度“西聯”戰略:緣起、進展與前景. 國際問題研究, 2019: 63-80..

[18]莫迪:印度“非典型”政客.新浪財經. [2023-07-14].

[19]英媒評印度新總理莫迪:以暴脾氣聞名 工作勤勉.中國新聞網. [2023-07-14].

[20]安迪·馬里諾,莫迪傳 新世界出版社, . . 2018: P5-P15.

[21]金舒克·納格, 陳義華, 霍舒緩. 莫迪傳 : 從街頭小販到大國總理之路著 : The Namo story : a political life[M]. 花城出版社, .. 2015: P41~P50.

[22]The Emperor Uncrowned.The Caravan. [2023-07-21].

[23]江亦麗.印度人民黨的崛起[J].當代亞太,. 1996(04): 49-54.

[24]宋麗萍.印度人民黨研究述略[J].世界歷史,. 2004(02): 104-110.

[25]莫迪.大眾網大眾數字報. [2023-07-21].

[26]納格, 陳義華, 霍舒緩. 莫迪傳 : 從街頭小販到大國總理之路著 : The Namo story : a political life[M]. 花城出版社,. 2015: .P55~P70.

[27]Personal Life Story.pmindia. [2023-07-21].

[28]納格, 陳義華, 霍舒緩. 莫迪傳 : 從街頭小販到大國總理之路著 : The Namo story : a political life[M]. 花城出版社. 2015: P78~P100.

[29]強硬莫迪是怎樣煉成的.半月談. [2023-12-21].

[30]BBC紀錄片就2002年騷亂指責莫迪,印外交部發言人:殖民心態還在.今日頭條. [2023-07-21].

[31]納格, 陳義華, 霍舒緩. 莫迪傳 : 從街頭小販到大國總理之路著 : The Namo story : a political life[M]. 花城出版社. 2015: P101~P120.

[32]印古吉拉特邦持續騷亂. 人民日報, 2002-03-04

[33]印度大選熱門人物莫迪:出生商販家庭 火車站賣過茶.今日頭條. [2023-07-21].

[34]“在印度制造”的面子和里子.新華網. [2023-07-21].

[35]唐鵬琪. 印度古吉拉特邦發展模式的啟示. 南亞研究季刊, 2014(03).

[36]顯赫政績為莫迪贏得2019大選奠定基礎.今日頭條. [2023-07-21].

[37]從莫迪被提名看印度人民黨的權力格局.北京市紀委監委. [2023-07-21].

[38]印度大停電凸顯電力短缺.國家能源局. [2023-07-21].

[39]印度候任總理莫迪談獲勝哽咽 拭淚感謝國家(圖).中國新聞網. [2023-07-21].

[40]莫迪連任成定局 未來執政有挑戰.人民網. [2023-07-21].

[41]印度為何再出“廢鈔令”.光明網. [2023-07-21].

[42]中方已67次就印軍越界表態:從高度克制到空前嚴厲 .澎湃新聞. [2023-07-21].

[43]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人民網. [2023-07-21].

[44]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警惕中印邊界問題的三個改變.澎湃新聞. [2023-07-21].

[45]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達成廣泛共識(全文).中國政府網. [2023-07-21].

[46]連任才兩月,莫迪就捅了克什米爾這“馬蜂窩”.今日頭條. [2023-07-21].

[47]外交部談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事件來龍去脈.學習強國. [2023-07-21].

[48]殷永林. 莫迪政府執政以來的印度經濟[J]. 南亞研究季刊, 2018, (02): 35-43+5.

[49]錢峰:“莫迪經濟學”這五年,改變印度多少.今日頭條. [2023-07-21].

[50]毛克疾:莫迪改革劍指印度國家經濟能力.環球評論. [2023-07-21].

[51]看圖:印度政府2023財年私有化收入目標6500億盧比,目前僅完成約一半.今日頭條. [2023-07-21].

[52]從印度經濟增長瓶頸看莫迪改革的方向、挑戰及應對.澎湃新聞. [2023-07-21].

[53]印度推大規模國企私有化計劃引關注.中國經濟網. [2023-07-21].

[54]印度要出售國企,籌資萬億.環球網. [2023-07-21].

[55]莫迪政府撤回農業改革法案,印度農民贏了嗎.南方+. [2023-07-21].

[56]印度取消追溯征收資本利得稅.中國稅務報. [2023-07-21].

[57]印度再次放寬對外商直接投資限制.今日頭條. [2023-07-21].

[58]印度計劃2030年商品和服務出口達到萬億美元水平.今日頭條. [2023-07-21].

[59]印度國家概況.外交部網站. [2023-07-21].

[60]李僑. 2022年印度深度軍事改革探析[J]. 坦克裝甲車輛, 2022, (16): 36-45.

[61]袁群, 黑然. 印度軍事改革:動因、現狀及困境[J]. 學術探索, 2022, (07): 50-58.

[62]為加強三軍合作,莫迪宣布設立新職位:國防參謀長.環球網. [2023-07-21].

[63]莫迪再推印軍戰區化改革,授權跨軍種指揮,強調國防“自力更生”.今日頭條. [2023-07-21].

[64]觀察|莫迪的“印度制造”雄心:改革國防工業,不問姓公姓私.今日頭條. [2023-07-21].

[65]印度軍購合同涉嫌腐敗 總理莫迪被要求引咎辭職.今日頭條. [2023-07-21].

[66]“印度制造”雄心:莫迪試乘“國產”自行火炮.今日頭條. [2023-07-21].

[67]莫迪將印度最強國產坦克交給印軍 還要把它部署到北部邊境.今日頭條. [2023-07-21].

[68]印度花費5.22億美元采購本國導彈.今日頭條. [2023-07-21].

[69]印度批準5.23億美元軍購案,采購國產反坦克和防空武器.今日頭條. [2023-07-21].

[70]外媒:印度稱其國防產值首超120億美元.今日頭條. [2023-07-21].

[71]印度航空工業的坎坷之路:夢想與糾結相伴,希望與危機共生.今日頭條. [2023-07-21].

[72]印度軍機取得重大突破!印度斯坦航空集團生產的北極星ALH MK2直升機,去年11月交付軍隊,在多次墜機死人后,最近成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成功停在了海面上,沒有下沉。而之前的老款式,已經摔了50多架,賣給厄瓜多爾的7架中摔了4架。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印度軍機未來不可限量啊[看]#印度#.今日頭條. [2023-07-21].

[73]講座紀要|莫迪政府的民族政策與展望:簡介印度社會體制.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2023-07-21].

[74]莫迪啟動“印度站起來”計劃 鼓勵婦女創業.環球網. [2023-07-21].

[75]Stand Up India.Stand Up India. [2023-07-21].

[76]莫迪“清潔印度2.0”斥資萬億欲改善環境,印媒:拾荒者們可能失去生活來源.中國青年網. [2023-07-21].

[77]莫迪宣布5年里修建了一億多間廁所,印度的“廁所革命”成功了嗎?.上觀新聞. [2023-07-21].

[78]垃圾山都快比泰姬陵高,莫迪斥資萬億盧比清潔印度.今日頭條. [2023-07-21].

[79]美媒:印度陸地垃圾填埋場排放甲烷氣體居全球第一.光明網. [2023-07-21].

[80]莫迪政府的“印度夢”.人民論壇網. [2023-07-21].

[81]莫迪推印度教民族主義,能否實現“舊邦新造”的印度夢?.今日頭條. [2023-07-21].

[82]王凱. 莫迪執政以來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日?;坝绊慬J]. 南亞東南亞研究, 2013(01)

[83]莫迪:不得不在內憂外患中“跨年”.中國青年報. [2023-07-21].

[84]說三次離婚可休妻?印度擬修法終止此陋習.今日頭條. [2023-07-21].

[85]印觀察|對華政策能否超越民族主義,事關印度長遠利益.今日頭條. [2023-07-21].

[86]林民旺. 莫迪執政以來印度外交的三次轉變[J]. 世界知識, 2020(21)

[87]印度古吉拉特邦.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23-07-21].

[88]習近平會見印度總理莫迪.中國政府網. [2023-07-21].

[89]加勒萬河谷沖突現場視頻公開 我軍官兵與外軍殊死搏斗.今日頭條. [2023-07-21].

[90]胡仕勝:印度“對華產業替代”是搞不成的.環球網. [2023-07-21].

[91]印度對中國光背板企業反傾銷調查結束,最高被加稅40%,對中國企業影響不大.今日頭條. [2023-07-21].

[92]印度總理莫迪到中印邊界東段地區出席活動,外交部:已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環球網-今日頭條. [2024-03-11].

[93]張根海. 莫迪執政后印美關系分析[J]. 南亞研究季刊, 2018, (03): 1-6+117.

[94]莫迪訪美如同“高調路演”,美印關系能否破冰仍是未知數.澎湃新聞. [2023-07-21].

[95]英媒稱印美深化防務合作 聯合聲明暗指中國.新浪軍事. [2023-07-21].

[96]解局|美印簽署后勤協定:一場貌合神離的合作.新華網. [2023-07-21].

[97]拉攏印度對抗中國?拜登6月將在白宮接待莫迪.今日頭條. [2023-07-21].

[98]美國白宮:莫迪將于6月對美進行國事訪問.今日頭條. [2023-07-21].

[99]徐金金, 晏擁. 印度戰略視野下的印俄關系:新發展、限度與走向[J]. 江南社會學院學報, 2022, 24(01): 68-73+80.

[100]印度總理莫迪今起訪俄,印媒:修復雙邊關系為主要任務.今日頭條. [2023-07-21].

[101]《環球時報》答讀者問:“瓦森納協定”是什么?.環球時報. [2023-07-21].

[102]俄烏沖突后,印度如何影響國際能源市場?.界面新聞. [2023-07-21].

[103]俄羅斯副總理:伊朗與歐亞經濟聯盟年底前或簽自貿協定.央廣網新聞. [2023-07-21].

[104]仇朝兵.澳日印美“印太戰略”的形成——從戰略概念到戰略實踐的演進. 南洋問題研究, 2023(01).

[105]張光新, 徐萬勝. 日本強化與印度軍事合作問題探析[J]. 日本學刊, 2018, (01): 91-109.

[106]日本與印度舉行首次空中聯演,軍事合作能深化到何種程度?.今日頭條. [2023-07-21].

[107]重啟“2+2”會談 印日加強軍事合作有何玄機?.今日頭條. [2023-07-21].

[108]莫迪決定“鄰國優先”,印媒:有機會重置中印關系.觀察者網. [2023-07-21].

[109]印度與巴基斯坦:長達75年的獨立、沖突與宗教暴力.ALJAZEERA. [2023-07-21].

[110]中印雙方需要站在更高的戰略高度進行友好合作.人民網. [2023-07-21].

[111]送走不丹首相僅三天,莫迪就回訪!專家:可能對中不邊界談判產生影響.環球網-今日頭條. [2024-03-21].

[112]杜志遠, 趙長峰. 莫迪政府“西聯政策”驅動性與阻礙性因素探析[J]. 江南社會學院學報, 2018, 20(04): 73-80.

[113]楊晴, 路玉兵. 簡析莫迪政府“東向行動政策”的推進及影響因素[J]. 西部學刊, 2021, (13): 56-58.

[114]胡志勇. 印度“東向”戰略演變及其對南海局勢的影響[J]. 云夢學刊, 2021, 42(02): 20-29.

[115]許娟. 宗教政治化: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再次興起及其對印度外交的影響[J]. 南亞研究, 2020: 1-31.

[116]印度總理首訪美國 因暴亂事件遭美法院傳喚.新浪網. [2023-07-21].

[117]進軍新德里,印度農民抗議愈演愈烈.縱相新聞-今日頭條. [2024-02-15].

[118]農民抗議浪潮蔓延至印度!上萬人向新德里進軍.看看新聞-今日頭條. [2024-02-15].

[119]即將迎來大選,農民“挺進新德里”考驗莫迪政府.環球網-騰訊網. [2024-02-19].

[120]印度農民開2000輛拖拉機向首都移動.抖音短視頻. [2024-02-21].

[121]執政5年,印度人對莫迪評價 “毀譽參半”:有人說他銳意改革 有人說他專橫跋扈.環球網. [2023-07-21].

[122]Abandoned as a child bride, wife of Narendra Modi hopes he calls.Abandoned as a child bride, wife of Narendra Modi hopes he calls. [2023-07-21].

[123]印度總理莫迪“衣錦還鄉”卻不愿見發妻 為什么?.新浪網. [2023-07-21].

[124]新浪微博:已關閉此前認證的印度總理莫迪賬號.央視網. [2023-07-21].

[125]莫迪推特賬號被盜竊,到底誰是入侵者?.國際在線. [2023-07-21].

[126]外媒:印度國家調查局收到“要殺害莫迪和數百萬人”恐嚇郵件,正展開調查.環球網. [2023-07-21].

[127]印度總理49頁出行安保計劃被泄露,行前收到襲擊威脅信,疑似警局出了“內鬼”.今日頭條. [2023-07-21].

[128]拼了!73歲莫迪潛入深海,祈禱國泰民安.鳳凰網. [2024-02-26].

[129]印度大選前,莫迪傳記電影上映引爭議.海外網. [2023-07-21].

[130]莫迪“ 衣錦還鄉” ,卻為何49年不愿見發妻?.華聲在線. [2023-07-21].

[131]莫迪參加《荒野求生》,對貝爾直言:我的教養不允許我殺戮生命.今日頭條. [2023-07-21].

[132]杰出環境變革者被授予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中國聯合國協會. [2023-07-21].

[133]印度總理莫迪獲得第14屆首爾和平獎.海外網. [2023-07-21].

[134]莫迪感謝普京向其授予圣安德烈勛章.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7-21].

[135]即將下臺前,特朗普政府授予安倍晉三、莫迪和莫里森“功績勛章”.觀察者網. [2023-07-21].

[136]“跳舞”視頻瘋傳,莫迪警告“深度偽造”危機.今日頭條-環球時報. [2023-11-20].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csydxx.cn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csydxx.cn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sydxx.cn/427835/

(87)
詞條目錄
  1. 個人經歷
  2. 少年生活
  3. 人生轉機
  4. 政治生涯
  5. 加入印度人民黨
  6. 黨內要職
  7. 執掌古吉拉特邦
  8. 出任總理
  9. 為政舉措
  10. 政治舉措
  11. 改革行政體系,反腐提效
  12. 經濟舉措
  13. 推進改革,釋放市場活力
  14. 擴大開放,優化投資和出口
  15. 完善制度,改善營商環境
  16. 軍事舉措
  17. 軍事改革
  18. 軍備自研
  19. 社會保障方面
  20. 保障弱勢群體
  21. “印度站起來”
  22. 環境治理
  23. 民族與宗教政策?
  24. 外交關系
  25. 對華關系
  26. 對美關系
  27. 對俄關系
  28. 對日關系
  29. 對南亞關系
  30. 對中東關系
  31. 對非洲關系
  32. 對東南亞關系
  33. 政治立場
  34. 印度教民族主義
  35. 爭議事件
  36. 古吉拉特邦暴亂事件
  37. 農業法改革引發抗議活動
  38. 人物評價
  39. 個人生活
  40. 家庭關系
  41. 人物事件
  42. 關閉新浪微博
  43. 推特官方賬號被盜
  44. 恐嚇郵件
  45. 潛水祈福
  46. 相關作品
  47. 影視作品
  48. 人物傳記
  49. 所獲榮譽
  50. 人物事件
  51. 參考資料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午夜影院在线看,污污网站在线,尤物视频在线看,蓝光电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