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英語: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東師大”,華東師范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中國“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
學校歷史
編輯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在大夏大學、光華大學文理科的基礎上再并入其他院校的部分科系而成的,主要有復旦大學的教育系、同濟大學的動物系和<a href="http://www.csydxx.cn/228382/" target="_blank">植物系、滬江大學的音樂系,以及東亞體育專科學校。華東師范大學是在大夏大學、光華大學,圣約翰大學等的基礎上創建的,是為新中國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在70年的創校歷程和140年的辦學歷史中,發展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前身
大夏大學創立于1924年6月,校名有“光大華夏”之意。1923年的廈門大學爆發學生運動,學校解聘了支持學生的歐元懷,王毓祥等著名教授,這讓329名學生決定離開學校,這也引起了部分老師的不滿,他們也離開了學校。離開大夏大學的老師與同盟會元老王伯群北赴上?;I設新校,仍命名為大夏大學,由王伯群提供資金支持,學校建立后,由王伯群出任大夏大學的董事,校長為馬君武。大夏大學建校初期、設文、理、教、商、預五科。
圣約翰大學前身圣約翰書院成立于1879年。1891年設立大學部,1906年更名為圣約翰大學,是在中國創設最早、歷史最悠久的教會大學之一,是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1952年9月,圣約翰大學的理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教育系整建制,以及國文、政治等系部分教師,圖書館11萬余冊藏書、眾多生物標本和科學儀器并入,成為華東師范大學創建發展的基礎之一。
光華大學創立于1925年6月,是從美國教會學校圣約翰大學脫離出來而創建的。光華大學創辦后,學校初設文、理、工、商四科14個系。校長張壽鏞延聘胡適、徐志摩、錢基博、呂思勉、廖世承、潘光旦、張東蓀、王造時、張歆海、蔣維喬、薛迪靖、謝霖、吳梅、梁實秋、韓湘眉、羅隆基、彭文應、章乃器、楊寬、黃炎培、蕭公權等學者擔任教授。
華東師范大學時期
1951年7月17日,華東師范大學在大夏大學和光華大學文理科基礎上開始籌備,同時同濟大學動物系與植物系、滬江大學音樂系、復旦大學教育系、東亞大體育??茖W校也并入了華東師范大學。10月16日,正式成立華東師范大學。11月30日,時任中央教育部任命華東教育部部長孟憲承兼任校長,孫陶林、廖世承為副校長。學校面積也從剛開始從大夏大學接收的近300畝,通過多種方式擴展到800畝,在此基礎上,學校開始了興建校舍的工程。學校成立后,將體育系和體育專修科調出成立華東體育學院,在系科專業建設上進行了系列的調整。
建校初期
1952年,滬江大學、大同大學、圣約翰大學理學院和教育系和震旦大學的教育系和浙江大學地理系并入華東師范大學。同年體育系和體育專修科脫離華東師范大學成立華東體育學院。調整后的華東師范大學的學科設置為教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文、外文、歷史、音樂系,新設政治教育專修科。1953年8月浙江師范學院的外國語文系英語組,安徽師范學院的物理、歷史、數學、英語系,福建大學物理系,江蘇師范學院藝術科音樂組,華中師范學院英語系部分學生并入華東師范大學。1956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學校音樂系停辦,全系學生轉入新建的北京藝術師范學院學習。1958年,學校增設心理學、中國史、世界史、英語、計算數學、無線電電子學、固體物理、高分子化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動力地貌、地質普查與勘探及海洋方面的新專業。1959年,學校被中共中央指定為全國16所重點院校之一。
1960年6月,學校各專業學制均改為五年。1964年11月成立半工半讀師范學院,校黨委書記常溪萍兼任院長。1966年至1969年四年,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恢復招生。
上海師范大學
1972年初,上海師范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半工半讀師范學院等四校并入,且更名為上海師范大學。共設教育、政教、中文、歷史、外文、革命文藝、軍體、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12個系。學校校部及理科設在原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園,文科(包括體育系)設在原上海師范學院桂林路校園。學校主要開設三年制普通班(工農兵學員)、外語培訓班,以及函授和短訓班等。
改革開放后
1977年隨著中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制度的恢復,華東師范大學恢復本科生的招生工作,1978年學?;謴驼惺?a href="http://www.csydxx.cn/18670/"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研究生的工作,同年恢復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地位。1980年7月,教育部批準,上海師范大學恢復華東師范大學原名。1980年8月8日,學校成為聯合國援助的20所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12月,成為中國首批博士和碩士授予單位。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成立研究生院(試辦,1996年正式成立)。
1991年學校設有博士學位授予點28個,擁有博士生導師55人,同時,碩士學位授予點也達到了87個。1993年學校建立全國第一個“成人教育”碩士點;1995年,學校進入“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學校實現部市共建共管、以上海為主的新體制。1997年9月,上海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并入華東師范大學,成立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1998年9月,上海教育學院、上海第二教育學院并入之后,組建繼續教育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開始構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教師教育新體系。1996年4月,學校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1999年6月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喬登江到物理系工作;1997年5月20日,國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決定共建華東師范大學。
2002年,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戰略部署,學校啟動閔行校區規劃建設。2006年學校主體搬遷到閔行校區。2006年9月,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8年,該校成為首批獲得開設MBA教育的師范院校。同年,中國第一個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在學校成立。2014年,國家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15年,學校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作共建的“亞歐商學院”正式成立。2016年,學校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華東師大成立海洋科學學院。2017年,華東師范大學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9年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8月,被教育部評為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2020年1月,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同年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2021年4月,發起組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2022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3年5月7日,新的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成立。
2024年1月19日,“華東師范大學—大零號灣生物醫藥產學研聯盟”成立。
辦學條件
編輯院系設置
學校目前設有4個學部、33個學院(系)、14個研究院,另設有4個書院。本科專業總數85個,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藝術學、醫學等11大學科門類。
華東師范大學學院與本科專業
院系部 |
專業 |
備注 |
中國語言文學系 |
漢語言文學 |
/ |
歷史系 |
歷史學 |
/ |
政治學系 |
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關系學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 |
法學院 |
法學 |
/ |
社會發展學院 |
社會學類 |
含社會學、社會工作兩個專業 |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 |
外語學院 |
/ |
|
教育學部 |
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教育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藝術教育 |
/ |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
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
/ |
體育與健康學院 |
體育學大類 |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金融學類 |
含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三個專業 |
統計學類 |
含統計學、金融工程、保險學三個專業 |
|
工商管理類 |
||
公共管理類 |
含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兩個專業 |
|
工商管理(中法創新實驗班) |
/ |
|
傳播學院 |
/ |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繪畫、雕塑、 |
/ |
設計學院 |
設計學類 |
|
音樂學系 |
音樂表演、音樂學(音樂教育) |
/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 |
/ |
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 |
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 |
/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化學 |
/ |
地理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地理科學(師范)、地理信息科學 |
/ |
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
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 |
生態學(類) |
含生態學、環境生態工程兩個專業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含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兩個專業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類 |
含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兩個專業 |
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 |
|
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
注:以上資料均來自于華東師范大學網-專業師大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9月,學校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4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6個。擁有3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2個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6個上海市高峰學科(I類2個,II類2個,IV類2個),1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和17個上海市一流學科(A類4個,B類13個)。)。
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顯示,學校A類學科12個,數量并列全國高校第19位;學科優秀率30%,并列全國高校第16位;A檔及以上學科7個,并列全國高校第12位。
根據2019年3月公布的ESI數據顯示,在ESI統計的22個學科中,華東師范大學的等1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ESI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37位(1%學科數并列第18位)。
學科建設情況表
類別 |
名稱 |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
教育學、地理學 |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
基礎心理學、中國古代文學、基礎數學、光學、生態學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中國哲學、世界史、動物學、運動人體科學、系統分析與集成 |
ESI前1%的學科 |
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地球科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工程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計算機科學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公共管理、美術學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藥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教育、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保險、法律、社會工作、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電子信息、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藝術 |
注:以上數據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
師資規模
截至2022年9月,學?,F有教職工4418人,其中專任教師2412人。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教師2101人,其中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院士)19人,國家及上海市其他各類人才計劃入選者457人。
稱號 |
姓名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何鳴元,何積豐、褚君浩、張經、童慶禧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錢旭紅 |
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劉科 |
發展中國家院士 |
徐紅星 |
國家杰青 |
程亞、田陽、段純剛、吳健、楊海波、武海斌、程義云 |
寶鋼優秀教師 |
呂新雨、孔翔、江文、吳勇毅 |
注:資料來源
教學情況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58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1門。2021年9月7日,經過被教育部認定,華東師范大學成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2020年9月17日,華東師范大學傳承項目篆刻被教育部認定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
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英語、法語、日語、翻譯、俄語、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編輯出版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教育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心理學、應用心理學、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法學、統計學、金融學、行政管理、經濟學、信息管理系統、工商管理、保險學、旅游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環境科學、生態學、環境生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音樂學、美術學、公共藝術、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
華東師范大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
|
類型 |
課程名稱 |
線上一流課程 |
體育與健康 |
數學分析(上) |
|
波動光學 |
|
計量地理學 |
|
人體科學 |
|
民族聲樂進階密碼——石春軒子教學示范課堂 |
|
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設計 |
|
冷戰史專題 |
|
數學分析(中) |
|
跨文化溝通心理學 |
|
環境問題觀察 |
|
教你成為歌唱達人 |
|
中國智慧 |
|
計算機系統局限性 |
|
插圖設計 |
|
班級管理 |
|
經濟地理學 |
|
鍛煉心理學 |
|
信息化教學設計 |
|
社會工作概論 |
|
人文地理學 |
|
自然地理野外實習 |
|
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 |
|
西方社會學理論 |
|
軟件工程數學 |
|
世界經濟地理 |
|
食品安全與科學理性 |
|
影視表演 |
|
美學 |
|
學校體育學 |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光學 |
水生生物學 |
|
語言學概論 |
|
分析化學與分析技術實驗(II) |
|
學術英語聽說 |
|
鋼琴即興伴奏 |
|
計量地理學 |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環境問題觀察 |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純音測聽虛擬仿真實驗 |
青少年運動機能評定虛擬仿真實驗 |
|
注: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9月,多所世界著名大學先后與華東師范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簽訂了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聯合創辦了商學院和各種研究院。如美國紐約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俄羅斯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學校還設有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作為中方合作院校建設5所孔子學院和2所獨立孔子課堂。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與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
學術科研
編輯科研平臺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理工科建有3個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學校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民政部研究中心,1個國家新聞出版署重點實驗室,2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創新中心,1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個上海市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2個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文科擁有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培育),1個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6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2個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1個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1家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智庫(培育),7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6個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工作室,4個上海高校智庫,10個上海高?!傲⒌?a href="http://www.csydxx.cn/227848/"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樹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地。
類別 |
平臺名稱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可信嵌入式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浙江天童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可信軟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 |
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極化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統計與數據科學前沿理論及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納光電集成與先進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軟硬件協同設計技術與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可信軟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教育部軟科學研究基地 |
華東師范大學創新戰略研究中心 |
民政部重點研究基地 |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行政區劃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
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
|
俄羅斯研究中心 |
|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
|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 |
|
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 |
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
俄羅斯研究中心 |
|
美國研究中心 |
|
白俄羅斯研究中心 |
|
周邊國家研究院 |
|
中東歐研究中心 |
|
中亞研究中心 |
|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腦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綠色化學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城市化生態過程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磁共振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高可信計算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核心數學與實踐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多維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重點實驗室(籌) |
|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分子治療與新藥創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有機固廢生物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
|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
可信物聯網協同創新中心 |
上海高校智庫周邊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上海城市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全球創新與發展研究院 |
|
電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
|
上海高?!傲⒌聵淙恕比宋纳鐣茖W重點研究基地 |
上海市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上海市體育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課程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心理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生命科學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信息科技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市通用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
|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上海高校統計應用與理論研究重點實驗室 |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上海市軟件學研究基地 |
上海市美國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和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曾剛工作室(方向: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張永岳工作室(方向:房地產與城市管理政策研究) |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余南平工作室(方向:國際戰略與上海發展) |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吳瑞君工作室(方向:上海人口結構和發展趨勢方向) |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馮學鋼工作室(方向:都市旅游與服務管理) |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汪榮明、殷德生工作室(方向:大數據統計與金融風險管理) |
|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杜德斌工作室(方向:城市與區域創新) |
|
上海市"文化觀念與核心價值”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
|
上海市"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
|
上海市"青少年體育教育研究”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
注:以上數據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研究機構
科研資源
圖書館
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由閔行校區圖書館和中山北路校區圖書館組成,兩校區圖書館的總面積約為5.6萬平方米,館藏文獻的學科范圍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截至2021年底,圖書館擁有實體館藏文獻總量493.86萬余冊,其中圖書407.86萬余冊,期刊合訂本41.28萬余冊,古籍文獻33.48萬余冊,學位論文5.79萬余冊,非書資料5.1萬余冊;各類電子文獻數據庫164個(466個子庫),其中電子期刊8.02萬余種,電子圖書220.16萬余種,學位論文789.0萬余篇。
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
學術期刊
華東師范大學期刊數量豐富,由該校主辦或協辦的中文期刊有23種,英文期刊有7種,學術集刊有14種。
中文期刊
《文藝理論研究》:全國一級學會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的會刊,內容涉及文論研究及其比較研究。選入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錄。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內容涉及教育科學專業。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錄。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內容涉及數學、統計學、物理學、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與應用技術、地理學、環境科學、化學和生物學等自然科學。被CSCD、北大核心收錄。
《全球教育展望》:內容涉及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論。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錄。
《心理科學》:內容涉及心理學各個分支的進展和成果。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錄。
《教師教育研究》:內容涉及教育教育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錄。
《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內容涉及到外語和第二語言教育。被CSSCI、AMI擴展、北大核心收錄。
《俄羅斯研究》:內容涉及國際局勢和俄羅斯問題。被CSSCI、AMI擴展、北大核心收錄。
《現代中文學刊》:內容涉及中國近代以來的文學和文化研究。被CSSCI、AMI擴展、北大核心收錄。
《歷史教學問題》:內容涉及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教學。被CSSCI擴展、AMI擴展、北大核心收錄。
《基礎教育》:內容涉及基礎教育的動態和成果。被CSSCI擴展、AMI擴展、北大核心收錄。
《世界地理研究》:內容涉及全球性地理現象和世界區域地理研究。被CSSCI擴展、AMI擴展、北大核心收錄。
《地理教學》:內容涉及地理教育教學。被北大核心收錄。
《數學教學》:內容涉及中等學校數學教學問題。被北大核心收錄。
《化學教學》:內容涉及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化學理論和實踐問題。被北大核心收錄。
《生物學教學》:內容涉及到生物學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被北大核心收錄。
《地理教學》:內容涉及物理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被北大核心收錄。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內容涉及到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被北大核心收錄。
《應用概率統計》:內容涉及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被北大核心收錄。
《思想政治課研究》:內容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和成果。
《中文自修》:內容涉及語文素養、寫作提升。
《大眾心理學》:心理學的科普雜志。
英文期刊
Asian Journal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內容涉及到數學教育。
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內容涉及到中國文字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由華東師范大學和中國應用統計學協會主辦。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內容涉及地球科學的理論和實驗問題。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該刊為國際性同行評議類期刊。
Anthropocene Coasts:內容涉及到多學科,旨在理解與預測人類活動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Technology and Learning:內容涉及到智能教學科技的涉及、應用和評估。
中文集刊
《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以中國教育變革實踐為主要研究對象。被CSSCI收錄。
《知識分子論叢》:主要欄目有主題筆談、國際前沿、國外思想研究、中國思想研究、文化研究和知識分子研究等。被CSSCI收錄。
《中國城市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辦。被CSSCI收錄。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欄目有先秦詩學、六朝文論、唐宋詩文論、明清小說戲曲理論、文論學術史、域外中國文論等。被CSSCI收錄。
《思想與文化》:由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辦。被CSSCI收錄。
《冷戰國際史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辦。被CSSCI收錄。
《中國文字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辦。被CSSCI收錄。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以中國教育政策熱點及難點為主要內容。被CSSCI收錄。
《諸子學刊》:由華東師范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主要內容為諸子學研究。
《問學——思勉青年學術集刊》:主要面向45歲以下青年學者,內容涉及文、史、哲。
《中國美術研究》:內容涉及到中國美術學科的理論研究成果等。
《企業合規論叢》:內容涉及到合規管理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操作。
《師大法學》:由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主辦。
《中國美學研究》:由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辦。內容涉及到美學史、美學理論等。
注:以上資料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學術期刊
科研成果
在2012年至2022年期間,華東師范大學累計牽頭主持的973、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5項,課題80項。承擔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含課題)4項、上海市科委重大研究項目7項。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共計53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項、高??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上海是科學技術一等獎及以上獎勵12項(含1項特等獎)。
科研成果表:
國家自然科學獎 |
設計嚴格安全軟件的完備演算系統(二等獎) |
光場時-頻域精密控制與超靈敏激光光譜研究(二等獎) |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新一代分布式數據庫系統 |
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 |
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 |
橋機工作計劃關鍵優化算法以及自動配載和自動發箱軟件 |
學校排行
編輯截止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為28,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300。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541-550名,亞洲大學排名名列第81位。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華東師范大學排名第511名。
校園文化
編輯學校?;?/h3>
華東師范大學的?;盏幕A元素是“華”、“東”兩個漢字以及校樹“水杉”?!叭A”、“東”即“華東師范大學”學校的前身,而大夏大學、光華大學校名中均有華夏之意,所以“華”也指這兩所大學;“東”意思含有中國的東部、世界的東方的意思,也寓意東方文化。
華東師范大學?;?/p>
校樹“水杉”則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形態積極、向上、健康、挺拔,厚重而有內涵是華東師范大學想要體現出來的精神內涵,同時也符合大學屬性。整個?;者\用深紅色為主色調,紅色是代表中國的色彩,也象征活力、理性、包容、大氣。
學校標志組合
學校校訓
華東師范大學的校訓為“求實創造,為人師表”。
華東師范大學校訓
“求實”是一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探求真理。拓展理想的精神與態度;“創造”有意識的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的行為,指將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以達到某種目的行為,是要具有創新、進取的熱情與能力。
“為人師表”?!皫煴怼保喊駱?,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是追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事業境界。
華東師范大學校訓
學校校歌
華東師范校歌名為《華東師范大學校歌》,由王曉玉作詞,奚其明作曲。
《華東師范大學校歌》歌詞為:
懷著燦爛的希望,我們來到麗娃河旁,帶著青春的豪情,我們漫步華夏路上。
春風拂岸柳,夏雨催鳴蟬,秋水映麗虹,冬霧迎霞光。
春風拂岸柳,夏雨催鳴蟬,秋水映麗虹,冬霧迎霞光。
美麗的校園滋養著我們,百花齊放,百花齊放,百花齊放。
未來的園丁,努力學習,茁壯成長,茁壯成長,茁壯成長。
滋養著我們,百花齊放,努力學習,茁壯成長。
2021年畢業生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學生唱響校歌
校園環境
編輯學校校區
主校區
學校主校區為普陀校區,地址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
華東師范大學校園風光
普陀校區
普陀校區是大夏大學舊址,中山北路3663號現華東師范大學校園內,現存歷史建筑有群賢堂(文史樓)、思群堂(大禮堂)、生物實驗樓和化學實驗樓等。1951年大夏大學與光華大學合并組建華東師范大學時舊址占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6萬平方米。
華東師范大學普陀校區
普陀校區校園風光
閔行校區
閔行校區于2004年建成,位于中國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500號。校區被櫻桃河貫穿,占地面積為1821.42畝。北部有上糧七庫專用線橫穿,鐵路以北為學生公寓,以南分布有辦公、教學、科研、體育等設施。虹梅南路以東有研究生公寓及教師公寓,占地面積為249.99畝。
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
閔行校區校園風光
標志建筑
群賢堂
群賢堂意為群賢匯集之地,也叫“文史樓”,它是華東師大前身大夏大學的舊址,也是校園里最古典的建筑。作為大夏大學最中心建筑,群賢堂占地12715平方尺,建筑面積3643平方米,最初,大夏大學圖書館、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等附設于群賢堂內,后逐漸遷出,群賢堂遂主要供學校校部與文、法、商、教育各學院使用。
群賢堂
群賢堂
思群堂
思群堂是大夏大學(華東師大前身)為紀念學校創始人兼校長王伯群而命名,是學校重要會議以及重大活動的主要場所。思群堂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筑名單,并與東西辦公樓作為大夏大學舊址整體的一部分被列為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建筑現狀為禮堂建筑。矩形平面、磚木結構;雙坡屋頂;立面采用古典建筑構圖,清水紅磚外墻,門廊及立面裝飾線腳等部位粉刷白色涂料;主入口位于建筑東側山墻面,門廊由四根多立克柱支撐,三角山花下方開有拱形窗洞,并有輻射性圖案;南部墻面有水泥及磨石子組合成的幾何裝飾,建筑主體結構及立面保存完整,并延續了華師大清水紅磚外墻、機平瓦屋頂的特點。
思群堂
三館
三館,即物理館、地理館和生物館?!叭^”位于中北校區中軸線的西端,平面呈“H”型,為三層(對稱中心四層)混合結構,兩座翼樓拱衛著主樓,采用歇山頂青平瓦。
三館
三館俯視圖
行政管理
編輯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
梅兵 |
校長 |
錢旭紅 |
黨委副書記 |
錢旭紅、楊昌利、曹友誼、孟鐘捷 |
副校長 |
周傲英 戴立益 雷啟立 顧紅亮 施國躍 程 靜 |
紀委書記 |
曹友誼 |
黨委常委 |
梅兵 錢旭紅 楊昌利 程靜 曹友誼 周傲英 施國躍 雷啟立 顧紅亮 王慶華、孟鐘捷 |
注:以上數據截止到2023年2月11日
歷任領導
歷任校黨委書記
姓名 |
任職時間 |
周抗 |
1952.2-1953.5 |
胡友庭 |
1953.5-1955.12 |
常溪萍 |
1954.6-1965.8 |
姚力 |
1965.10-1966.7 |
魏進 |
1970.12-1975 |
陳準堤 |
1977.6-1978.2 |
施平 |
1978.8-1984.6 |
王璞 |
1984.7-1986.7 |
嚴鳳霞 |
1986.7-1989.9 |
徐豫龍 |
1989.9-1993.10 |
陸炳炎 |
1993.10-2000.10 |
張濟順 |
2000.10-2011.7 |
童世駿 |
2011.7-2019.12 |
梅兵 |
2019.12- |
注:以上資料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
歷任校長
姓名 |
任期 |
孟憲承 |
1952.1-1966 |
劉佛年 |
1978.8-1984.6 |
袁運開 |
1984.7-1992.12 |
張瑞琨 |
1992.12-1997.1 |
王建磐 |
1997.1-2005.12 |
俞立中 |
2005.12-2012.7 |
陳群 |
2012.7-2018.1 |
錢旭紅 |
2018.1- |
注:以上資料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
學校榮譽
編輯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獲得了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優秀學校。
2018年,華東師范大學獲得了“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組織獎。
2019年,華東師范大學入選教育部2019年度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杰出校友
編輯學術界
姓名 |
備注 |
劉靖北 |
馬克思主義學院2000級博士校友、全國黨建研究會理事、上海市黨建研究會智庫特聘專家、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 |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
|
趙毅 |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
注:以上信息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統計截止日期為2022年3月
企業界
姓名 |
備注 |
陳炳良 |
|
彭純 |
2002級世界經濟博士校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周衛平 |
電子科學技術系1985級校友,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
注:以上信息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官網,統計截止日期為2022年3月
參考資料
編輯展開[1]華東師范大學章程.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2]校情簡介.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3]68周年校慶音樂會在思群堂奏響.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4]華東師范大學簡介.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5]學校領導.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6]權威發布!華東師大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7]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批準增設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3-05-05].
[8]華東師范大學學科簡介.華東師范大學發展規劃部. [2023-05-05].
[9]華東師大1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華東師范大學地球科學學部. [2023-05-05].
[10]校史沿革-華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11]華東師大70年:從“華夏”走來,向江河奔去.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12]華東師范大學.《國際中文教師證書》官網. [2023-05-05].
[13]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3-05-05].
[14]法國里昂商學院首頁.法國里昂商學院官網. [2023-05-05].
[15]我校成立海洋科學學院.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16]華東師大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華東師范大學發展規劃部. [2023-05-05].
[17]我校獲評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2023-05-05].
[18]36所高校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中國新聞網. [2023-05-05].
[19]2020年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3-05-05].
[20]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成立.百家號. [2023-05-05].
[21]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布,147所高校入選.微信公眾平臺. [2023-05-05].
[22]華東師大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百家號. [2024-01-17].
[23]重磅!“大零號灣”又一新聯盟成立,有AI賦能→.澎湃新聞. [2024-02-01].
[24]院系設置.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25]專業師大——華東師范大學本科專業介紹.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26]華東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科目錄.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2023-05-05].
[27]華東師范大學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專業目錄(2022年更新).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公開網. [2023-05-05].
[28]國家重點科學名單.信宜市人民政府. [2023-05-05].
[29]高層次人才.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30]科技人文名師.華東師范大學官網. [2023-05-05].
[31]我校四位教師榮獲2022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獎.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 [2023-05-05].
[32]我校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 [2023-05-05].
[33]專業建設.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 [2023-05-05].
[34]教育部關于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3-05-05].
[35]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3-05-05].
[36]重點實驗室與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37]本館簡介.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 [2023-05-05].
[38]中文期刊.華東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 [2023-05-05].
[39]英文期刊.華東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 [2023-05-05].
[40]學術集刊.華東師范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 [2023-05-05].
[41]非凡十年看華東師大⑥:國之所需.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42]華東師大最新科技成果速遞!.微信公眾平臺. [2023-05-05].
[43]【軟科排名】華東師范大學|2021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華東師范大學優勢專業.軟科排名. [2023-05-05].
[44]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QS世界大學排名. [2023-05-05].
[45]QS世界大學排名2023.QS官網. [2024-04-04].
[46]QS世界大學排名2024.QS官網. [2024-04-03].
[47]學校標識.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48]華東師大2022級新生開學典禮:真正成為堪當大任的國之棟梁.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49]青春大片四月首發!華東師大唱響春天,最美歌聲表白祖國!.微信公眾平臺. [2023-05-05].
[50]華東師范大學新聞熱點.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51]晴空暖陽持續,華東師大老建筑及周邊品讀路線大推薦!.微信公眾平臺. [2023-05-05].
[52]九件大事!華東師大本科育人年度盤點.華東師范大學. [2023-05-05].
[53]喜報!“創青春”國賽華東師大奪2金1銀3銅 捧優勝杯上海唯一.微信公眾平臺. [2023-05-05].
[54]全國Top50強!華東師大榜上有名.微信公眾平臺. [2023-05-05].
[55]《麗娃學子》2021年第1期(總第39期).華東師范大學校友會. [2023-05-05].
[56]《麗娃學子》2022年第2期(總第42期).華東師范大學校友網. [2023-05-05].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csydxx.cn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csydxx.cn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sydxx.cn/42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