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稱由來
- 2 歷史沿革
- ? 石器時代
- ? 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
- ? 青銅器早期
- ? 青銅器中期
- ? 埃及統治時期
- ? 青銅時代晚期
- ? 早期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
- ? 以色列和猶大王國
- ? 亞述入侵
- ? 巴比倫時期
- ? 波斯(阿契美尼德)時期
- ? 希臘時期
- ? 羅馬時期
- ? 早期穆斯林時期
- ? 倭馬亞王朝
- ? 阿拔斯哈里發
- ? 法蒂瑪王朝
- ? 十字軍東征時期
- ? 阿尤布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
- ? 奧特斯曼時期
- ? 英國托管和分治時期
- ? 以色列建國
- ? 中東戰爭與巴勒斯坦建國
- ? 巴勒斯坦的抵抗與斗爭
- 3 自然地理
- ? 位置境域
- ? 氣候
- ? 地質
- ? 地形地貌
- ? 約旦河西岸
- ? 加沙地帶
- ? 水文
- ? 河流
- ? 加沙涸河
- ? 約旦河
- ? 湖泊
- ? 死海
- ? 自然資源
- ? 礦物資源
- ? 漁業資源
- ? 生物多樣性
- ? 植物
- ? 動物
- ? 環境問題
- 4 行政區劃
- ? 區劃詳情
- ? 主要城市
- ? 耶路撒冷
- ? 拉姆安拉
- ? 加沙城
- 5 政治
- ? 政體
- ? 司法機構?
- ? 政要
- ? 政治派別
- ? 政治機構
- ? 元首
- 6 國際關系
- ? 與以色列的關系
- ? 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
- ? 與中國的關系
- ? 與美國的關系
- ? 與俄羅斯的關系
- ? 與歐洲的關系
- ? 國際組織
- 7 軍事
- ? 概況
- ? 武裝力量
-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 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
- ? 其他軍事組織
- ? 坦齊姆
- ? 阿克薩烈士旅
- ? 第17部隊
- ? 軍事行動
- 8 人口
- ? 人口數量
- ? 難民
- ? 語言
- ? 阿拉伯語
- ? 種族
- ? 巴勒斯坦人
- ? 宗教信仰
- ? 伊斯蘭教
- ? 遜尼派
- ? 什葉派
- ? 基督教
- 9 經濟
- ? 綜述
- ? 第一產業
- ? 第二產業
- ? 第三產業
- ? 信息產業
- ? 保險業
- ? 旅游業
- ? 貨幣
- 10 社會事業
- ? 教育
- ? 媒體
- ? 體育
- ? 通訊
- ? 衛生健康
- ? 治安
- 11 交通
- ? 綜述
- ? 公路
- ? 航運
- ? 公共交通
- 12 人文
- ? 飲食文化
- ? 民俗
- ? 服裝
- ? 婚姻
- ? 節日
- ? 文學
- ? 音樂
- ? 電影
- ? 戲劇
-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 國家標志
- ? 國旗
- ? 國徽
- ? 國歌
- 13 風景名勝
- ? 綜述
- ? 主要景點
- ? 阿克薩清真寺
- ? 希沙姆王宮
- ? 世界文化遺產
- ? 伯利恒主誕堂和朝圣之路
- ? 巴蒂爾
- ? 哈利勒老城
- ? 泰爾蘇丹
- 14 著名人物
- ? 易卜拉欣·圖甘(Ibrahim Tuqan)
- ? 赫利勒·貝德斯(Helil Bedes)
- ? 拉希德·伊薩(Rashed Eisa)
- 15 參考資料
巴勒斯坦國(阿拉伯語:????????,英語:the State of Palestine),簡稱巴勒斯坦,是位于中東、亞洲西部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法定首都在耶路撒冷(未得國際承認),行政中心在拉姆安拉,實際控制領土為2500平方千米。約旦河西岸分為11個省,加沙地帶分為5個省。巴勒斯坦人口約1350萬人,主要人口為巴勒斯坦人,國家總統為馬哈茂德·阿巴斯。
名稱由來
編輯巴勒斯坦國名來源于公元前13世紀末,進入迦南的最大群體腓力斯人給巴勒斯坦所在的土地起了一個名字:腓力斯坦(Philistian),意為“腓力斯人的地方”。公元前5世紀,希臘史學家曾把敘利亞南部地區稱為巴勒斯坦。公元135年,羅馬帝國侵占這一地區后,阿拉伯人將希臘語的“腓力斯坦”轉譯成阿拉伯語的“巴勒斯坦”。從此巴勒斯坦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編輯石器時代
巴勒斯坦的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三個部分??脊抛C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公元前4000年),巴勒斯坦已經出現了與歐洲尼安德特人同種的原始人。中石器時代(公元前14000—前8000年),巴勒斯坦的山洞中已有進行農業實驗的痕跡。新石器時代(公元前8000—前6000年),巴勒斯坦人開始馴化動物、學習制陶并建造城市。
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
公元前4世紀,隨著加蘇利亞人的到來巴勒斯坦開啟了銅器時代(公元前4000—前1200年)??脊艑W家在巴勒斯坦的不同地點都發現過銅器,證明巴勒斯坦在那時已有完備的銅加工技術。
鐵器時代的南黎凡特王國(約公元前830年)
青銅器早期
公元前3000-2500年,從阿拉伯半島(Arabian Peninsula遷徙來的閃族人進入巴勒斯坦,其中有迦南人。迦南人生活在地中海東岸的平原地區,并且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的早期國家,因此巴勒斯坦也被稱為“迦南地”。在這一個時期,巴勒斯坦的城鎮生活逐漸擴大。
青銅器中期
青銅時代中期(公元前2000-1500年),古埃及(Ancient) 、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腓尼基(Phoenicia)、米諾斯克里特(Minoan Crete)和敘利亞(Syria)等周邊文明影響著迦南。種類繁多的商業聯系和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促進了新陶器形式的發展、葡萄的種植和青銅的的推廣。這個時期的喪葬習俗則是受到了來世信仰的影響,迦南人與埃及的貿易往來在中王國時期的埃及祭文得到了證明。
埃及統治時期
公元前1550-1400年間,迦南城邦被埃及新王國統治,成為他的的附庸。在阿赫摩斯一世和圖特摩斯一世的統治下,埃及新王國的領土逐步向黎凡特擴張。公元前(1450-1350 年)的政治、商業和軍事事件被駐埃及的使節和迦南人代理統治者,在稱為 "阿瑪爾納書信"的379塊楔形文字石碑上記錄。
法老塞提一世(約公元前1294-1290年)在其統治的第一年,發動了一場戰役,將迦南重新歸屬于埃及統治。向北一直推進到拜特謝安(Batshyanne),并采用他的名義任命當地諸侯對該地區進行管理。
青銅時代晚期
青銅時代晚期,由于統治一地區埃及人撤出,當地文明進入了一個長期衰落時期。13世紀晚期開始到11世紀早期,數百個規模較小、沒有保護的村落在迦南地區出現,大多位于山區。在部分村落里,以色列和猶大居民在晚期所具有的特征首次出現。公元前11世紀,村莊的數量減少,但是其他定居點則達到了堅固城鎮的地位,從而對村莊數量的減少進行抵消。
早期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
在埃及人撤走后,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重新占領了迦南。以色列的名稱最早的記載是在梅內佩塔石碑上,法老梅內佩塔于公元前1209年左右建立了這個石碑。以色列人從迦南原住民中分化出來的,在中部高地定居,從南部的猶大山丘向北部的撒瑪利亞山丘延伸。人口最多的時候可達四萬五千人,與占據平原和沿海地區的迦南城邦相對隔絕。
公元前12世紀非利士人從愛琴海(Aegean)地區移民而來,在巴勒斯坦南部沿海地區定居下來, 并融入了當地居民。先是被亞述帝國吞并,后來又被巴比倫帝國吞并。
以色列和猶大王國
公元前10世紀和公元前9世紀,以色列和猶大兩個相關的以色列聯合王國出現, 北方為以色列,南方為猶大。以色列較為繁榮,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地區強國。到公元前8世紀,以色列人口增長到了16萬人,擁有500 個定居點,外約旦西北部地區為以色列人的定居地。
9世紀中葉,奧姆里德王朝向以色列北部王國擴張,北起大馬士革附近,南至摩押境內,對大量的非以色列人進行統治。公元前853年,以色列國王的阿哈比率領一支反亞述聯軍,在卡爾卡爾泰戰役擊敗了亞述國王沙曼尼塞三世。幾年后,附庸摩押王彌沙叛變了色列,以色列人在外約旦的主要定居點被摧毀。
公元前8世紀30年代,以色列北部肥沃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區被大馬士革阿拉姆國王哈扎埃爾征服,以色列王國因此遭受重創。公元前9 世紀晚期,在耶胡布國王統治下的以色列成為亞述的附庸,被迫納貢。
亞述入侵
亞述國王提格拉特·皮萊塞三世為了直接地控制這些附庸國,亞述變成行省。提格拉特·皮萊塞(Tiglath Pillace)及其繼承者在公元前734年開始就對巴勒斯坦征服。公元前720年,以色列首都撒瑪利亞被亞述人占領,以色列王國因此滅亡。薩爾貢二世將王國的27290名居民往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北部驅逐,許多以色列人向南方的猶大王國遷移。
公元前715年,猶大王國掌權的掌權為希西家,埃及和亞實基倫結盟,并采用拒絕進貢的方式反抗亞述人,亞述的森納赫·里布因此向猶大王國發起進攻。公元前701年,森納赫·里布(Sennacher Rib)率軍圍攻耶路撒冷,以失敗告終。亞述繼續向南擴張,埃及亞述被征服,在公元前664年亞述占領了底比斯。
巴比倫時期
公元前631年,亞述國王阿舒爾班尼帕林(Ashurbanipalin)去世,亞述帝國的實力由于繼承人的爭奪受到削弱。巴比倫借此機會起義,征服了亞述的大部分領土。埃及也在此期間,重新組建了自己的權力,并將諸侯國體系建立在該地區,即諸侯國需要納稅以換取軍事保護。
公元前616年,埃及代表逐漸衰落的亞述帝國,派遣軍隊北上與巴比倫對抗,但是并未取得勝利。公元前612年,巴比倫占領了亞述的尼尼微欣,公元前612年占領了哈蘭。公元前609年,埃及法老尼科二世再次率軍北上,處死了猶大王約西亞(Josiah),在米吉多(Megiddo)設立了埃及的基地,擁立耶和亞基米(Jehoiakim)為猶大王。
公元前605年,巴比倫人在卡爾凱米辛戰役中擊潰了埃及軍隊,戰敗的埃及軍隊逃回尼羅河。公元前605年,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摧毀了非利士城市亞實多、以克倫、阿什凱隆和加沙。公元前601年,巴比倫將黎凡特的所有前國家劃為殖民地。巴比倫人延續亞述的做法,將反抗其軍事力量的人驅逐出境。
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入侵埃及失敗,被迫將軍隊撤回巴比倫重建,包括猶大一些附庸國因此叛變,猶大-巴比倫戰爭爆發。公元前598年,尼布甲尼撒圍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叛亂結束。公元前597年,猶大國王耶哥尼雅以及耶路撒冷的貴族和神職人員被驅逐到巴比倫。
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圍攻并摧毀了耶路撒冷,結束了猶大王國,大部分的猶大人被流放到巴比倫。猶大和非利士城邦加沙(Philistine city-state of Gaza)、阿什凱?。ˋshkelon)、阿什杜德(Ashdod)和??藗悾‥kron)被解體,融入新巴比倫帝國,成為新巴比倫帝國的行省。猶大新巴比倫帝國的一個猶大行政區劃,名為耶和華省。
波斯(阿契美尼德)時期
公元前539年,巴比倫被居魯士大帝征服后,成為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Achaemenid Empire of Persia)的一部分。分為五個波斯行省,即:耶胡德麥地那塔(Yehud Medina Tower)、撒瑪利亞(Samaria)、加沙、阿什杜德(Ashdod)和阿斯卡?。ˋscalon)。波尼西亞城邦繼續在今黎巴嫩(hostil)發展,而阿拉伯部落則往南部沙漠遷移。
公元前538年,流亡的猶大人在波斯人的允許下返回耶路撒冷。猶大人后來被稱為猶太人,他們定居在后來被稱為耶和華麥地那(Yehud Medinata)或耶和華(Yehud)的地方,是波斯統治下的一個猶太自治省。猶太回歸后對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摧毀的第一圣殿進行重建。
公元前6世紀和5世紀之交,位于今黎巴嫩的腓尼基國王提爾和西頓在波斯人的手里獲得沿海平原至阿什杜德地區的控制權,推羅獲得上加利利的控制權。 4世紀中葉,整個海岸被腓尼基人占領,一直到南部沿海平原的阿斯卡隆。
公元前404年,埃及擺脫了波斯的控制,為了與之對抗,在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地區擴張勢力范圍和軍事力量。埃及在一段短暫的時期內,控制了巴勒斯坦和腓尼基沿海地區。公元343年埃及被波斯重新征服。
格里齊姆山上的撒瑪利亞遺址
希臘時期
公元前332年—公元前142年期間,巴勒斯坦處于希臘的統治下。期間經歷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公元前332一前323年),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23一前197年)和塞琉古王朝(公元前197一前187年)。此后,希臘文化對巴勒斯坦的本土文化產生沖擊,巴勒斯坦各個城市逐漸希臘化,希臘人和當地人之間關系緊張。
公元前330年,巴勒斯坦被亞歷山大大帝在前往埃及的途中征服。由于提爾和加沙沒有立即臣服于亞歷山大的城市,作為懲罰亞歷山大屠殺了他們的公民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后,龐大帝國被他的將軍們瓜分,為了爭奪對帝國的控制權而互相爭斗。公元前320-318年,巴勒斯坦被托勒密占領,但為避免與入侵的安提戈努斯發生沖突,在公元前315年撤軍。在迪亞多奇的幫助下塞琉古一世,他公元前312年占領巴勒斯坦,但由于安提戈努斯的軍隊再次逼近,只能維持幾個月。
公元前301年,戴阿多奇國王聯盟擊敗了安提戈努斯,該省被授予塞琉古,托勒密占領巴勒斯坦。托勒密國王在公元前201年管控期間,巴勒斯坦貿易和商業得到迅速的發展。農業是通過復雜的租賃和國家監督制度來控制的,石油、谷物、鹽、亞麻布和啤酒等重要商品被國家實行壟斷。
在公元前201-200年的第五次戰爭中,塞琉古王朝從托勒密王朝手中征服了巴勒斯坦。公元前198年控制了前敘利亞和腓尼基省。巴勒斯坦的持續上升的希臘化,導致傳統的猶太人與急于希臘化的猶太人形成對立。
公元前167年,安提阿哥四世,對猶太人進行鎮壓,將猶太人的第二圣殿被重新獻給了希臘神宙斯。 導致由哈斯摩尼家族的猶太-馬卡比領導的起義,在起義期間,猶太叛軍對塞琉古軍隊進行了游擊戰。
公元前164年,安提阿哥斯四世(或其子安提阿哥斯五世)對這一法令進行廢除,允許猶太人對圣殿進行清洗并將其重新獻給他們的神。猶太叛軍卷土重來,并得到試圖削弱塞琉古王朝羅馬人的支持。公元前157年,塞琉古王朝與約拿單達成協議,任命他為大祭司--猶太最重要的職位。公元前140年,猶太事實上獨立了。
公元前130年,猶太開始對鄰國征服。征服后對領土上的非猶太人強迫他們皈依猶太教,進行驅逐或要求他們按時繳納貢品。公元前100年,猶太征服了北部加利利(Northern Galilee)到南部內蓋夫的整個巴勒斯坦腹地。從100年到70年,哈斯摩尼人征服了沿海和外約旦的許多波利斯,哈斯摩尼國王和耶路撒冷的圣殿機構都因戰爭帶來的收益變得繁榮。
亞歷山大大帝的埃及戰役
羅馬時期
公元前73年至63年間,羅馬共和國通過第三次米特拉達戰爭中,將其影響力在該地區擴展。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占領巴勒斯坦,將巴勒斯坦納為其中一個行省,公元前40年左右,巴勒斯坦被帕提亞人征服,羅馬盟友海爾卡努斯二世被廢黜,哈斯蒙尼家族的傀儡統治者安提柯二世被任命。
羅馬帝國的統治直至公元4世紀末,在這個時期,羅馬帝國實行“反猶政策”,大批猶太人出逃,自此,猶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定居的歷史告終。
早期穆斯林時期
6世紀末,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Mohammed)創立了伊斯蘭教,其信徒被稱為穆斯林。在636至640年間征服了巴勒斯坦。
穆斯林將敘利亞的領土劃分為五個軍區或省,領土 Prima宮和巴勒斯坦領土成為強德菲拉斯?。↗und Filastin),南面為亞喀巴(Aqaba),北面到達加利利(Galilee),西起阿里什(Arish),東至杰里科(Jericho)。該省的邊界后來在土倫人的領導下向東和向南擴展,包括如今的約旦南部和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地區。提比利亞(Tiberias)取代西托波利斯(Thessaloniki)成為該省的首府。
巴勒斯坦在該時期,是其最繁榮和富饒的省份之一。此期間巴勒斯坦的經濟得益于其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戰略位置、涌入的 朝圣者、優質的農產品和當地的手工藝品。制造或交易的產品主要為大理石和白石礦的建筑材料、死海鹽和絲綢等。巴勒斯坦猶太人在此期間是專業的玻璃制造商,被歐洲被稱為“猶太玻璃”。
穆斯林時期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艦隊的發展、海港和造船廠的修建、沿海城市的加固以及在巴勒斯坦建立海軍基地方面。阿克雷(Acre)成為主要海軍基地。由于靠近拉姆拉(Ramla),巴勒斯坦的主要港口從凱撒利亞(Caesarea)變為賈法(Jaffa)。
倭馬亞王朝
656年,拉希敦哈里發奧斯曼(Rashidun Caliph Uthman)遇刺身亡,哈里發王朝第一次內戰爆發。戰爭661年結束,哈里發被倭馬亞王朝統治,哈里發的首都從庫法(Kufa)遷至大馬士革(Damascus)。
744年,巴勒斯坦部落反抗哈里發。哈里發為了安撫部落,向部落許諾各種職位和其他福利。此舉雖然結束了叛亂,但部落對哈里發的敵對態度仍然存在。745年,敘利亞再次爆發起義,馬爾旺二世(Marwan II of Maldives)成為了新的哈里發。巴勒斯坦部落爆發了另一場起義,馬爾旺二世摧毀了耶路撒冷、大馬士革和其他城市的城墻作為懲罰。
阿拔斯哈里發
750年,阿拔斯家族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由于阿拔斯王朝的權力基礎在波斯,在762年將哈里發王朝的首都遷到了巴格達(Baghdad)。巴勒斯坦因此失去了中心地位,變成哈里發王朝外圍的一個省。
873年,埃及總督艾哈邁德·伊本·圖倫(Ahmad Ibn Tulun)宣布獨立,圖倫王朝建立。圖倫王朝結束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對耶路撒冷教堂進行翻新。906年,巴勒斯坦被阿巴斯王朝重新占領, 埃及和巴勒斯坦總督穆罕默德·伊本·圖吉·伊赫希德(Muhammad Ibn Tuj Ihsid)被授予其領地的自主控制權。 966年,嚴重的反基督教騷亂在耶路撒冷發生,伊赫希德攝政王在968年去世后,無政府狀態出現,法蒂瑪哈里發在第二年征服伊赫希德國。
公元950年阿巴斯王朝失去軍事統治后事實上的獨立酋長國
法蒂瑪王朝
10世紀初,法蒂瑪王朝在北非建立了哈里發政權。969年,伊克西德的領土被征服,哈里發政權對巴勒斯坦進行控制。他們入侵導致與巴勒斯坦與拜占庭人、卡爾馬提亞人、貝都因部落等部落形成對立,與法蒂瑪軍隊中的柏柏爾人和突厥人派系之間開始了長達六十年的不間斷和極具破壞性的戰爭。 以賈拉赫人為首的貝都因人,在977-982 年、1011-1013年和1024-1029年通過叛亂獲得哈里發的同意,在對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取得事實上的獨立統治。在997-1010年,貝都因人在巴勒斯坦統治、掠奪和許多暴行,導致巴勒斯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11世紀,西亞被穆斯林突厥塞爾柱帝國入侵,拜占庭和哈里發的領土被入侵,巴勒斯坦再次成為無政府狀態。1077年,反對塞爾柱統治的起義在巴勒斯坦蔓延,塞爾柱人為了鎮壓屠殺了耶路撒冷的人民,并消滅了加沙、拉姆拉和雅法。1098年,法蒂瑪王朝從塞爾柱王朝奪回耶路撒冷。
法蒂瑪王朝的哈里發
十字軍東征時期
11世紀,教皇組建十字軍進行東征。1099年,十字軍東征第一次將整個地中海東部海岸占領,從北部的現代土耳其到南部的西奈半島。十字軍國家在被占領的領土上建立起來,1100年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1099-1291),包括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和現代黎巴嫩。對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持續了近一個世紀的控制。
1187年被薩拉丁的軍隊擊敗,阿尤布王朝對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區控制,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埃及軍隊占領。
1229年至1244年,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奪回了耶路撒冷。1229年,十字軍東征在第六次結束談判后,耶路撒冷、伯利恒(Bethlehem)和拿撒勒(Nazareth)以及連接這些城市海岸的一片狹長地帶被授予耶路撒冷王國。1244年,耶路撒冷被赫瓦茲米人占領,焚燒了耶路撒冷的教堂,并屠殺基督徒。1291年埃及軍隊攻破,巴勒斯坦結束了十字軍對其的占領。
阿尤布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
馬穆魯克蘇丹國在埃及建立,是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的間接結果。1260年蒙古帝國首次到達巴勒斯坦,首先是景教基督徒將軍吉特布卡(Gitebka)率領蒙古軍隊突襲巴勒斯坦。艾因賈魯特戰役時被馬穆魯克人擊退。1291年馬穆魯克被摧毀的英畝耶路撒冷王國的首都和最后據點。1300年,蒙古人在加贊(Ghazan )和穆萊(Moulay)的帶領發起了幾次短暫的襲擊,最遠的攻擊距離到達加沙,耶路撒冷被蒙古人占領了四個月。
奧特斯曼時期
1486年,爭奪西亞控制權的敵對行動在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1516年,奧斯曼帝國謝利姆一世的軍隊打敗埃及馬木魯克王朝軍隊,巴勒斯坦地區被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奧斯曼帝國對巴勒斯坦的統治結束。伴隨奧斯曼帝國的沒落,巴勒斯坦被西方列強進行爭奪。
1799年,巴勒斯坦的加沙、雅法和海法等城市被拿破侖率領大軍占領。1830年,在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入侵前夕,耶路撒冷和納布盧斯的桑賈克的控制權移被波特交給阿卡總督阿卜杜拉·帕夏(Dura Pasha)。1832年,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區,1834年埃及的統治期間受到全國范圍內反征兵和其他民眾認為具有侵略性的措施的民眾起義的挑戰,鎮壓摧毀了巴勒斯坦的部分村莊和主要城鎮。
1840年,在英國的干預下,埃及歸還黎凡特的控制權給奧斯曼帝國。 1860年,巴勒斯坦融入全球,社會經濟借助歐洲的經濟增長模式發展迅猛。從1880年開始,猶太移民大規模的開始,基本上來自于歐洲來自歐洲,猶太復國主義意識形態明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加入德意志共和國一方對英法作戰。
英國托管和分治時期
1915年英國西奈半島和巴勒斯坦戰役。根據1916年英國與法國秘密簽訂戰后瓜分奧斯曼帝國領土的《賽克斯—皮科協定》,規定巴勒斯坦由國際共管。1917年,戰爭于到達巴勒斯坦南部,英國正規軍攻陷巴勒斯坦多個城市,從此巴勒斯坦開始處于英國的統治之下。同年11月2日,英國發布《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宣布英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為猶太復國主義在巴勒斯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根據1922年《圣雷莫協定》規定,英國對伊拉克、約旦和巴勒斯坦實行委任統治。英國委任統治政府執行《貝爾福宣言》,國推行“扶猶抑阿”政策,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削弱阿拉伯人的力量,同時為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敞開大門。1939年,英國為確保二戰前在中東的利益,轉而支持阿拉伯人,發表關于巴勒斯坦問題的白皮書。自此英國委任統治政府與猶太復國主義者的關系趨于緊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猶太復國主義者與委任統治政府矛盾逐漸激化。1942年5月,猶太復國組織在紐約比爾特莫爾飯店召開緊急會議,提出《比爾特莫爾綱領》(Biltmore Programme),并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1947年4月2日,受到美國政府、猶太復國組織、阿拉伯人的多方施壓,英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秘書長,要求召開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進行討論巴勒斯坦獨立問題。1947 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建國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第二屆會議通過《關于巴勒斯坦將來治理(分治計劃)問題的決議》。分治方案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應在1948年8月1日前結束,并撤出軍隊。其后2個月內在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獨立國、猶太獨立國,將巴勒斯坦56.47%的土地劃給猶太國家,將44.53%的土地劃給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以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區,約旦河以西地區和加沙地區組成,面積1.1萬平方公里,共計有阿拉伯人72.5萬,猶太人1萬人;猶太國面積1.585萬平方公里,共計有猶太人49.8萬,阿拉伯人40.7萬。耶路撒冷及其郊區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結束巴勒斯坦地區托管的前一日,猶太人領袖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宣布獨立,以色列國正式建立。次日阿以戰爭爆發,以色列占領并吞并了26%的托管領土,約旦占領了猶太和撒瑪利亞地區。將其更名為“約旦河西岸”,而加沙地帶則被埃及占領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加入聯合國。
中東戰爭與巴勒斯坦建國
在以色列建國后的第二天,它的所有鄰國: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全部向以色列宣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即1948年的阿以戰爭。戰爭持續到1949年7月,阿方失敗,以色列占領了按“分治決議”劃給阿方的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約7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
1953年9月,阿盟理事會確認了“巴勒斯坦實體”的存在,并正式任命哈邁德·舒凱里(Ahmad al-Shukeiri)為巴勒斯坦駐阿盟代表。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英、法資本)收歸國有。10月29日,英、法、以聯合進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奮勇抵抗下,在包括蘇、美在內的國際社會強烈反對下,入侵者于11月7日?;?,這次戰爭被稱為第二次中東戰爭。
1964年5月28日,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埃及、約旦、敘利亞發動突然襲擊,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6萬平方公里)、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5800平方公里)和耶路撒冷及敘利亞的戈蘭高地(1150平方公里),所占領土面積數倍于以色列本土面積,被稱為第三次中東戰爭,由于戰爭于6月11日結束,故又稱“六天戰爭”。這次戰爭后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242號決議,要求以方撤出其在這次戰爭中占領的土地。戰爭使得100多萬阿拉伯人逃出巴勒斯坦地區,最終淪為難民。
巴勒斯坦人在被占領土上反抗以色列統治的第一次起義后,巴以雙方簽署了《關于在被占領土上巴勒斯坦臨時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則宣言》,規定了5年過渡期。這一過渡期以以色列軍隊從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撤離并重新部署開始,以確定巴勒斯坦領土最終地位問題結束。
1974年10月26日,阿拉伯峰會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舉行,阿拉伯國家的承認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組織。同年1月2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邀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以常駐觀察員身份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會議和工作,并參加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其他機構發起的所有國際會議。
1976年9月,巴勒斯坦解放織成為阿拉伯聯盟正式成員。1978年9月,埃以簽訂《戴維營協議》后,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出動陸??哲?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義,組建了哈馬斯。1988年11月,在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巴勒斯坦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同時不再質疑以色列國家的合法性。
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以色列代表在奧斯陸達成了有關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的協議。同年9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首領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拉賓在白宮草坪正式簽署了協議,即《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又稱《奧斯陸協議》,這一歷史性協定為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地帶和西岸實現自治開辟了道路,標志著一個談判解決永久地位問題的進程的開始。
1995年9月,巴以雙方簽署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過渡協議》(又稱“奧斯陸第二協議”),以色列軍隊先后撤出約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1月,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舉行巴勒斯坦歷史上首次大選,選舉產生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和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
巴勒斯坦的抵抗與斗爭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右翼黨派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不顧巴勒斯坦方面的一再警告,強行進入東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圣地阿克薩清真寺“參觀”,在不斷加緊對巴自治區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的同時,也把攻擊的矛頭直接指向阿拉法特。2003年3月,阿拉法特領導的巴民族權力機構完成了自治政府的改革,設立總理職位。2004年7月,巴勒斯坦政府陷入了政治危機。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下令解除加沙地帶警察部隊總司令賈巴利職務,并精簡安全機構后,巴勒斯坦總理庫賴向阿拉法特辭職,但不獲接納。
2005年1月9日,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出任巴解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成為巴解組織最高領導人,以色列將所有軍隊和定居者從加沙地帶撤出,但仍保留對加沙空域、海濱和食品及其他商品運送通道的控制,但通向埃及的通路除外。2006年,哈馬斯在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員會選舉中獲勝,對巴以局勢產生沖擊。2007年,哈馬斯通過加沙之戰在法塔赫手中奪得加沙地帶的控制權。此后,哈馬斯清除加沙地帶所有法塔赫活躍分子及猶太人,徹底控制加沙。
2007年6月,哈馬斯最終在加沙地帶掌權,阿巴斯解散政府,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區域因此分別由控制約旦河西岸和控制加沙法塔赫哈馬斯兩個機構組成。
2008年3月,法塔赫與哈馬斯簽署《薩那宣言》,但宣言沒有得到落實。經過埃及的斡旋,2011年5月,以法塔赫和哈馬斯為首的巴勒斯坦13個政治派別在開羅簽署和解協議。各方同意結束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割據狀態,開啟和解進程,籌備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選舉和立法委員會選舉。2012年2月,法塔赫和哈馬斯簽署《多哈宣言》,同意組建以阿巴斯為總理的聯合過渡政府。同年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67/19號決議授予巴勒斯坦國非會員觀察員國地位,巴勒斯坦并獲得可于國際刑事法庭控告以色列的權利。
2013年1月,阿巴斯與哈馬斯政治局主席邁沙阿勒在開羅會晤,決定推動落實開羅和解協議。2014年4月23日,法塔赫與哈馬斯達成和解協議,決定組建帶有過渡性質的民族聯合政府,雙方相關人員于6月2日就職。2016年12月23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2334號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和完全停止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所有被占巴勒斯坦領土上的定居點活動。2017年10月12日,法塔赫與哈馬斯在埃及開羅簽署和解協議。哈馬斯同意將加沙地帶的行政權移交法塔赫,結束雙方長達10年的分裂對立局面。
2021年5月10日開始,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帶爆發了大規模軍事沖突,至少造成雙方數百名平民的死亡。2022年4月15日,猶太教逾越節與伊斯蘭教主麻日,巴勒斯坦民眾與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圣殿山(穆斯林稱“尊貴禁地”)的阿克薩清真寺爆發沖突,導致超過160名巴勒斯坦人受傷、約400人被以色列警方拘捕,以方3名警察在沖突中受傷。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新一輪軍事沖突,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猶太假日期間對以色列發起軍事行動,引發了以色列的軍事報復,對加沙地帶的居住區與公共設施大規模轟炸,致使大規模平民傷亡,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2023年以巴沖突
2024年2月26日,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辭職。次日,巴勒斯坦駐英國大使佐姆洛特發表講話稱,巴勒斯坦政府的辭職應當為組建一個技術型巴勒斯坦政府創造條件;新的政府應在東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等所有巴勒斯坦領土上監督巴勒斯坦總統和議會選舉流程。同月,巴勒斯坦駐俄羅斯大使諾法勒表示,哈馬斯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的代表于2月29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會面,討論組建一個統一的巴勒斯坦政府以及加沙地帶重建問題。
2024年2月29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表聲明稱,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30035人死亡、逾7萬人受傷;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媒體辦公室表示,死者中超過70%是婦女和兒童。
2024年3月14日,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任命其經濟顧問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為新一任總理,并授權其組建新一屆巴勒斯坦政府。3月28日,穆斯塔法向阿巴斯提交新政府組建方案,阿巴斯隨后頒布法令予以批準。新政府組建方案確認其主要任務包括為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救濟、重建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以及穩定巴經濟形勢。3月31日晚,由穆罕默德·穆斯塔法領導的新一屆巴勒斯坦政府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誓就職。新政府有23名部長,其中6人是來自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穆斯塔法同時兼任外交部長。
自然地理
編輯位置境域
巴勒斯坦由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兩個互不連接(中間隔著以色列)的部分組成,其中約旦河西岸面積約2200平方千米,加沙地區面積約360平方千米。東以約旦河與約旦為界,西、北、南三面挨著以色列,東南部的死海是分屬巴勒斯坦國、約旦和以色列的界湖。加沙地帶西瀕地中海,西南毗連埃及,北、東兩面與以色列為界。
根據1947年11月聯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國面積為1.15萬平方公里。但是,由于當時廣大阿拉伯國家反對該決議,該阿拉伯國未能建立。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占領了181號決議規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國領土。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占領了第181號決議規定的阿拉伯國全部領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國,但未確定其疆界。1991年馬德里中東和會后,巴方通過與以色列和談,實際控制領土為2500平方公里。
1946-2010巴勒斯坦領土變化(綠色)
巴勒斯坦地圖
氣候
巴勒斯坦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屬于地中海氣候與熱帶沙漠氣候之間的過渡類型冬夏溫差大,夏季受副熱帶高壓下沉氣流控制,炎熱干燥,7月、8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最高溫度為33°C。冬季受來自地中海的西風影響,微冷濕潤多雨,最冷月為1月,溫度通常在7°C。
巴勒斯坦降水并不充沛,從北到南和內陸沿海的降水量普遍減少。當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少雨,降水量通常在11月至3月之間下降,年降水量約為116毫米。
中東氣候圖
地質
從地質結構來看,巴勒斯坦地處阿拉伯高原西北部,屬于阿拉伯半島古地塊西北邊緣的斷裂地帶,也是東非-紅海大裂谷向北延伸經過的區域,因而斷層、斷裂和抬升作用對地形的影響巨大。約旦-死海谷地位于東、西約旦山脈之間,因為斷層陷落而形成地溝。約旦河西岸的山地高原位于斷裂帶西側,褶皺構造是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現為一條自南向北的褶皺背斜。背斜區幾乎全部由白云巖和灰巖組成,局部含有泥灰巖夾層。向斜區主要由軟灰巖和白堊組成。白云巖和灰巖上發育的是紅色石灰土,土質肥沃,但常常是薄層的石質土。白堊和軟灰巖上發育的是黑色石灰土,不太肥沃,非石質土。
地形地貌
巴勒斯坦地勢西高東低,地勢起伏變化大。加沙地帶沿海,地形為沿海低平原,最高海拔不過105米。位于中部的阿蘇爾山海拔1016米,是全國陸面最高點。西岸地區山丘起伏大,南部的內蓋夫沙漠地勢低平。
約旦河西岸
約旦河西岸處于內陸,大部分是山區,地勢西高東低,地面起伏變化大。長約150千米,寬31~58千米,分為半沿海地區、山地地區、斜坡地區和約旦河谷四個地形區。
巴勒斯坦主要山脈主要有北部的納布盧斯山地、中部的耶路撒冷山和南部的希伯倫山。納布盧斯山的中央部分升高到海拔800米后在北部的杰寧山地下降到300~400米,其間有一些山谷和盆地。
耶路撒冷山地勢較低,地形比較平緩。希伯倫山的東、南和西南三面被沙漠或半沙漠包圍,山脊海拔大部分在900米以上,最高點海拔超過1000米。
西岸的斜坡地區始于杰寧東部,從海拔800米處一直下降到200米處,此地通常為畜牧區。
約旦河谷為平原地形,從斜坡地區延伸至死海。區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加沙地帶
加沙地帶地形多為平原,長約45千米,北部寬約6千米,南部寬約13千米,最高點海拔105米。除兩個沙丘形成的丘陵外,區域內都是平原。
水文
巴勒斯坦常年河流很少,該國大部分地區石灰巖的多孔性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當地還有一些季節性河流、湖泊。
河流
加沙涸河
加沙地帶沒有永久性地表徑流,加沙涸河是穿過巴勒斯坦的唯一河流,被認為是當地最重要的河流。加沙涸河從加沙西北部流向東南部,長8.5千米,在加沙城以南10千米處入海。
約旦河
約旦河是巴勒斯坦最大的河流,屬于內流河,總水量為5.5億~6億立方米。發源于敘利亞境內的赫爾蒙山,向南流經以色列、巴勒斯坦,在約旦境內注入死海,全長360多千米。支流有耶爾穆克河、扎爾卡河與哈羅德河等。從耶爾穆克河注入處到死海的一段為巴勒斯坦與約旦的界河。
約旦河
湖泊
死海
死海是巴勒斯坦最大的水域,位于約旦-死海谷地,主要靠約旦河補充水源。死海水深304米,水面低于海平面430.5米,湖水含鹽度極高,是世界上最深的鹽度超高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
死海鹽濱
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
巴勒斯坦礦藏和石油貧乏。杰里科附近有銅礦,高原區有磷酸鹽,希伯倫附近出產制造水泥的石灰巖。死海是巴勒斯坦最大的礦藏地,蘊藏有用于核工業的重水。2000年,在加沙海域發現天然氣田。初步探測顯示,天然氣儲藏量達到600億立方米,能夠滿足國內消費,并可出口。
漁業資源
巴勒斯坦的漁業資源包括淡水魚類和海水魚類。鯉魚和鯔魚是當地主要的淡水魚,地中海沿岸出產金槍魚、沙丁魚、比目魚、鰻魚、鱈魚等海水魚。
生物多樣性
植物
巴勒斯坦植物種類眾多,共發現植物2250種,分屬于世界大植物地理區中的四個帶:地中海植物帶、伊朗-圖蘭植物帶、亞熱帶沙漠植物帶、蘇丹植物帶。其中地中海類型植物是巴勒斯坦最主要的植物類群,分布在沿海平原和山地,主要有松樹、橡樹、瑪基群落、刺地榆樹等。
動物
巴勒斯坦動物種類比較貧乏,缺乏一般的高等動物和特有種類,一些物種瀕臨滅絕。巴勒斯坦鳥類尤其繁多,最常見的屬是鶯、鹀、?鳥、燕鷗和隼。鳥類約有21個目,超過45個科,206個屬,470個種。
環境問題
巴勒斯坦面臨的問題包括荒漠化、淡水鹽化、污水處理、水傳播疾病、土壤退化以及地下水資源枯竭和污染。
行政區劃
編輯區劃詳情
巴勒斯坦有16個省分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兩部分。由約旦河西岸11個省和加沙地帶5個省組成 。
巴勒斯坦各省基本情況
省名稱 |
所處位置 |
面積(平方千米) |
人口(人)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區首府 |
杰寧(Jenin) |
約旦河西岸 |
583 |
311231 |
533.8 |
杰寧 |
圖巴斯(Tubas) |
約旦河西岸 |
402 |
64719 |
161.0 |
圖巴斯 |
圖勒凱爾姆(Tulkarm) |
約旦河西岸 |
246 |
182053 |
740.0 |
圖勒凱爾姆 |
納布盧斯(Nablus) |
約旦河西岸 |
605 |
380961 |
629.7 |
納布盧斯 |
蓋勒吉利耶(Qalqilya) |
約旦河西岸 |
166 |
110800 |
667.5 |
蓋勒吉利耶 |
薩爾菲特(Salfit) |
約旦河西岸 |
204 |
70727 |
346.7 |
薩爾菲特 |
拉馬拉和比雷(Ramallah and al-Bireh) |
約旦河西岸 |
855 |
348110 |
407.1 |
拉馬拉 |
杰里科和約旦河谷(Jericho and the Jordan Valley) |
約旦河西岸 |
593 |
52154 |
87.9 |
耶利哥 |
耶路撒冷(Jerusalem) |
約旦河西岸 |
345 |
419108 |
1214.8 |
耶路撒冷 |
伯利恒(Bethlehem) |
約旦河西岸 |
659 |
216114 |
927.9 |
伯利恒 |
希伯倫(Hebron) |
約旦河西岸 |
997 |
706508 |
708.6 |
希伯倫 |
北加沙(North Gaza) |
加沙地帶 |
61 |
362772 |
5947.1 |
賈巴利亞 |
加沙(Gaza) |
加沙地帶 |
74 |
625824 |
8457.1 |
加沙城 |
代爾巴拉(Deir al-Balah) |
加沙地帶 |
58 |
264455 |
4559.6 |
代爾巴拉 |
汗尤尼斯(Khan Yunis) |
加沙地帶 |
108 |
341393 |
3161.0 |
汗尤尼斯 |
拉法(Rafah) |
加沙地帶 |
64 |
225538 |
3524.0 |
拉法 |
主要城市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Jerusalem),在1947年聯合國巴以分治決議將耶路撒冷置于國際共管之下。是巴勒斯坦的實際首都,也是巴勒斯坦的主要政治機構所在地,近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此設有代表處。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后,被一分為二,約旦則控制東區(包括耶路撒冷老城),以色列占領西區。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奪取東區,并對耶路撒冷全城進行控制。1988年,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為新建立的巴勒斯坦國首都,但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耶路撒冷老城已有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地。1981年,耶路撒冷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
耶路撒冷
拉姆安拉
拉姆安拉(Ramallah)為巴勒斯坦中部城市,拉姆安拉意為“真主安拉之山”。始建于羅馬時代,是巴勒斯坦的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坐落在耶路撒冷以北16公里山區的最高處,海拔860米,比耶路撒冷高出60米。拉姆安拉周圍多山,泉源充足,夏季涼爽宜人,橄欖樹成陰,乳白色石頭砌成的紅頂房屋鱗次櫛比,是約旦河西岸著名的避暑勝地,被稱為“約旦河西岸之珠”“耶城北大門”和“巴勒斯坦新娘”。
拉姆安拉
加沙城
加沙城(Gaza),西南距埃及邊境30千米。人口約185萬(2015),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初建于公元前3000年。被以色列隔離在約旦河西岸地區對面。希臘化時代是希臘文化傳播中心之一。城內多古跡,如清真大寺、十字軍侵占時修建的教堂(已改為學校)等。
加沙城
政治
編輯政體
1994年5月根據巴解組織決議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Palestine National Authority),作為階段性、過渡性的權力機構。2013年1月,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簽署命令,將法規、公文、證件等使用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稱謂統一改為“巴勒斯坦國”。但國際社會仍有沿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稱謂的情況。
司法機構?
巴勒斯坦司法機構主體是各級法院,目前設有最高法院1個、調解法院18個、初級法院8個、上訴法院1個、刑事法院1個、中央法院2個。巴檢察機構的主體是各級檢察院,目前設有最高檢察院1個,由總檢察長、數名副檢察長和檢察官組成,下設5個檢察分院和10個總起訴廳。
政要
巴勒斯坦主要政治人物
名字 |
職務 |
馬哈茂德·阿巴斯 |
巴勒斯坦國總統 |
穆罕默德·穆斯塔法(Muhammad Mustafa) |
巴勒斯坦國總理 |
侯賽因·阿布·阿侯達伊(Hussein Abu Ahoudaye) |
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主席 |
穆罕默德·沙特耶(Mohammed Shayah) |
加沙地帶最高法院院長 |
卡姆爾·哈?!ぐ⒗铮↘amr Hassan Ali) |
巴勒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4月1日: |
政治派別
巴勒斯坦的政治派別主要有法塔赫(隸屬于巴解組織)、哈馬斯以及其他一些小的黨派或武裝組織。自2007年6月以來,巴勒斯坦分別在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設立了兩個不同的政府。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政府是2013年由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政府,加沙地帶的政府是2012年的哈馬斯政府。
巴勒斯坦的政治派別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Palestinia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
簡稱“法塔赫”(Fatah)。20世紀50年代末期,由巴勒斯坦愛國青年逐步組建,1969年以后成為巴解主流派,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廣泛承認與支持?!胺ㄋ铡钡某TO領導機構是中央委員會,下設革命委員會,均由“法塔赫”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
伊斯蘭抵抗運動(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estinia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
簡稱“哈馬斯”(Hamas),由“伊斯蘭”、“抵抗”和“運動”三個阿拉伯詞語縮寫組成。由亞辛教長于1987年創建,其前身為“伊斯蘭聯合會”,在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等國設有分支。哈馬斯宣稱《古蘭經》是憲法,強調“圣戰”是實現其目標的唯一手段;強烈反對中東和平進程,主張消滅以色列,解放巴全部被占領土。近年來,哈馬斯立場有所調整。目前實際控制加沙地帶 |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
簡稱“人陣”(Popular Front)。1967年12月由巴勒斯坦解放陣線、“復仇青年”、“歸國英雄”等組織合并而成,是巴解中第二大組織。政治觀點偏左,反對巴以“奧斯陸協議”?!叭岁嚒鳖I導機構為中央委員會 |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Democratic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
簡稱“民陣”(Democratic Front)。1969年從“人陣”中分裂出來,是巴解中第三大組織。政治觀點偏左,反對巴以“奧斯陸協議” |
巴勒斯坦解放陣線(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 |
簡稱“巴解陣”。1976年由“人陣(總部)”分出,1977年4月正式成立。1983年又分為兩派 |
伊斯蘭圣戰組織(Islamic Jihad) |
簡稱“杰哈德”(Jihad)。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穆斯林兄弟會中的激進派發展起來,其宗旨是通過圣戰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占領,解放巴勒斯坦,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
以上數據截止2023/10/25
政治機構
巴勒斯坦政治機構
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The 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 |
是根據奧斯陸協議于1996年1月20日選舉產生的。立法委員會下設法律、耶路撒冷、預算與財政事務、經濟、自然資源、領土與定居、難民、內政與安全、教育、政治、監督11個委員會,每年舉行兩次年會。按規定,每屆立法委員會任期4年。2006年1月,巴舉行第二屆立法委員會選舉。哈馬斯獲74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派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PLO) |
是巴解組織的常設領導機構,承擔政府職能,維護廣泛的外交關系網絡。本屆執行委員會是于1996年4月經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21次會議選舉產生 |
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Palestine National Council) |
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代表巴境內、外的全體巴勒斯坦人。有委員570人,分別為巴勒斯坦各抵抗組織及其他群眾組織代表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中央委員會(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PLO) |
是巴勒斯坦的監督機構,負責監督執委會執行巴全委會的決議和巴解的方針政策。由全國委員會選舉產生,共有100多名成員,在全委會閉會期間,由中央委員會指導巴解工作 |
以上數據截止2023/10/25
元首
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成立,阿拉法特當選為主席。2004年11月,阿拉法特病逝。馬哈茂德·阿巴斯接任巴解執委會主席,并于2005年1月當選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2008年11月當選巴勒斯坦國總統,任職至今。
馬哈茂德·阿巴斯
國際關系
編輯與以色列的關系
1993年至1995年,巴、以先后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加沙和杰里科先行自治協議》和《擴大巴勒斯坦在約旦河西岸自治范圍的協議》等協議。2000年,由于以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強行進入阿克薩清真寺,引發長達4年多的以巴沖突。2005年阿巴斯出任巴最高領導人后,巴以關系明顯改善。2014年,和談再次陷入僵局后,巴以關系急劇惡化。2015年以來,巴以雙方在多地持續發生零星沖突,導致大量人員傷亡。10月7日阿克薩洪水行動哈馬斯派出了1000多名武裝人員,以色列與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實際處于戰爭狀態
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
沙特、科威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曾是巴解的主要財政援助國。1990年,沙特等海灣國家對巴解在海灣戰爭中的立場不滿,同巴解關系惡化。原在海灣國家的50萬巴勒斯坦人大部分離開。1991年3月31日,海灣合作委員會宣布中斷對巴解的財政援助。但在巴解決定出席馬德里中東和會后,沙特等海灣國家與巴解關系開始緩和,官方往來逐漸恢復,沙特還部分恢復了對巴援助。從1993年起,巴解同海灣國家關系不斷改善。2002年4月25日,沙特王儲阿卜杜拉訪問美國期間向布什總統提出了解決中東問題的8點建議。2004年12月,巴解執委會主席阿巴斯訪問沙特和科威特,對巴在海灣戰爭中的錯誤立場表示道歉。巴與海灣國家關系明顯改善。2007年2月,在沙特斡旋下,哈馬斯與法塔赫達成“麥加協議”。3月,在沙特等國推動下,第19次阿盟首腦會議重申“阿拉伯和平倡議”,并確定相關工作機制。2012年10月,卡塔爾埃米爾哈馬德訪問加沙,是2006年以來首位訪問加沙的海灣國家元首,卡同時提供2.54億美元援助,用于支持加沙經濟重建。2013年4月,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馬德率阿拉伯國家代表團訪美,表示愿在1967年邊界基礎上、通過少量土地置換實現“兩國方案”,受到美國和以色列的歡迎。2015年7月,沙特國王薩勒曼會見赴沙特朝覲的哈馬斯政治局主席馬沙勒。
埃及是最早支持巴解組織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曾是巴解組織開展政治活動的主要基地。埃、以簽訂戴維營協議后,巴解中斷同埃的關系。1987年11月,埃宣布重新開放巴解組織駐開羅辦事處。海灣戰爭后,由于雙方立場不同,關系冷淡。此后,隨著中東和平進程的推進,雙方關系實現正?;?。阿巴斯當選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后,曾多次訪埃。近年來,埃及在巴以?;?、換俘、巴內部和解等問題上積極斡旋。2011年,經埃及斡旋,巴各派于5月初在開羅簽署和解協議。10月,埃方促成哈馬斯同以色列成功換俘。2012年11月加沙沖突爆發后,埃及明確支持巴方,同時積極展開斡旋,推動實現?;?。2013年1月,在埃及斡旋下,法塔赫和哈馬斯領導人在開羅就民族和解事宜舉行會晤。7月底埃及局勢劇變后,埃及與哈馬斯關系急劇惡化,埃及軍方加強對西奈半島與加沙地帶接壤地區的管控,縮短拉法口岸開放時間,并摧毀了加沙通往西奈的大部分地道。2014年3月,埃方決定禁止哈馬斯在埃一切活動,哈馬斯對此表示譴責。2015年初,埃法院裁決哈馬斯為恐怖組織。6月,埃及緊急事務上訴法院以缺乏司法權為由,撤銷先前將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的裁定。
約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給予巴勒斯坦人國籍的國家,現巴人占約旦總人口的60%。約曾是巴解組織總部所在地。1970年,約巴關系惡化,巴武裝被迫全部從約撤出。中東和平進程開始后,巴約曾組成聯合代表團出席中東和會。2003年6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主持了由美、以、巴三方首腦參加的亞喀巴峰會,宣布正式啟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阿巴斯當選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后,多次訪約。阿巴斯解散聯合政府后,約旦強調巴應維護內部團結、重建秩序。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多次呼吁國際社會推動和平進程,支持巴以和談,敦促美在中東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2012年初,約旦同中東問題“四方機制”推動巴以雙方在安曼就恢復和談進行多次接觸。
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是最早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抵抗運動并承認巴解和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1988年1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國家地位,兩國建立外交關系。2016年1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盟總部發表演講時,專門就巴勒斯坦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中國堅定支持中東和平進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巴勒斯坦國。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2%。主要為中國對巴勒斯坦出口。其中出口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5%,進口1.9萬美元,同比下降94.3%。2023年6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宣布建立中巴戰略伙伴關系。
習近平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
與美國的關系
美國曾長期拒不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安理會242和338號決議并公開譴責恐怖主義之后,美、巴開始對話。1993年9月,巴以簽署華盛頓宣言,美隨后宣布承認巴解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 月24日,美將巴駐美辦事處升格為官方使團,并利用美駐耶路撒冷總領館與巴進行聯系。2002年12月,美主導中東問題“四方機制”擬定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并積極推動實施。
2006年哈馬斯勝選并組閣后,美反應強烈,重申哈馬斯是“恐怖組織”,表示不會與巴政府進行接觸,要求國際社會孤立哈馬斯,直至其改變立場、接受“三項條件”,并停止對巴直接援助。2007年6月阿巴斯解散聯合政府后,美解除對約旦河西岸的經濟封鎖,推動巴以對話,并于11月26日召開中東問題國際會議(即安納波利斯會議),提出巴以“兩個國家”和平共處的設想。2008年1月,美國總統布什訪巴,宣布啟動安納波利斯會議確定的三方委員會機制,由美方監督巴以履行“路線圖”計劃情況。美國務卿賴斯多次訪問巴以,推動和談。
2009年,美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積極推動巴以和談。5月,阿巴斯訪美。9月,美總統奧巴馬促成美、巴、以三方首腦于聯大期間在紐約會晤。2010年,美副總統拜登、中東特使米切爾等頻繁訪巴,最終促成巴于5月接受在美主持下與以恢復間接和談,并于9月與以重啟直接談判。后因以色列方面拒絕延長猶太人定居點建設凍結令,談判中止。
2011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其中東政策演講中提出巴以兩國邊界應以1967年邊界線為基礎,通過雙方認可的土地置換劃定。巴方對此表示歡迎。但美方堅決反對巴方將獨立建國問題訴諸聯合國的做法。2012年3月,奧巴馬致電阿巴斯,重申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承諾。11月,第67屆聯大表決授予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的決議草案,美國投反對票。
2013年3月,奧巴馬第二任期伊始即訪問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地區國家,重申以“兩國方案”為基礎解決巴以爭端。美國國務卿克里多次訪問地區國家,推動巴以雙方重啟和平談判,并提出加強巴勒斯坦經濟能力、改善巴勒斯坦民眾生活、設立40億美元援助基金等設想。2013年7月底,在國際社會特別是美方的大力推動下,巴以重啟和談。2014年4月,和談陷入僵局。2015年底,巴以零星沖突持續升級之際,美國國務卿克里訪問巴以進行斡旋。
與俄羅斯的關系
2007年阿巴斯解散聯合政府后,俄羅斯表示支持阿巴斯,此后阿巴斯五次訪問俄羅斯。2012年6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巴勒斯坦。2017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只能通過政治和談判的方式解決巴以沖突,俄羅斯將同聯合國、美國、歐盟一道,繼續支持巴以恢復直接對話。
與歐洲的關系
2014年10月30日,瑞典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成為第一個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北歐與歐盟國家。2014年12月17日,歐洲議會也以498票贊成、88票反對、111票棄權,原則上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地位。至今有包含瑞典、英國、法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會都已表決通過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地位。部分東歐國家在共產黨統治時期已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 2015年5月14日,圣座簽署了一項條約,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根據該條約,梵蒂岡贊成解決以巴沖突的兩階段方案,而此條約在 2016年1月3日正式生效。
巴解組織重視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在10多個歐盟國家派駐代表。海灣危機發生后,歐盟國家指責巴解在海灣危機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歐共體12國外長宣布凍結與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觸。海灣戰爭結束后,歐盟國家與巴解關系逐漸恢復。巴、以簽署巴自治協議后,歐盟國家開始在巴自治區設代表處或通過駐耶路撒冷總領館與巴自治政府進行聯系,并向巴民族權力機構提供了大量援助。2006年哈馬斯勝選并組閣后,歐盟要求哈馬斯接受“三項條件”。2007年6月阿巴斯解散聯合政府后,歐盟表示支持阿巴斯。2010年以來,阿巴斯多次訪問英、法、德、西班牙、比利時、希臘等國,尋求歐盟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2011年以來,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先后宣布將巴駐該國代表機構級別提升為外交使團。但歐盟內部在巴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問題上立場不一。2013年7月,歐盟出臺新的對以色列定居點的限制規定,即自2014年起,位于定居點內的機構不能獲得歐盟撥款、饋贈、金融工具等方面資助。2014年10月,瑞典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并將巴駐瑞典代表處提升為使館。2015年6月,梵蒂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英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國議會紛紛投票支持政府承認巴國地位。2015年6月,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訪問巴以。7月,意大利總理倫齊訪問巴以。2016年6月,法國組織召開支持中東和平倡議外長會。
國際組織
巴勒斯坦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建國作為外交政策的基石,主張以國際法、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阿拉伯和平倡議”等為基礎,通過同以色列進行和平談判,結束以方對巴方領土的占領,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實體。2012年11月29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正式授予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2015年4月1日,國際刑事法院宣布,正式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現已得到138個國家的正式承認。巴勒斯坦以國家或觀察員國身份加入了50多個國際公約和組織。
2024年4月2日,巴勒斯坦正式重啟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的程序,在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并轉交給安理會的信件中,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里亞德·曼蘇爾宣布,“應巴勒斯坦領導層的要求”,重新啟動這一始于2011年的申請,并呼吁安理會“在2024年4月”對其進行審議。4月份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的馬耳他表示,“已經收到這封信”,“會舉行雙邊磋商,以決定接下來的道路”。當地時間4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達成一致。根據安排,安理會新成員接納委員會進行首次內部磋商,經安理會和聯大同意后,才能接納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表示,對于進程感到樂觀,并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表示,巴勒斯坦的申請“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及憲章精神”。
軍事
編輯概況
根據《奧斯陸協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可建立警察部隊以保證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公共秩序和內部安全。巴勒斯坦國沒有陸軍,也沒有空軍或海軍。目前巴勒斯坦警察部隊約有6萬人,巴勒斯坦安全局沒有重型武器和坦克等先進軍事裝備。
在以巴和平進程中,以色列一直要求巴勒斯坦國永遠非軍事化。以色列談判代表要求將以色列軍隊留在西岸,保持對巴勒斯坦領空的控制,并明確規定巴勒斯坦安全部隊可以購買和不能購買哪些武器。
武裝力量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FATEH) ,簡稱“巴解組織”或“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聯盟之一,是國際公認的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成立于1965年,是巴解的主流派,在巴解中勢力最強、影響最大,其武裝力量占巴勒斯坦武裝力量的95%,控制了巴解的軍、政、財務與外交大權,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廣泛承認與支持,自稱是巴勒斯坦的執政黨?!胺ㄋ铡弊罡邫嗬麢C構是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革命委員會行使職權?!胺ㄋ铡钡某TO機構是中央委員會,由18名成員組成。
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
伊斯蘭抵抗運動(HAMAS) 簡稱“哈馬斯”。由艾哈邁德·亞辛教長于1987年12月14日創建。因“哈馬斯”領導被占領土的巴人進行反以起義斗爭,以色列于1989年宣布哈為恐怖組織,其活動是非法并開始追捕、驅逐“哈馬斯”領導成員?!肮R斯”資金雄厚,在巴內地、特別是在加沙地帶開設了若干福利機構,定期資助各類貧困者。
其他軍事組織
坦齊姆
坦齊姆(Tanzim)軍事部隊,主要是一個基層組織,由地方決策。由阿拉法特先生和法塔赫領導人于1995年成立,目的是制衡伊斯蘭激進組織哈馬斯和圣戰組織。主要目的是將街頭活動引向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而不是宗教極端分子。主要據點為加沙、拉馬拉和其他西岸城鎮。主要領導為馬爾萬·巴古提(Marwan Barghouti)、哈切姆·巴拉維(Hachem Balawy)、艾哈邁德·奇萊斯(Ahmad Chiles)2001年12月4日,坦齊姆被以色列組織列入其 “恐怖主義 “實體名單。
阿克薩烈士旅
阿克薩烈士旅(al-Aqsa Martyrs Brigades)是一個西岸的巴勒斯坦武裝團體聯盟,成立于2000年10月。創始人是亞西爾·巴達維(Yasser Badawi)和納賽爾·阿維斯(Nasser Awais)該組織已被以色列、歐洲聯盟、加拿大、日本、新西蘭定為恐怖組織。
第17部隊
第17部隊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初,是亞西爾·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其他領導人的貼身警衛機構。對于他的命名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指由于最初駐扎在貝魯特的法卡哈尼街17號得名,另一種解釋是,指的是1968年在約旦卡拉梅戰役中陣亡的 17 名巴勒斯坦英雄。2001年12月4日,第17部隊被以色列列入 “恐怖主義 “實體名單。
軍事行動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建國,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全部向以色列宣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在美國的呼吁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命令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雙方決定于19486月11日起休戰四周。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敘利亞和約且發動突然襲擊,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軍隊受到重創,失去了西奈半島,蘇伊士運河也被迫關閉。
2023年10月7日,20多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進入以色列境內,與以色列軍隊發生沖突。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表聲明,宣布對以色列采取新一輪軍事行動。
人口
編輯人口數量
巴勒斯坦人口約1350萬人(2021年),其中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人口為523萬(2021年),其余為在外的難民和僑民。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統計(2016年),巴勒斯坦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00人,其中約旦河西岸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9人,加沙地帶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54人。
202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增長率為2.41%,年齡結構為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38.6%,15-64歲人口占54.1%,65歲及以上人口占7.3%。性別比例為男性占總人口的51.2%,女性占48.8%。
難民
據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統計,2016年,巴勒斯坦難民登記人數達到590萬人。
1948年中東戰爭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由于恐怖和戰爭流落他鄉,成為難民。綜合各方面的統計,前兩次中東戰爭造成的直接難民人數在100萬~120萬人。由于最初的巴勒斯坦難民產生距今年代久遠,許多難民已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巴勒斯坦難民主要分布在以色列(1949年?;鹁€范圍)、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埃及等國家或地區。除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外,流落在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的難民數量最多。
語言
巴勒斯坦阿拉伯語是巴勒斯坦人(包括1948年以色列建國后仍留在巴勒斯坦的人)說的一種黎凡特阿拉伯語的方言。巴勒斯坦阿拉伯語有來自中東(如亞拉米文)及歐洲語言的詞匯。在7世紀伊斯蘭教擴張和黎凡特地區被阿拉伯化之前,巴勒斯坦原先使用的語言主要是亞拉米文、希臘文和敘利亞語,而阿拉伯語也在某些地方被使用。英語和希伯來語在巴勒斯坦廣泛使用。巴勒斯坦公立和私立學校都開設英語課程。為了便利生活,東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的居民也學習希伯來語。
阿拉伯語
巴勒斯坦阿拉伯語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僑民中大部分巴勒斯坦人使用的黎凡特阿拉伯語的相互融匯的方言連續體。在巴勒斯坦和外約旦使用的阿拉伯語方言的語言單位多樣化,由于地理、歷史和社會經濟環境而屬于各種類型不同群體方言的種類也有不同的種類。最接近現代標準阿拉伯語的阿拉伯語方言是巴勒斯坦阿拉伯語,主要為加沙地帶人使用的方言。
種族
巴勒斯坦的人口主要由巴勒斯坦人、基督徒和德魯茲人組成。21世紀初,約旦河以西地區的猶太人約占一半,其余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基督徒、德魯茲人和其他少數民族。
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Palestinians),又被稱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是西亞阿拉伯民族之一。人口約1300萬(2021)。1948年前為巴勒斯坦地區的基本居民。主要分布在約目河西岸、加沙地帶、以色列及其他阿拉伯國家,通用阿拉伯語。多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前1世紀羅馬帝國侵入,猶太人絕大部分流往世界各地。自公元7世紀起,阿拉伯人陸續移入,巴勒斯坦地區的居民被阿拉伯化,逐漸形成巴勒斯坦人。
宗教信仰
巴勒斯坦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少數是艾哈邁迪亞派。巴勒斯坦基督徒占6%,其次是規模小得多的宗教團體,包括德魯茲人和撒瑪利亞人。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巴勒斯坦的主要宗教,穆斯林占約旦河西岸人口的85%(以色列定居者包含其中),占加沙地帶人口的99%。巴勒斯坦穆斯林中最大的教派是遜尼派,占穆斯林總人口的 98-99%。分為遜尼派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蘭教、艾哈邁迪耶伊斯蘭教三大類。其中艾哈邁迪亞是巴勒斯坦伊斯蘭教中的一個小教派,不被主流穆斯林承認為真正的伊斯蘭教徒,受到當地伊斯蘭教法法院施加的婚姻限制。
遜尼派
遜尼派伊斯蘭教占巴勒斯坦穆斯林總數的85%,哈納菲派是主要的伊斯蘭教徒,是遜尼派的四大伊斯蘭法流派之一。1970年薩拉菲主義在加沙扎根,沙特阿拉伯的宗教學校留學回來的巴勒斯坦學生在當時加入。位于加沙的部分薩拉菲派團體得到利雅得繼續的支持和資助。
什葉派
在1923-1948年,什葉派穆斯林(也稱為梅塔瓦利)分布在巴勒斯坦的七個村莊,人口主要為一下七種:Tarbikha、Saliha、Malkiyeh、Nabi Yusha、Qadas、Hunin和Abil al-Qamh。1979年以來,受到伊朗的影響,巴勒斯坦地區的遜尼派皈依了什葉派伊斯蘭教。數百名遜尼派,包括在伊斯蘭圣戰活動家和普通民眾,都皈依了伊斯蘭教。2014年薩比林運動是由一些離開伊斯蘭圣戰組織的什葉派于創建。
基督教
巴勒斯坦基督徒占總人口的6%,其次是規模小得多的宗教團體,包括德魯茲人和撒瑪利亞人。據英國委任統治政府統計,1922年,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中,基督教徒約占10.8%。截至2015年,在約旦河西岸,基督教徒約占總人口的1%~2.5%。在加沙地帶,基督教徒占總人口的比例不到1%。東耶路撒冷、拉姆安拉、納布盧斯和伯利恒是巴勒斯坦基督教徒的主要聚居地。2011年,包括耶路撒冷在內,巴勒斯坦共有162座教堂,其中159座位于約旦河西岸,3座位于加沙地帶。2016年,包括耶路撒冷在內,巴勒斯坦共有2924座清真寺,其中1979座位于約旦河西岸,945座位于加沙地帶。
經濟
編輯綜述
巴勒斯坦自治前,以色列的長期軍事占領及采取的對己有利的經濟政策,導致巴勒斯坦經濟結構失衡,發展嚴重依賴以色列。自治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掌握了基本的經濟權力。但由于以色列控制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邊境,巴勒斯坦的經濟政策仍然要受制于以色列。
巴勒斯坦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結構失衡,進出口渠道單一。2000年9月阿薩克起義爆發使得巴勒斯坦經濟遭受重創。2002年6月,巴勒斯坦政府通過為期100天改革恢復了經濟。2005年,內部沖突對巴勒斯坦的經濟再度產生沖擊。直至2007年中期以后,巴以雙方關系緩和,國際社會增加對巴勒斯坦的經濟援助,巴勒斯坦經濟發展才開始逐漸恢復。
2021年巴勒斯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50.27億美元,國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3655美元,經濟增長率為7.1%。據統計,2021年巴勒斯坦通貨膨脹率1.2%,失業率達到26.4%。
第一產業
農業是巴勒斯坦的經濟支柱,由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組成。巴勒斯坦四季分明,農產品豐富,水果、蔬菜和橄欖(油)是外貿出口的重要部分,占出口產品的25%,但小麥、大麥、大米、糖等產品還需要依靠進口。
巴勒斯坦可耕地面積為16.6萬公頃,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20%左右。根據歐洲巴勒斯坦關系委員會的數據,農業部門正式雇傭了13.4%的人口,非正式雇傭了90%的人口。
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戰亂、城市化以及以色列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巴勒斯坦農業發展緩慢,對巴勒斯坦GDP的貢獻率逐年降低,從1993年的13%下降到2009年的4.8%。
第二產業
巴勒斯坦工業水平很低,規模較小,主要是加工業,如塑料、橡膠、化工、食品、石材、制藥、造紙、印刷、建筑、紡織、制衣、家具等。巴勒斯坦缺乏大型工業骨干企業,大多數工廠只是簡易的私人手工作坊,雇工不到10人,設備簡陋。
巴勒斯坦工業發展落后于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占GDP的比重從未超過21%。
第三產業
信息產業
信息技術產業(IT產業)是巴勒斯坦增長最快的經濟部門,2002年增長25%。緊鄰以色列高科技區域以及巴勒斯坦IT教育的發展,是巴勒斯坦IT業繁榮的兩大因素。巴勒斯坦IT產業主要集中在軟件外包、通信技術以及裝備制造領域。2010年,IT產業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0.8%上升至5%,在對外貿易中所占比重2009年上升64%。2002年,在迪拜信息技術展示會上,巴勒斯坦的信息技術產品被廣泛接受。
保險業
巴勒斯坦資本市場管理局許可的保險公司有9家(2015年),這9家公司共有116個分支機構和代表處、206個代理商、10個保險/再保險中介,形成了覆蓋巴勒斯坦全境的保險網絡,有從業人員1156人。巴勒斯坦保險行業的總資產/負債為3.524億美元,收取的保費總額約為1.648億美元,其中汽車險保費占保費總額的57.4%。
旅游業
巴勒斯坦旅游資源眾多,當地旅游資源分為三類:宗教圣跡、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1996~2001年,游客數量增加52%,其中58%來自歐洲,14%來自以色列,7.7%來自北美。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7460個工作崗位,吸納的勞動力也成倍增長。1999年,伯利恒的圣誕節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2000年,開業的旅館數量增長16.5%,游客人數增長5.9%。旅游業創造的就業崗位增加了46.6%。
貨幣
根據《經濟關系議定書》,巴勒斯坦人不得獨立引入單獨的巴勒斯坦貨幣。相反,以色列新謝克爾是巴勒斯坦領土的主要貨幣。在約旦河西岸,約旦第納爾也被使用。謝克爾用于大多數交易,尤其是零售,而第納爾則更多地用于儲蓄和耐用品交易。 美元有時也用于儲蓄和購買外國商品。 由巴勒斯坦貨幣管理局(作為巴勒斯坦中央銀行)監督的絕大多數交易都使用美元,這些交易僅占在巴勒斯坦或巴勒斯坦人進行的交易的一小部分。在加沙地帶,新謝克爾也是主要貨幣。
社會事業
編輯教育
巴勒斯坦的教育受巴以沖突影響,巴教育狀況總體落后,巴目前文盲率約為2.6%。主要大學有比爾宰特大學、成功大學、圣城大學、伯利恒大學等。巴勒斯坦分為基礎教育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三個方面。在高等教育方面,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國家中,除了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兩個國家外擁有大學最多的國家之一。
媒體
巴內地有報刊13種,雜志33種,大部分是月刊和季刊?!兑啡隼鋱蟆?Al-Quds)發行量5萬,《日子報》(Al-Ayyam)發行量2萬份,《新生活報》(Al-Hayat Al-Jadida)發行量15000份。巴勒斯坦通訊社(Palestine News Agency),簡稱“Wafa”,由巴解組織于1971年在貝魯特創建。
巴勒斯坦廣播公司于1994年7月1日成立,總部位于巴勒斯坦中部城鎮拉姆安拉。公司下設電臺“巴勒斯坦之聲”(Voice of Palestine)(1993年之前稱為“巴勒斯坦革命之聲”)以及“巴勒斯坦衛星頻道”(Palestinian Satellite Channel)。在1998年以前,巴勒斯坦廣播公司的部分資金來源于美國政府。曾是歐洲廣播聯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EBU)的核準成員之一,由于巴勒斯坦不屬于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成員國,巴勒斯坦廣播公司未能成為歐洲廣播聯盟的正式成員。受到“巴以沖突”引發政治動蕩的影響,巴勒斯坦廣播公司曾遭以色列國防軍方轟炸。
體育
巴勒斯坦從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開始出現賽馬、跑步、摔跤和游泳。20世紀初,現代競技體育傳入,足球成為巴勒斯坦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巴勒斯坦國家足球隊在2014年FIFA世界杯預選賽中與阿富汗隊交手。2015年,巴勒斯坦國家男子足球隊首次入圍亞洲杯決賽。2023年7月5日至15日巴勒斯坦參加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阿拉伯運動會。派出代表團參加了12項運動會。
巴勒斯坦國家男子足球隊在亞洲杯
1986年,巴勒斯坦被承認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的成員。1995年,被承認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的成員。1996年起,巴勒斯坦奧委會每屆夏季奧運會都會派出球隊參加。但巴勒斯坦尚未參加過國際冬季奧運會,巴勒斯坦運動員也從未獲得過國際奧運獎牌。2014年,巴勒斯坦國家男子足球隊首次入圍亞洲杯決賽。
通訊
根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PCBS)和電信與信息技術部統計,巴勒斯坦蜂窩移動用戶數量在2010年底為260萬,ADSL用戶數量從2010年底的11.9萬增加到2019年底的約36.3萬。至少97%的巴勒斯坦家庭擁有一條蜂窩移動線路,至少86%的家庭擁有一部智能手機(西岸為91%,加沙地帶為78%),約80%的家庭可以在家中上網,約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擁有電腦。
衛生健康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醫療衛生事業得到發展。由巴勒斯坦衛生部、近東救濟工程處、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共同提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健康服務由。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主持下運作,巴勒斯坦被占領土衛生部門(OPT)成立于2009年。根據巴勒斯坦衛生部(MOH)的數據,截至2017年,巴勒斯坦有743個初級衛生保健中心(西岸583個,加沙160個),以及81家醫院(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西岸51家,加沙30家)。
治安
巴勒斯坦國的安全部隊,包括民警部隊、國家安全部隊和情報部門,其職能是維持安全,保護巴勒斯坦公民。但由于巴以沖突不斷,巴勒斯坦治安環境惡劣。?
加沙市被摧毀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大樓
交通
編輯綜述
巴勒斯坦沒有鐵路,一切運輸全靠公路、汽車完成。1998至2000年間,巴民族權力機構在約旦河西岸建了163個公路項目,造價1.176億美元 。在加沙地帶建了20個公路項目,造價0.176億美元。巴勒斯坦各主要城市之間已建設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2000年以后,由于巴以沖突不斷,巴勒斯坦交通建設陷入停滯。2009年后,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所恢復并得到一定發展。巴勒斯坦曾擁有過四個機場,目前都已因為地區戰爭與內部沖突關閉。
公路
巴勒斯坦各主要城市之間已建設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共有各類公路5146.9千米。按照奧斯陸協議,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地區分為A區、B區、C區。A區為巴勒斯坦完全控制,面積約占18%,主要包括拉馬拉、納布盧斯、希伯倫等城市;B區為巴勒斯坦民事控制,以色列軍事控制,面積約占21%;C區為以色列完全控制,面積約占61%。駕車經約旦河西岸的B區或C區時,需經以色列軍事檢查站。車輛右行。
航運
巴勒斯坦無水路交通,加沙地帶海上交通被以色列封鎖。約旦河西岸地處內陸,沒有港口。加沙地帶的加沙港是加沙市里馬爾區附近的一個小港口,它是巴勒斯坦漁船的母港,海軍警察的基地也分布在此區域。
自2007年以來,加沙港一直處于海上封鎖之下,該港口的活動僅限于小規模捕魚。加沙地帶曾計劃建造加沙海港,但在2000年1月第二次起義爆發后,港口建筑被摧毀,該項目被放棄。
公共交通
巴勒斯坦有基礎的公共交通系統,城市之間有隨叫隨停的黃色小巴士,各市市區設有固定的汽車站及公交車??空军c。除了公共交通,巴勒斯坦各城市市區也有出租車。
巴勒斯坦的黃色巴士
人文
編輯飲食文化
巴勒斯坦飲食文化既有阿拉伯飲食文化的共同特點,又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巴勒斯坦穆斯林嚴守教規,不食用《古蘭經》中禁止的食物,也不飲酒。巴勒斯坦菜式包括沙拉、燉菜、肉類和奶制品,面餅和米飯是巴勒斯坦人的主食。
粗面餅“恰巴蒂”是當地人必備的主食,此外還有油餅、油炸土豆餡三角等。大米常常做成黃油抓飯和肉抓飯,婚宴上必定端上染有顏色的甜米飯。手抓飯或大餅配咖喱羊肉、雞肉,是當地最常見的食品搭配。巴勒斯坦人口味偏辣,無論做肉、魚、豆類,還是做蔬菜,都會放辣椒。其烹調方式不是炒,而是燉,牛羊肉、雞、魚以及各種豆類、蔬菜均燉得爛熟。吃飯時不用刀叉、筷子,而是在凈手后,以右手抓取飯食。他們喜歡喝茶,招待客人時,主人一般會親自烹煮紅茶,同時還會端上夾心餅干、蛋糕、點心等讓客人品嘗。
“曼沙夫”(Mansaf)是巴勒斯坦隆重節日才有的大餐,即將羊肉和大米同煮,再加上酸乳酪。巴勒斯坦人假日尤其是周五經常吃的是一種稱為“馬克魯巴”(Maqlouba)的食品,即將肉和蔬菜烹煮之后再配上米飯。
馬克魯巴
巴勒斯坦面餅
民俗
服裝
巴勒斯坦人在社交場合一般穿西服或傳統服裝。休閑時,年輕人多穿牛仔褲、夾克衫、T恤,姑娘們也愛穿花裙子。巴勒斯坦男人的傳統服裝,多由半游牧民族貝都因人和農民手工制作,黑白兩色是其特點,如白色長袍、粗呢斗篷、黑色燈籠褲,佩戴白色或黑、白色相間的頭巾,脖頸上纏繞寬大圍巾。女人也著袍裝、扎頭巾。老年婦女的袍裝以黑色為主,而年輕女子的袍裝、頭巾色彩豐富。女子服裝常飾有刺繡,如幾何圖案以及樹木、花草、鳥獸圖案等。袍裝適合于當地炎熱的氣候條件,走動時會產生通風的效果,能起到祛熱降暑的作用。
巴拉斯坦服裝
婚姻
巴勒斯坦法定婚齡是男子16歲,女子15歲?。兒子長大,母親會直接到女方家提親。若雙方滿意,男女可當面相親。求親要舉行儀式,男方家人和德高望重族人全都到場。訂親更隆重,在宗教法官見證下簽訂婚約,確保雙方婚姻自愿。必不可少的是,訂婚時需支付彩禮,眾人吃甜點心“庫納法”?;槎Y活動頗多,通常會持續一周,其中包括各自的告別單身晚會、婚宴、答謝等。新娘打扮最受關注,習慣將鳳仙花搗碎,以其紅色汁液涂飾新娘的雙手、雙腳。新娘禮服美觀、華貴,共分7套,上面綴滿金片和鈔票,其顏色分別為白、紅、綠、黃、藍、青和黑?;槎Y期間會不時更換禮服,至于什么時間、什么場合穿什么禮服,都會嚴格遵照傳統,有專人指導。
巴勒斯坦結婚身上掛滿鈔票
節日
元旦1月1日是巴勒斯坦固定節假日。11月15日是巴勒斯坦的國慶日。與宗教有關的節日有:開齋節(10月1日)、宰牲節(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圣紀日(伊斯蘭教歷3月12日)、登宵節(伊斯蘭教歷7月27日)、白拉臺夜(伊斯蘭教歷8月15日)、蓋德爾夜(伊斯蘭教歷9月27日)、圣誕節(12月25日)。
文學
巴勒斯坦文學是指巴勒斯坦人創作的阿拉伯語小說、短篇小說和詩歌。當代巴勒斯坦文學是更廣泛的阿拉伯文學流派的一部分,其特點是具有高度的諷刺感,創作者常常對存在和身份問題進行探索,常見的是反抗占領、流亡、迷失、向往家園等主題。
巴勒斯坦的文學作品的短篇小說始于薩米拉·阿扎姆(Samira Azam )等作家。代表作為蘇珊·阿布哈瓦(Susan Abulhawa)的短篇小說《杰寧的早晨》(Mornings in Jenin)和作者拉賈·謝哈德(Raja Shehadeh)的《時間的裂痕》。
巴勒斯坦的詩使用經典的前伊斯蘭形式,巴勒斯坦人在1948年被驅逐和逃亡之后,詩歌成為了政治活動的工具。在1952年《公民法》通過后,在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巴勒斯坦人中,抵抗詩歌流派誕生,代表人物為包括馬哈茂德·達爾維什(Mahmoud Darwish)、薩米赫·卡西姆(Samih Kassem)和陶菲克·扎耶德(Tawfik Zayed)等詩人。
音樂
傳統的巴勒斯坦歌曲沒有固定的歌詞,而是有一定的節奏,讓人可以即興演唱民間詩歌。這種民間歌唱形式名為阿塔巴(Ataba),它由4個詩節組成,遵循特定的形式和韻律。Ataba與其他歌唱形式的特征在于其前三個詩節以相同的單詞結尾,但意思不同。Ataba常在以色列阿拉伯地區、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阿拉伯地區的婚禮和節日上被演奏。
在20世紀90年代末,一個新的巴勒斯坦音樂流派在巴勒斯坦形成。巴勒斯坦說唱或嘻哈將阿拉伯旋律和西方節拍融合,作詞采用的是阿拉伯語、英語和希伯來語作詞。對20世紀70年代進行首次出現在洛杉磯和紐約貧民窟的傳統說唱音樂借鑒,巴勒斯坦的年輕音樂家們采用這種風格,表達他們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社會和政治環境的不滿。
電影
1948年以后,埃及和黎巴嫩出品的影片已涉及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自己拍片是在1968年法塔赫成立照相部之后,之后其他一些抵抗運動組織也開始拍攝宣傳性的紀錄片。第一批巴勒斯坦紀錄片于1969年問世。至20世紀80年代,較重要的影片有穆斯托法·艾布·阿里的《侵略》(1972)、卡列布·沙阿的《鑰匙》(1977)、阿德那那·馬達納特的《巴勒斯坦見聞》(1978)、卡伊沙·阿菲-祖貝迪的《在鐵絲網后面的國家》(1981)等。
1972年,在電影工作者穆斯托法·艾布·阿里和評論家哈?!ぐ瑬|·迦米納的推動下,成立了巴勒斯坦電影協會。1982年,該協會完成了第一部故事片《回到海法》(導演卡塞姆·哈瓦里)。1983年巴勒斯坦、也門、蘇聯合拍了《貝魯特上空的外國云彩》。1996年,E.蘇雷曼導演了《消失文明的編年史》,獲得國際影評界的關注和好評。2008年,巴勒斯坦制作了3部長故事片和8部左右的短片。2010年完成一部新片《偉大的解放》。2017年,E.雅西爾執導了《責任》,在國際上獲得關注。
戲劇
巴勒斯坦現代戲劇起步于20世紀初。受黎巴嫩、敘利亞、埃及等周邊國家戲劇活動的影響,巴勒斯坦也有一些戲劇愛好者自發組織起來,在小范圍內進行戲劇演出。以色列建國前,活躍在耶路撒冷的戲劇團體就多達30余個,主要表演形式有吟詩、說書、皮影戲、宗教戲與校園戲等,這些民間藝術為巴勒斯坦現代戲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世紀70年代初,巴勒斯坦文壇涌現出一批以巴勒斯坦現實遭遇和斗爭經歷為主題的抵抗戲劇,這些作品的出現推動了巴勒斯坦戲劇進入一個高潮。此階段的代表作家有穆因·巴西蘇(Muin Bassiou)、哈倫·哈希姆·拉希德(Harun Hashem Rashid)、格?!た{法尼(Gershon Kanafani)等。進入21世紀以來,中東局勢更加錯綜復雜,巴勒斯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巴勒斯坦戲劇的發展也遇到各種困難,如官方資助減少,專業人員和觀眾的流失,電視及新媒體的挑戰等。一些劇團宣告解散,但同時又有新的劇團宣告成立。
非物質文化遺產
巴勒斯坦??ㄒf書(Palestinian Hikaye)是巴勒斯坦一種傳統的口述文化形式,由一代代婦女口頭傳承,從女性角度對社會進行批判,直觸女性的生活,勾畫出巴勒斯坦的社會結構。其故事多為虛構,主要針對中東阿拉伯地區的社會和家庭問題,例如家庭中女性在責任和欲望之間的矛盾掙扎。??ㄒ闹v述技巧風格遵循語言學與文學的規定,這也是該藝術形式區別于其他民間口頭傳統藝術的地方??ㄒ褂玫目陬^習慣用語與通常對話中采用的語言有所不同。故事用巴勒斯坦方言進述法拉伊鄉村方言或馬達尼城市方言》,幾平每位70歲以上的老年婦女都是??堑闹v述者,也是這一傳統的主要傳承者。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勒斯坦??ㄒf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國家標志
國旗
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面左側為紅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側自上而下為黑、白、綠三色等寬橫條。對這面旗幟有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為:紅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頑強,白色象征革命的純潔性,綠色象征對伊斯蘭教的信仰。還有一種說法是:紅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亞的伊斯蘭世界,綠色象征地勢平坦的歐洲。紅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標志著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巴勒斯坦國國旗
國徽
巴勒斯坦國徽中央繪有一只金色的薩拉丁雄鷹,鷹的胸前是帶白邊的盾形國旗圖案,鷹爪抓住彎匾,匾額上用阿拉伯文寫著“巴勒斯坦”。圖案表示了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同時也象征著勝利,彰顯勇敢和忠誠的品質。
巴勒斯坦國國徽
國歌
巴勒斯坦國歌為《我的救贖》(Fida’i),由巴勒斯坦革命詩人薩義德·木扎因(Said Al Muzayin)作詞,埃及作曲家阿里·伊斯梅爾(Ali Ismael)譜曲,被稱為“巴勒斯坦革命之歌”。1996年被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確定為國歌。
巴勒斯坦國歌
阿拉伯語 |
中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國,我的國, 我的國,我的土, 我的土,我先祖的土, 我的救贖,我的救贖,我的救贖。我的民,永恒的民, 倚仗我的決心,我的火和我怨恨的火山, 依仗著我血液中對我土和我家鄉的的渴盼, 我已翻過群山。 我身已經百戰, 我已征服了不可征服的, 我已穿越前線, 依仗風的決心和武器的火焰, 以及我族的決心 ,在抗爭的土地。 巴勒斯坦是我的鄉土, 巴勒斯坦是我的火, 巴勒斯坦是我的怨恨和我抵抗之地, 以我旗下的誓言, 以我土我族,和傷痛的火, 我會以救贖為生,我會一直做一個救贖者, 我會用盡我的救贖——直到我的國回歸,我的救贖 |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land, my ancestral land scapegoat Redeemer, my people, immortal people Bazmi, Nari, and Balkan Tari My blood longs for my land and home I went up the mountain to fight Conquering stores that cross borders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land, my ancestral land scapegoat Redeemer, my people, immortal people The determination of wind and fir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eople to the land of struggle Palestine House The Palestinian Revolution and the Land of Resilience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land, my ancestral land scapegoat Redeemer, my people, immortal people The right to swear under the national flag Land, People, and the Fire of Pain I will live for my sacrifice and continue with it. I will kill Faedai until you come back.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country, my land, my ancestral land scapegoat Redeemer, my people, immortal people |
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3/10/25
風景名勝
編輯綜述
巴勒斯坦國領土內的旅游業是指東耶路撒冷、西岸和加沙地帶的旅游業。2010 年,有 460 萬人訪問了巴勒斯坦領土,而 2009 年為 260 萬人。其中,220 萬為外國游客,270 萬為國內游客。大多數游客只停留幾個小時或作為一日游行程的一部分。2012 年第四季度,超過 15 萬名游客入住西岸酒店;其中 40% 來自歐洲,9% 來自美國和加拿大。
主要景點
阿克薩清真寺
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位于耶路撒冷城內,巖石清真寺以南,是僅次于麥加禁寺和麥地那圣寺的伊斯蘭教第三大圣寺。阿拉伯語中“阿克薩”意思為“遙遠的”,故阿克薩清真寺也被譯為“遠寺”。阿克薩清真寺高88米,寬35米,內立有53根大理石圓柱和49根方形輔柱。
阿克薩清真寺
希沙姆王宮
希沙姆王宮(Hisham's Palace)位于杰里科古城以北,是倭馬亞王朝哈里發希沙姆所建宮殿,原本是哈里發冬季狩獵休憩的地方,建成后不久就毀于地震。從現存的浴室、馬賽克鑲嵌畫地板和宏偉的柱子可以推斷出其當初的規模,因而被考古學家稱為“中東凡爾賽宮”。遺址保存有中東地區面積最大的馬賽克鑲嵌畫。
希沙姆王宮
世界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第十七屆會議,并于11月16日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巴勒斯坦在2011年12月8日批準了該公約,截至2023年巴勒斯坦已有共4處世界遺產。
伯利恒主誕堂和朝圣之路
伯利恒主誕堂和朝圣之路位于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處,面積為2.98平方千米,2012年入選巴勒斯坦的世界文化遺產。該遺址被基督教傳統確定為2世紀以來耶穌的出生地。公元339年,一首次完工。在6世紀的一場大火后取而代之的建筑保留了原始建筑中精美的地板馬賽克。該遺址還包括拉丁語、希臘東正教、方濟各會和亞美尼亞語的修道院和教堂,以及鐘樓、梯田花園和朝圣路線。
伯利恒主誕堂
巴蒂爾
巴蒂爾位于耶路撒冷西南幾公里處,納布盧斯和希伯倫之間的中央高地。面積為348.3平方千米,2014年入選巴勒斯坦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巴蒂爾山景觀包括一系列被稱為widian的耕種山谷,帶有特色的石頭梯田,其中一些被灌溉用于市場花園生產,而另一些則是干燥的,種植著葡萄藤和橄欖樹。
巴蒂爾
哈利勒老城
哈利勒老城該鎮位于巴勒斯坦南部、西奈半島、約旦東部和阿拉伯半島北部之間商隊貿易路線的十字路口,面積為20.6平方千米,2017年入選巴勒斯坦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1250年至1517年的馬穆魯克時期,當地石灰石的使用塑造了哈利勒老城的建設。該鎮的中心是易卜拉希米清真寺族長墓的所在地,其建筑位于公元1世紀建造的大院中,以保護族長及其家人的墳墓。
哈利勒老城
泰爾蘇丹
泰爾蘇丹位于約旦河谷,面積為5.93平方千米,2023年入選巴勒斯坦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一個橢圓形的土墩,包含人類活動的史前沉積物,并包括相鄰的艾因蘇丹常年泉水。到公元前9世紀至 8世紀,由于綠洲肥沃的土壤和容易獲得的水,成為一個永久定居點。
泰爾蘇丹
著名人物
編輯易卜拉欣·圖甘(Ibrahim Tuqan)
易卜拉欣·圖甘(1905~1941)巴勒斯坦詩人,作家法德娃·圖甘的哥哥,生于巴勒斯坦納布盧斯。曾在耶路撒冷教會學校學習,師從奈赫賴·祖萊格,后去貝魯特美國大學研習文學,1929年畢業。先后在納布盧斯納吉哈學院、貝魯特美國大學、耶路撒冷拉希德學院、伊拉克鄉村師范學院教授阿拉伯語和文學。代表作品有詩作《初戀》《在圖書館里》《易卜拉欣詩集》等,與阿卜杜·克里姆·卡爾米和阿卜杜·拉希姆·馬哈茂德一起被譽為巴勒斯坦詩壇三杰。
易卜拉欣·圖甘
赫利勒·貝德斯(Helil Bedes)
赫利勒·貝德斯(1875~1949)巴勒斯坦小說家。生于拿撒勒(今屬以色列)。曾就讀于拿撒勒的俄國教會學院。畢業后先后在敘利亞、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俄國教會學校任教。1908年在以色列海法創辦文學雜志《珍寶》(后改名為《當代珍寶》)。赫利勒共創作了44部作品,但多為改寫的譯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繼承人》,短篇小說集《惶亂的哥薩克》《船長的女兒》《妙手回春》(《王位與愛情》《亨利二世和他的第六任妻子》《國王的苦難》等。其中《繼承人》是他的代表作,被認為是巴勒斯坦第一部現代小說。
拉希德·伊薩(Rashed Eisa)
拉希德·伊薩(1951~至今 ),約旦-巴勒斯坦作家和詩人。生于巴勒斯坦的納布盧斯。曾在約旦大學學習阿拉伯語言和文學,1993年于安曼師范學院畢業,1996年獲得阿拉伯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是約旦作家協會和阿拉伯作家聯盟的成員,代表作品包括《你的眼中有我的題目》《愛的見證》《不合理的女人》《女性的特質》(《冬天月亮的哭歌》等十余部作品。他創作的歌曲《春天與和平》在文化部1996年舉辦的“阿拉伯兒童歌曲節”中榮獲第一名,另一首名為《讓我獨自悲傷吧》的歌曲也在2004年由摩洛哥廣播電臺舉辦的“阿拉伯歌曲節”中獲獎。
參考資料
編輯展開[1]巴勒斯坦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09-28].
[2]?????? ?????? ?????????.mofa. [2023-10-15].
[3]彭樹智主編;楊輝著. 中東國家通史 巴勒斯坦卷. 商務印書館, 2002.04: 1-370.
[4]巴勒斯坦.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13].
[5]Must-see attractions in Palestinian Territories.Lovely Planet. [2023-09-29].
[6]巴勒斯坦,你知道多少?.網易. [2023-10-18].
[7]巴勒斯坦.中國領事服務網. [2023-09-28].
[8]巴勒斯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廳. [2023-09-26].
[9]巴勒斯坦人.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1-01].
[10]巴勒斯坦
.中國新聞網. [2023-10-17].
[11]Zertal, Adam. The Manasseh Hill Country Survey: The Shechem Syncline. 2004: 36. 978-9004137561.
[12]死海.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18].
[13]Water Resources in UAE.Fanack. [2023-09-30].
[14]姚惠娜. 巴勒斯坦. 新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2: 1-356.
[15]姚惠娜. 巴勒斯坦. 新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2: 1-356.
[16]Dinerstein, Eric; et al. "An Ecoregion-Based Approach to Protecting Half the Terrestrial Realm". BioScience.[M]. 2017: 534-545.
[17]Gil Moshe. A History of Palestin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13,84-90,110-120,180,159,223-237,324-326,370,409. [2023-11-04]. 978-0-521-59984-9.
[18]巴勒斯坦簡介.中國日報網. [2023-10-15].
[19]巴勒斯坦交通運輸概況.新浪網. [2023-10-15].
[20]虞衛東. 非對稱的巴以經濟及其影響.中國知網. [2023-10-01].
[21]Louis J. Salome . Violence, Veils and Bloodlines: Reporting from War Zones[M]. McFarland, 2010: 77. 978-0-7864-5584-3.
[22]寧靜與喧鬧 八小時耶路撒冷之旅.中國國家地理. [2023-09-28].
[23]Properties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UNESCO. [2023-10-01].
[24]巴勒斯坦國家概況.中國人大網. [2023-09-30].
[25]巴勒斯坦加入的國際組織.巴勒斯坦新聞辦公室. [2023-10-01].
[26]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人民網. [2023-10-18].
[27]春安. 巴勒斯坦-中東的心臟. 軍事誼文出版社, 1995.05: 1-180.
[28]第一次中東戰爭(圖).新浪網. [2023-10-17].
[29]巴勒斯坦歷史.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18].
[30]Palestine.Britannica. [2023-09-29].
[31]姚惠娜. 列國志:巴勒斯坦.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8: 1-306.
[32]History of Ancient Palestine[M]. 堡壘出版社, 1993: 72-111. 978080062770-6.
[33]尼爾·阿舍(Neil Asher). 以色列芬克爾斯坦. 2002: 107.
[34]Shahin Mariam. Palestine: A Guide[M]. Interlink Books , 2005: 4. [2023-11-03]. 1-56656-557-X.
[35]Ember Melvin,Peregrine Peter Neal. Encyclopedia of Prehistory: Volume 8: South and Southwest Asia[M]. 2002: 103. 0-306-46262-1..
[36]Remains Of Minoan-style Painting Discovered During Excavations Of Canaanite Palace.sciencedaily. [2023-11-03].
[37]Propp William H. Amarna Letter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12. 978-0-19-504645-8.
[38]Noonan Benjamin J. Non-Semitic Loanwords in the Hebrew Bible: A Lexicon of Language Contact[M]. Penn State Press, 2019: 9. [2023-11-03]. 9781646020393.
[39]Egyptian coffin, gold seal with king’s name found in Israel.timesofisrael. [2023-11-03].
[40]Knapp A. Bernard,Manning Sturt W. Crisis in Context: The End of the Late Bronze Ag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M].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2016: 120. [2023-11-03]. 0002-9114.
[41]Cline Eric H. 1177 B.C.: the year civilization collapsed. Princeton. [M]. 978-0-691-14089-615., 2015: 93. [2023-11-03].
[42]On The Problems of Reconstructing Pre-Hellenistic Israelite (Palestinian) History.jhsonline. [2023-11-03].
[43]Dever William G. 未提供電子書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Amazon.co[M]. 2001: 118-119. [2023-11-03]. 978-0-8028-2126-3..
[44]Faust Avraham. Israel's Ethnogenesis: Settlement, Interaction, [M]. Avraham Faust, 2016: 43. [2023-11-03]. 978-1-134-94208-4..
[45]Finkelstein Israel,Mazar Amihai. The 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Israel: Debating Archae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Early Israel. [M]. 2007: 131. [2023-11-03]. 978-1-58983-277-0..
[46]Noll K L. Canaan and Israel in Antiquity: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2001: 164. [2023-11-03]. 978-1-84127-318-1.
[47]McNutt Paula . Reconstructing the Society of Ancient Israel.[M].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9: 134. 978-0-664-22265-9.
[48]Finkelstein Israel,Silberman Neil Asher . 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Sacred Texts[M]. .Simon and Schuster, 2002: 13-14. 978-0-7432-2338-6..
[49]How Did Israel Become a People?.biblicalarchaeology. [2023-11-03].
[50]Killebrew Ann E. Biblical Peoples and Ethnicity: An Archaeological Study of Egyptians, Canaanite [M]. 2005: 230. [2023-11-03]. ISBN 978-1-58983-097-4..
[51]Shahin Mariam. Palestine: A Guide. Interlink Books. [M]. 2005: 6. [2023-11-03]. 1-56656-557-X.
[52]Who Were the Philistines?.livescience. [2023-11-03].
[53]Finkelstein Israel, Silberman Neil Asher . 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Sacred Texts[M]. Simon and Schuster, 2002: 106,146-147. [2023-11-03]. 978-0-7432-2338-6.
[54]Finkelstein Israel, Lipschits Oded,Koch Ido. Ugarit-Forschungen: Internationales Jahrbuch Für Die Altertumskunde Syrien-Pal?stinas. 2011. Band 43[M]. Ugarit-Verlag, 2012: 87,140-151,162-190. [2023-11-03]. 978-3-86835-086-9.
[55]Through Assyria’s Eyes.penn. [2023-11-03].
[56]Bagg Ariel M. Palestine under Assyrian Rule: A New Look at the Assyrian Imperial Policy in the West[M]. 2013: 119-144. [2023-11-03].
[57]Lipschits Oded. Achaemenid Imperial Policy and the Status of Jerusalem[M].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9-52. [2023-11-03]. 978-1-57506-250-1..
[58]Schipper Bernd U. Egyptian Imperialism After The New Kingdom: The 26th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M]. 2011: 268–290. 978-90-04-21069-1..
[59]Younger K. Lawson. The Deportations of the Israelites[M]. 1998: 201–227..
[60]Finkelstein Israel. Migration of Israelites into Judah after 720 BCE: An Answer and an Update. M. 2015: 188–206..
[61]Leithart Peter J. Kings (Brazos The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Bible).[M]. Baker Publishing Group, 2006: 255-256. [2023-11-03]. 978-1-4412-3560-2..
[62]Isaiah Chapter 30.mechon-mamre. [2023-11-03].
[63]2 Kings Chapter 18.mechon-mamre. [2023-11-03].
[64]ritchard James B.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ed to the Old Testament[M].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287-288.
[65]Schipper Bernd U. Egyptian Imperialism After The New Kingdom: The 26th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Levant[M]. 2011: 268–290. 978-90-04-21069-1.
[66]Perdue Leo G,Carter Warren. Israel and Empire: A Postcolonial History of Israel and Early Judaism[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5: 69. [2023-11-03]. 978-0-567-28051-0..
[67]Schipper Bernd U. Egyptian Imperialism After The New Kingdom: The 26th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M]. 978-90-04-21069-1., 2011: 268–290..
[68]Schipper Bernd U. Egyptian Imperialism After The New Kingdom: The 26th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Levant[M]. 2011: 268–290.. 978-90-04-21069-1.
[69]Ben-Shlomo David. Philistine Iconography: A Wealth of Style and Symbolism[M]. 2010: 17. [2023-11-04]. 978-3-525-5436.
[70]Nebuchadnezzar II.britannica. [2023-11-04].
[71]Lipschits Oled. The Fall and Rise of Jerusalem: Judah under Babylonian Rule[M]. 2005: 24. [2023-11-04]. 978-1-57506-095-8..
[72]Finkelstein Israel, Silberman Neil Asher . 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Sacred Texts[M]. Simon and Schuster, 2005: 261. 978-0-7432-2338-6.
[73]Ephal Israel. Syria-Palestine under Achaemenid Rul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9. [2023-11-04]. 978-0-521-22804-6.
[74]Noll K L. Canaan and Israel in Antiquity: A Textbook on History and Religion[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3: 340. [2023-11-04]. 978-0-567-18258-6.
[75]Cyrus the Great.livius. [2023-11-04].
[76]Ephal Israel. Changes in Palestine during the Persian Period in Light of Epigraphic Sources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M]. 1998: 112,156,152,165.
[77]Stern Ephraim. The Persian Empire and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Palestine in the Persian Period[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70-87. 978-0-521-21880-1.
[78]Ahlstr?m G?sta Werner. The history of ancient Palestine[M]. Fortress Press, 1994: 804-890. 0-8006-2770-9.
[79]Crotty Robert Brian. The Christian Survivor: How Roman Christianity Defeated Its Early Competitors. SPringe[M]. 2017: 25. [2023-11-04]. 978-981-10-3214-1.
[80]Grabbe Lester L. A History of the Jews and Judaism in the Second Temple Period: Yehud – A History of the Persian Province of Judah v. 1. T & T Clark..[M]. 2004: 355. [2023-11-04]. 978-0-567-08998-4.
[81]Shahin Mariam. Palestine: A Guide[M]. Interlink Books, 2005: 6. [2023-11-04]. 1-56656-557-X.
[82]Ephal Israel. Changes in Palestine during the Persian Period in Light of Epigraphic Sources[M]. 1998: 106-119,140-158. [2023-11-04].
[83]Meyers Eric M,Chancey Mark A.. Alexander to Constantine: Archaeology of the Land of the Bibl[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75. [2023-11-04]. 978-0-300-14179-5.
[84]Smith, Morton. The Gentiles in Judaism". Cambridge History of Judaism[M]. 1999: 210. 9780521243773..
[85]Meyers Eric M, Chancey Mark A. Alexander to Constantine: Archaeology of the Land of the Bible[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9. [2023-11-04]. 978-0-300-14179-5.
[86]Sch?fer Peter. The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Greco-Roman World[M]. Psychology Press., 2003: 2. 978-0-415-30585-3..
[87]Sch?fer Peter. The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Greco-Roman World[M]. Psychology Press3., 2003: 8. [2023-11-04]. 978-0-415-30585-.
[88]Sch?fer Peter. The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Greco-Roman World[M]. Psychology Press, 2003: 8. [2023-11-04]. 978-0-415-30585-3.
[89]Bevan Edwyn. A History of Egypt under the Ptolemaic Dynasty[M]. Taylor & FranCIS, 2014: 44. [2023-11-04]. 978-1-317-68224-0..
[90]Sch?fer Peter. The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Greco-Roman World[M]. Psychology Press, 2003: 18-22,24-44. [2023-11-04]. 978-0-415-30585-3.
[91]Bevan Edwyn. A History of Egypt under the Ptolemaic Dynasty. Taylor & Franci, 2014: 44. [2023-11-04]. 978-1-317-68224-0.
[92]Hengel Marti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Alexander to Antiochus III[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5-78. [2023-11-04]. 978-0-521-21929-7.
[93]Shahin Mariam . Palestine: A Guide. Interlink Books[M]. 2005: 7. [2023-11-04]. 1-56656-557-X .
[94]Hengel Marti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Alexander to Antiochus III[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5-78. [2023-11-04]. 978-0-521-21929-7.
[95]Adams Samuel L.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in Second Temple Judea[M]. Presbyterian Publishing Corp, 2014: 150. [2023-11-04]. 978-0-664-23703-5.
[96]Lundahl Mats. The Attraction of Extraction: Three Cases of State Versus Peasantry[M]. 2002: 200–221. [2023-11-04]. 78-1-134-95099-7.
[97]Hengel Marti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Alexander to Antiochus III". In Davies, William David; Finkelstein, Louis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udaism: Volume 2, The Hellenistic A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5–78. . [2023-11-04]. 978-0-521-21929.
[98]Magness Jodi. The Archaeology of the Holy Land: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Solomon's Temple to the Muslim Conquest[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93-100. [2023-11-04]. 978-0-521-12413-3.
[99]Atkinson Kenneth . The Hasmoneans and Their Neighbors. Jewish and Christian texts in contexts and related studies. [M]. London; New York: T&T Clark, 2018: 20. [2023-11-04]. 978-0-567-68082-2.
[100]Collins John J. Temple or Taxes? What Sparked the Maccabean Revolt?". Revolt and Resistance in the Ancient Classical World and the Near East: In the Crucible of Empire. Brill[M]. 2016: 189–201. [2023-11-04]. 978-90-04-33018-4.
[101]Gruen Erich S. When is a Revolt not a Revolt? A Case for Contingency". Revolt and Resistance in the Ancient Classical World and the Near East: In the Crucible of Empire. Brill[M]. 2016: 10-37. [2023-11-04]. 978-90-04-33018-4.
[102]Schwartz Seth. Imperialism and Jewish Society: 200 B.C.E. to 640 C.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35-50. [2023-11-04]. 978-1-4008-2485-4.
[103]The Religion of Idume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arly Judaism.mdpi. [2023-11-04].
[104]Grabbe Lester L..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Temple Judaism: History and Religion of the Jews in the Time of Nehemiah, the Maccabees, Hillel, and Jesus. A&C Black-8.[M]. 2010: 36. [2023-11-04]. 978-0-567-55248.
[105]Neusner, J. Jews in Iran". In Yarshater, Ehsa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the Seleucid, Parthian and Sasanian perio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911. ISBN9780521246934..
[106]Vermes Géza . The True Herod. Bloomsbury[M]. 2014: 36. 9780567488411.
[107]Roman Palestine.britannica. [2023-11-04].
[108]Masalha Nur. Palestine: A Four Thousand Year History. [M]. Bloomsbury Academic, 2018: 145,154-170,180. [2023-11-04]. 978-1-78699-274-1.
[109]Masalha Nur. Palestine: A Four Thousand Year History. [M]. Bloomsbury Academic, 2018: 111. [2023-11-04]. 978-1-78699-274-1.
[110]Shahin Mariam. Palestine: A Guide[M]. Interlink Books, 2005: 173. [2023-11-04]. 1-56656-557-X.
[111]Gil Moshe. A History of Palestin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13. [2023-11-04]. 978-0-521-59984-9.
[112]Hawting Gerald R. The First Dynasty of Islam: The Umayyad Caliphate AD 661–750 (2nd ed.).[M]. Routledge, 2002: 38,86. [2023-11-04]. 978-1-134-55059-3.
[113]Lev Yaacov. Palestine". In Meri, Josef W.[M]. 2006: 590-592. [2023-11-04]. 978-0-415-96692-4..
[114]Rivlin Paul. Arab Econom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86. [2023-11-04]. 978-0-521-89500-2.
[115]Levy-Rubin Milka, Kedar Benjamin Z . A Spanish Source on mid-Ninth Century Mar Saba and a Neglected Sabaite Marty [M]. Peeters Publishers, 2001: 63-83. [2023-11-04]. 978-90-429-0976-2.
[116]Levy-Rubin Milka, Kedar Benjamin Z . A Spanish Source on mid-Ninth Century Mar Saba and a Neglected Sabaite Martyr[M]. Peeters Publishers, 2001: 63-93. [2023-11-04]. 978-90-429-0976-2..
[117]?ūlūnid Dynasty.britannica. [2023-11-04].
[118]Bianquis Thierry. Autonomous Egypt from Ibn ?ūlūn to Kāfūr, 868–969[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86-119. [2023-11-04]. 0-521-47137-0..
[119]Fatimid dynasty.britannica. [2023-11-04].
[120]Burke Aaron A,Peilstocker Martin. The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of Jaffa 1[M]. 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Press, 2011: 116. [2023-11-04]. 978-1-938770-56-2.
[121]Goitein S D, Grabar O. . Historic Cities of the Islamic World[M]. 2007: 224–255. [2023-11-04]. 978-90-04-15388-2.
[122]Brett Michael. The Fatimid Empire[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7: 231. [2023-11-04]. 978-1-4744-2151-5.
[123]Crusades.britannica. [2023-11-04].
[124]Gil, Moshe. A History of Palestine 634–109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8-11,47,76,134–136,329,308,,324,336,410. 9780521599849..
[125]Kr?mer, Gudrun. A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the Ottoman Conquest to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of Israel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5. 9780691150079..
[126]Asbridge Thomas.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M]. HarperCollins e-books, 2010: 296,396-422. [2023-11-04]. 978-0-06-198136-4.
[127]Boas, Adrian J.. Jerusalem in the Time of the Crusades: Society, Landscape and Art in the Holy City Under Frankish Rule. 2001: 19-20. 9780415230001..
[128]Madden Thomas F. The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rusade[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4: 141-157. [2023-11-04]. 978-1-4422-3116-0.
[129]Boas, Adrian J. Jerusalem in the Time of the Crusades: Society, Landscape and Art in the Holy City Under Frankish Rule. London: Routledge. . 2001: 19–20. ISBN 9780415230001.
[130]The Crusades (1095–1291).metmuseum. [2023-11-04].
[131]Ekdahl Sven. Part II: Approaches to the Evidence – Crusades and Colonization in the Baltic[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72-203. 978-0-230-52409-5.
[132]Asbridge Thomas.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M]. HarperCollins e-books, 2010: 474-475. [2023-11-04]. ISBN 978-0-06-198136-4.
[133]Kr?mer, Gudrun. A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the Ottoman Conquest to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of Isra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35-40. 9780691150079..
[134]Masalha Nur. Palestine: A Four Thousand Year History. [M]. Bloomsbury Academic, 2018: 137. 978-1-78699-274-1.
[135]Shahin Mariam. Palestine: A Guide[M]. Interlink Books, 2005: 12. [2023-11-05]. 1-56656-557-X .
[136]Zeevi, Dror. An Ottoman century: the district of Jerusalem in the 1600s [M]. SUNY Press, 1996: 45. 9780791429150.
[137]1799年拿破侖率軍攻打敘利亞 法軍被傳染鼠疫(圖).人民網. [2023-10-17].
[138]Kr?mer, Gudrun. A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the Ottoman Conquest to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of Israel[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64. 9780691150079.
[139]Silverburg, Sanford R. Diplomatic Recognition of States in statu nascendi: The Case of Palestine". In Silverburg, Sanford R. (ed.). Palestine and International Law: Essays on Politics and Economics.[m]. Diplomatic Recognition of States, 2009: 9-36. 9780786442485..
[140]Pappe, Ilan. The Israel/Palestine Question. Taylor & Francis, 1999: 38. 9780415169486..
[141]Kimmerling, Baruch; Migdal, Joel S. The Palestinian People: A Histor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7-8. 9780674011298..
[142]Kimmerling, Baruch; Migdal, Joel S.. The Palestinian People: A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2003: 11. 9780674011298..
[143]Kr?mer, Gudrun. A History of Palestine: From the Ottoman Conquest to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of Israel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71. 9780691150079..
[144]Yazbak, Mahmoud. Haifa in the Late Ottoman Period, A Muslim Town in Transition, 1864–1914. Brill Academic Pub, 1998: 3. 9789004110519.
[145]Gilbar, Gad G. . The Growing Economic Involvement of Palestine with the West, 1865–1914". In Kushner, David (ed.). Palestine in the Late Ottoman Period: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M].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 1986: 188–210. 9789004077928.
[146]Immigration to Israel: The First Aliyah
(1882 - 1903).jewishvirtuallibrary. [2023-10-30].
[147]Shapira, Anita. Israel a history, 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Anthony Berris[M].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2014: 15. 9781611683523.
[148]權力破碎化的阿拉伯世界.新浪網. [2023-10-17].
[149]Morris, Benny. Righteous Victims: A History of the Zionist–Arab Conflict, 1881–1999[M]. 2001: 67. 9780679744757.
[150]英慶?!敦悹柛P浴钒倌?巴勒斯坦怒火沖天.新華網. [2023-10-17].
[151]中東睿評|巴以沖突的歷史反思(上):巴以問題緣起與復雜化.澎湃新聞. [2023-10-17].
[152]【史?;仨繑噭佣嗄?,英國埋下中東亂局種子.騰訊網. [2023-10-17].
[153]蘇華. 簡析巴以矛盾及美以關系.中國知網. [2023-10-01].
[154]楊輝. 巴勒斯坦猶太人反英武裝斗爭研究(1930—1948).中國知網. [2023-10-01].
[155]Segev, Tom. "Nebi Musa, 1920". One Palestine, Complete: Jews and Arabs Under the British Mandate. Trans. Haim Watzman[M]. 2001: 468-497. 9780805065879.
[156]巴勒斯坦.吉林省外事辦公室. [2023-10-17].
[157]聯合國紀念7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的“災難日”75周年.聯合國新聞. [2023-10-13].
[158]徐新. 以色列簡史[M].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2-07-15: 1-30. 9787305252952.
[159]季國興. 第二次大戰后中東戰爭史[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7: 1-591.
[160]israel history.Isra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rectory. [2023-10-11].
[161]以色列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10-10].
[162]Pappé, Ilan. "Introduction". The Making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1947–1951[M]. 1994: 119. 9781850438199.
[163]Gerson, Allan. Israel, the West Bank and International Law. Routledge[M]. 2012: 285. 9780714630915..
[164]Pappé, Ilan. "Introduction". The Making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M]. 1994: 102-135. 9781850438199.
[165]Khalidi, Rashid. "The Palestinians and 1948: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failure". In Rogan, Eugene L.; Shlaim, Avi (eds.). The War for Palestine: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1948 (2nd ed.).[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2-36. 9780521699341.
[166]This Week in History: Israel joins United Nations.jpost.com. [2023-10-12].
[167]Israel.A&E Television Networks, LLC.. [2023-10-11].
[168]楊福昌. 中東問題的歷史和現狀[J]. 求是, 2003, (06): 61-63. [2023-10-18].
[169]本輪巴以沖突死傷人數過萬 一文回顧五次中東戰爭.新浪財經. [2023-10-15].
[170] 1964年5月28日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央視網. [2023-10-15].
[171]第三次中東戰爭——六五戰爭(1967).鳳凰網. [2023-10-15].
[172]以色列國歷史.百家號. [2023-10-18].
[173]生命中的重要日子.新浪網. [2023-10-15].
[174]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UnitedNations. [2023-10-15].
[175]以色列的建國史,就是一部阿以沖突史.新浪看點. [2023-10-13].
[176]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年的黎以血火.WSCK. [2023-10-13].
[177]哈馬斯的挑戰者:巴以間又一輪流血沖突與一段重演的歷史.澎湃新聞. [2023-10-13].
[178]歷史性妥協:巴勒斯坦獨立宣言和爭取兩國解決方案的二十年斗爭.Carim. [2023-10-01].
[179]阮項. 領土紛爭中的巴以沖突與多層制衡?? 以約旦河西岸猶太定居點為中心的研究.中國知網. [2023-10-01].
[180]阿拉法特生平:巴勒斯坦民族之魂.搜狐網. [2023-10-15].
[181]沙龍攪亂中東和平.中國新聞網. [2023-10-15].
[182]加沙地帶陷入混亂狀態 巴勒斯坦政府再陷政治危機.新浪新聞. [2023-10-15].
[183]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今起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新網. [2023-09-30].
[184]巴勒斯坦選舉結束哈馬斯獲勝崛起沖擊巴以局勢.新浪網. [2023-10-31].
[185]巴勒斯坦兩大派別達成和解.新浪網. [2023-10-31].
[186]巴勒斯坦兩大派別將組聯合政府.新浪網. [2023-10-15].
[187]法塔赫哈馬斯簽《多哈宣言》 就組聯合政府達一致.新浪網. [2023-10-15].
[188]阿巴斯要求將巴權力機構更名為“巴勒斯坦國”.中新網. [2023-09-30].
[189]中方敦促以色列停止藐視安理會決議、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光明網. [2023-10-15].
[190]法塔赫與哈馬斯簽署和解協議 巴勒斯坦兩大派別結束十年對立.央視網. [2023-10-15].
[191]以色列曾占領加沙地帶38年,為何又撤出了?.澎湃新聞. [2023-10-17].
[192]以色列:猶太教逾越節與伊斯蘭教齋月期間,耶路撒冷老城巴勒斯坦民眾與以警察爆發新一輪暴力沖突,巴武裝威脅武力回應,阿拉伯政黨威脅退出執政聯盟,民族宗教沖突、武裝沖突與政治穩定性風險高企持續預警.福建省商務廳. [2023-10-22].
[193]超12.3萬巴勒斯坦人因沖突升級被迫離開家園 居民:炸彈不分平民和部隊.海外網. [2023-10-22].
[194]巴以為何爆發大規模沖突.新華網. [2023-10-15].
[195]以巴沖突升級!12名聯合國人員喪生.鳳凰網. [2023-10-22].
[196]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超4400人死亡 巴方稱以空襲加沙地帶一醫院致數百人喪生.中國網. [2023-10-22].
[197]新華社快訊:巴勒斯坦總理宣布巴政府辭職.新華網. [2024-02-26].
[198]廣州日報. 巴勒斯坦駐俄大使:哈馬斯與法塔赫將在俄羅斯討論組建巴政府.今日頭條. [2024-02-29].
[199]新華社. 熱點問答|三問加沙死亡人數過3萬.今日頭條. [2024-03-02].
[200]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任命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為新總理.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4-03-16].
[201]新京報. 巴勒斯坦新政府宣誓就職.今日頭條. [2024-04-01].
[202]巴勒斯坦地區.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18].
[203]巴勒斯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11-04].
[204]"Climat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Jerusalem, Israel".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3-10-01].
[205]穆罕默德·薩拉馬·納哈勒. 巴勒斯坦地理. 北京出版社, 1978-9: 1-119.
[206]張長春;樊彥芳. 跨境流域水資源利益失衡及預防措施研究.中國知網. [2023-10-01].
[207]約旦河.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1].
[208]GOVERNORATES.ecfr. [2023-11-04].
[209]巴勒斯坦人口普查.Geohive. [2023-10-01].
[210]以色列.中國領事服務網. [2023-10-10].
[211]東方時空首頁.央視網. [2023-10-15].
[212]宗教圣城:耶路撒冷(組圖).新浪網. [2023-10-15].
[213]世界遺產大會:圣城耶路撒冷渴望世界關愛.新浪網. [2023-10-15].
[214]拉姆安拉.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15].
[215]拉姆安拉(圖).新浪網. [2023-10-15].
[216]加沙.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1].
[217]巴勒斯坦主要政治派別.新浪網. [2023-10-15].
[218]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沖突:背后的百年恩怨.BBC中文. [2023-09-28].
[219]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A chronology.washingtonpost. [2023-11-05].
[220]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全文).人民政協網. [2023-10-01].
[221]習近平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中國政府網. [2023-10-19].
[222]歐洲議會通過決議 同意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新浪網. [2023-10-15].
[223]梵蒂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對此表失望.環球國際. [2023-09-28].
[224]參考消息. 巴勒斯坦重啟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程序.今日頭條. [2024-04-04].
[225]財聯社. 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討論接納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正式成員.今日頭條. [2024-04-09].
[226]以色列要求一個非軍事化的國家.半島電視臺. [2023-09-30].
[227]l-Madfai,Madiha Rashid. 約旦、美國與中東和平進程[M].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93: 21. 978-0-521-41523-1.
[228]eldenhuys, Deon. Isolated stat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5. 978-0-521-40268-2.
[229]
PALESTINIAN ORGANISATIONS .al-bab. [2023-10-31].
[230]Fatah Tanzim
Historical description.globalsecurity. [2023-10-31].
[231]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eur-lex.europa.eu. [2023-10-31].
[232]Kushner, Harvey. Encyclopedia of Terrorism. Sage Publications Inc[M]. 2002: 11. 9780761924081.
[233]Currently listed entities.psepc. [2023-10-31].
[234]Japan‘s Foreign Policy in
Major Diplomatic Fields.mofa. [2023-10-31].
[235]Lists associated with Resolution 1373.police.govt. [2023-10-31].
[236]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1-05].
[237]巴以沖突為何驟然升級?哈馬斯是什么來頭?國關專家解讀.央視網. [2023-11-05].
[238]Worldmeters.Worldmeters. [2023-09-30].
[239]State of Palestine
Palestin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pcbs. [2023-10-31].
[240]Palestine refugees.UNRWA. [2023-10-01].
[241]余國慶. 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的由來與發展.中國知網. [2023-10-01].
[242]高建梅.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英國難民問題研究.中國知網. [2023-10-01].
[243]Jews in Byzantium: Dialectics of Minority and Majority Cultures[M]. 2011: 317, 335, 320. [2023-10-18].
[244]西里爾芒果。拜占庭:新羅馬帝國。斯克里布納,1980年。.fordham. [2023-10-18].
[245]How to Reach your Audience with the Right Dialect of Arabic.Asian Absolute. [2023-10-31].
[246]Arabic Language: Tracing its Roots, Development and Varied Dialects.Day Translations. [2023-10-31].
[247]Palva, H.. A general classification for the Arabic dialects spoken in Palestine and Transjordan. . Studia Orientalia Electronica,, 1984: 55, 357-376.
[248]Kwaik, K.; Saad, M.; Chatzikyriakidis, S.; Dobnik, S. "A Lexical Distance Study of Arabic Dialects".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abic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ing) (published 15 November 2018)[M]. 2018: 1,3. [2023-10-31].
[249]Harrat S, Meftouh K,Abbas. "Cross-Dialectal Arabic Processing". [M]. 2015: 3,6. 9783319181103.
[250]Cyril Mango. Byzantium: The Empire of New Rome. Scribner's, 1980..archive org. [2023-10-17].
[251]West Bank.cia. [2023-10-31].
[252]Gaza strip.cia. [2023-10-31].
[253]Edward Kessler. An Introduction to Jewish-Christian Relations. C[M]. 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72. 9780521705622..
[254]PA's Moderate Muslims Threatened.israelnationalnews. [2023-10-31].
[255]Chapter 1: Religious Affiliation.pewresearch. [2023-10-31].
[256]How Salafism’s Rise Threatens Gaza.foreignaffairs. [2023-10-31].
[257]Farid Panjwani , Daniel Moulin-Stozek. Muslims, schooling and the limits of religious identity[J].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 2017, (5): 519-523. [2023-10-31].
[258]Hamas Brutally Assaults Shi'ite Worshippers in Gaza.haaretz. [2023-10-31].
[259]Al-Sabireen: an Iran-Backed Palestinian Movement in the Style of Hezbollah.raseef22. [2023-10-31].
[260]姚惠娜;黃民興. 試論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發展階段及特征.中國知網. [2023-10-01].
[261]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srael MFA. [2023-10-31].
[262]Palestinian officials think about replacing Israeli shekel with Palestine pound.washingtonpost. [2023-10-31].
[263] Cobham, David . Alternative currency arrangements
for a new Palestinian state[J]. London: Routledge., 2004-9-15[2023-10-31].
[264]Getting Money in Gaza: An Interview With Palestine's Central Banker.huffpost. [2023-10-31].
[265]Palestinian Territories.lonelyplanet. [2023-10-31].
[266]Palestin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2. Birzeit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Studies Programme, 2022
[267]巴勒斯坦廣播公司.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0].
[268]?????? ???? ???????? ?? ???? ??????? ??????? ????????.elayemnews. [2023-10-31].
[269]?????? ????? ???? ???? ?? ???? ??????? ??????? ????????.palsport. [2023-11-01].
[270]國際奧委會成員.OLYMPICS. [2023-10-01].
[271]巴勒斯坦的第一個運動員.獨立報. [2023-09-30].
[272]巴勒斯坦奪亞足聯挑戰者杯冠軍 首次打進亞洲杯.網易體育. [2023-10-15].
[273]4.2 million cellular mobile subscriptions in Palestine, says Bureau of Statistics.english.wafa. [2023-10-30].
[274]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y.WHO. [2023-09-30].
[275]Doughty and El Aydi. 1995: 13.
[276]Karsh, Efraim . Israel: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Volume II: From War to Peace?[M]. 2013: 216.
[277]
巴勒斯坦習俗(禮儀漫談).人民網. [2023-10-15].
[278]Woven Legacy, Woven Language.saudiaramcoworld. [2023-10-17].
[279]Ibrahim Muhawi; et al. Literature and N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1. 978-0-7486-2073-9.
[280]Piselli Kathyanne. Samira Azzam: Author's Works and Vision[M]. 1988: 93-108.
[281]Holiday reading: Irish diplomats on what books to read where.irishtimes. [2023-11-04].
[282]Best books for newcomers to Palestine and its literature.electronicintifada. [2023-11-04].
[283]Mariam Shahin. Palestine: A Guide[M]. Interlink Books, 2005: 41-55. 978-1-56656-557-8.
[284]Israeli-Arab rap: an outlet for youth protest.csmonitor. [2023-11-05].
[285]巴勒斯坦電影.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0].
[286]巴勒斯坦戲劇.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0].
[287]巴勒斯坦??ㄒf書.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1-04].
[288]asiapag.palestis. [2023-10-17].
[289]PCBS: Marked increase in West Bank tourism in 2010.maannews. [2023-10-30].
[290]Europeans Dominate Visitor Arrivals to Palestine in 2012.travel-impact-newswire. [2023-10-30].
[291]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UNESCO. [2023-10-01].
[292]BirtHPlace of Jesus: Church of the Nativity 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Bethlehem.UNESCO. [2023-10-01].
[293]Palestine: Land of Olives and Vines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outhern Jerusalem, Battir.UNESCO. [2023-10-01].
[294]Hebron/Al-Khalil Old Town.UNESCO. [2023-10-01].
[295]Ancient Jericho/Tell es-Sultan.UNESCO. [2023-10-01].
[296]巴勒斯坦“古杰里科-塔爾蘇丹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央視網. [2023-10-01].
[297]易卜拉欣·圖甘.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1].
[298]赫利勒·貝德斯.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1].
[299]拉希德·伊薩.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10-31].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csydxx.cn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csydxx.cn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sydxx.cn/427963/